吴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领域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革,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课堂模式的转换、核心素养的培育等,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中地理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从生态教学资源、开展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师生评价反思等几个方面,对基于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策略进行了阐述。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以及整个社会都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格外关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在极大程度上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一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突破点与核心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认可,且逐渐成为教学模式的主流。该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以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为前提,围绕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的互动活动,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
一、选择生态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相关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素材,并对其进行合理編排,才能打造优质的生态课堂。高中地理教师通过选择生态教学资源,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区别,如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十分广泛,不受地域限制。因此,教师需对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着重分析。这样的素材更具真实性,也更加具有说服力。学生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能够对知识背后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更加信服。
二、开展实践调查活动,实现学以致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最常使用的一种学习工具就是地图。地图将各种
地理要素展现得更加直观、简洁。学生学会看地图和用地图后,可以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实践调查,如对当地的交通状况进行实践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都会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在搜集了一些资料后,就可以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这样可以使调查结果更加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地图进行实践调查,还能学以致用,将在课本上学到的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
三、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贯彻落实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生态课堂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讨问题。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激发其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农业地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等,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讨时间,通过与同学的探讨,实现了综合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通过师生的评价反思,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
评价与反思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高中地理教师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客观呈现教学效果。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应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探究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不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地理学习能力,教师需引导他们学会从生态角度出发,在进一步的合作探究中,深刻理解地理知识。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效落实,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始终秉持平等、合作、共生的生态教育理念,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友好的生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广大一线高中地理教师需加强对基于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的研究,以促进地理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