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秦怡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中美两国元首何时通电话,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都很关注。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谈到这个问题时,拜登说,“没有理由”不给习主席打电话,只是“还没有时机”。
“时机”来了。2021年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中国文化中,除夕是辞旧迎新、破旧立新的象征。上届美国政府采取错误对华政策,中美两国元首此时通电话,为两国开展各层级的对话交流开了个好头。
自那以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同拜登总统通电话,双方多次就中美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视频或线下会晤。从通电话到视频会晤、视频通话,从巴厘岛到大洋彼岸的旧金山,正如习近平主席对拜登总统所说:“我和总统先生是中美关系的掌舵者,对人民、对世界、对历史都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习近平主席用行动彰显负责任大国领袖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
上届美国政府采取错误对华政策,一个关键方面就是拒绝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沟通、接触、对话,进而导致合作也无法开展。新的历史时期,中美关系去向何方?
时光回到2015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就曾出席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在国务院联合举行的欢迎午宴。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那次会后,他在瑞士达沃斯会见了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2021年就任美国总统后,回忆起这些年和习近平主席长时间的交流,拜登向媒体表示双方“有很多要谈的”。
这向世界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在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首次直接互动的“除夕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关键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设性方式妥善管控和处理。两国外交部门可就双边关系中的广泛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两国经济、金融、执法、军队等部门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接触。中美双方应该重新建立各种对话机制,准确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图,避免误解误判。拜登也表示,美方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坦诚和建设性对话,增进相互理解,避免误解误判。
“深入沟通”“多开展一些接触”“重新建立各种对话机制”……习近平主席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中美之间存在的诸多分歧是长期的,一次沟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正如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的,“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对话作为一种管控分歧、推动合作的方式,在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的角色不可或缺。是否谈得拢、有多少谈得拢是后话,首先要做的是谈起来。
正是在这次通话后,两国外交团队和有关层面人员通过面对面、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次深入交流,如安克雷奇对话、天津互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两次访华等。
中美两国在最高层面再度进行直接战略性沟通,是在2021年9月10日。中国如何看待和定位中美关系?中方对美政策是否发生变化?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原则性的问题。时隔7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
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既是“世纪之问”,也是一道“必答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而要答好这道必答题,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指明了答案:“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也是在这次通话中,双方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
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6日08:46—12:24;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19:46—23:24。历史上首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华盛顿白宫举行,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两处细节可见这次会晤的非同一般:一是会晤时长。原计划1小时30分钟的上半场会晤,超时近半个小时才告一段落;短暂休息后,又开始下半场。整场会晤结束时,北京已是正午,而华盛顿已近午夜。二是新华社就此次会晤播发的消息稿,长达近4000字。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习近平主席几乎都讲到了。
“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从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的三点原则,到应该着力推动的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从中国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到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从台湾问题,到文明、民主话题;从经贸关系,到能源安全;从气候变化,到公共卫生安全……習近平主席全面、深入阐释中方立场。
对于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主席展现出大国领导人的责任担当。在2022年3月18日同拜登总统的视频通话中,双方就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务之急是继续对话谈判”“长久之道在于大国相互尊重、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阵营对抗”。同年7月28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再次重申了中方原则立场。
习近平主席巴厘岛之行是引领中美关系走向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这次会晤创下了三个“首次”:中美元首三年里首次面对面会晤,拜登总统执政后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中美各自完成2022年国内重大议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互动。
2022年11月1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离开北京,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11月1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举行会晤。这一天,距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不到一个月。
世界的目光聚焦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聚焦习近平主席下榻的穆丽雅饭店。
窗外的晚霞从海平面上缓缓褪去,宽广的海洋连接着地球上的两个大国。17时36分,中美两国元首几乎同时走进镜头。从左右两侧,走向彼此。拜登总统看到和习近平主席还有段距离,微笑着跑了几步,现场记者一片惊叹。
“你好!”
“很高兴见到你!”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晤。
步入会见厅一落座,拜登总统首先致开场白。1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他记忆深刻:“我是副总统您是副主席的时候,我们曾经相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多年来都有非常好的对话。”
会见厅内气氛友好,话题逐渐走向深入。
“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双方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习近平主席的话意义深远。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情况和重要成果,指出,中国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保持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他还指出,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也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和安全网。
对于中美两国而言,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台湾问题。习近平主席语气严肃地给出定位:“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对于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和“不同”,则是习近平主席这次谈话的重点。
关于自由、民主、人权,习近平主席指出:“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美国有美国式民主,中国有中国式民主,都符合各自的国情。”“对双方存在的具体分歧,可以进行探讨,前提是平等交流。”
关于道路、制度,习近平主席指出:“美国搞的是资本主义,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双方走的是不同的路。这种不同不是今天才有的,今后还会继续存在。”“中美相处很重要一条就是承认这种不同,尊重这种不同,而不是强求一律,试图去改变甚至颠覆对方的制度。”
关于竞争、合作,习近平主席强调:“任何时候世界都有竞争,但竞争应该是相互借鉴、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而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打贸易战、科技战,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完全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只会损人不利己。我们反对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
这短短的几段话,点明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
此前,拜登多次向习近平主席表态“四不一无意”,此次会晤,有媒体进一步将美方立场概括为“五不”“四无意”,信号更积极。拜登表示,“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如何采取切实行动,是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的关键。会晤中,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希望美方将总统先生的承诺落到实处。”“美方应将有关承诺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两国元首商定,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达成的重要共识。
20时48分,会见厅的玻璃门打开了,3个多小时的会晤,远超预期时长。
巴厘岛的这间会见厅,将中美关系的指针拨到了新刻度。总体来看,这次会晤确立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战略性框架,达到了深入沟通、明确意圖、划清红线、防止冲突、指明方向、探讨合作的预期目的。时年99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亲历了中美关系“破冰”以来的风风雨雨,坦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他毫不掩饰对这次会晤做“架桥”努力的称赞:“至少大门已经打开。”
世界对巴厘岛会晤的后续充满期待,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注定不是一片坦途。随后一段时间,美方不断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错误言行,严重损害来之不易的双边关系改善势头。正当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时,美国政府高官多次访华,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到财政部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双边高层互动明显增加。
中美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北京—旧金山,跨越浩瀚太平洋近万里。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主席于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拜登总统向习近平主席专门发出了一份举行元首会晤的单独邀请,不同于本次APEC会议期间的双边会见安排。美方特别表示,这是一场中美‘峰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情况向媒体介绍。
正如习近平主席形容的那样,中美关系走到过山穷水尽,但总能柳暗花明。
2023年11月15日,旧金山郊外的斐洛里庄园,花木葳蕤,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这里举行会晤。上午11时15分许,习近平主席乘车抵达,拜登总统在主楼门前迎候。握手、合影,并肩步入会谈厅。这一天,距巴厘岛会晤正好一年零一天,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两国能够“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
这一天,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
根本的、管总的,正是“大道之行”。
习近平主席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既是从50年中美关系历程中提炼出的经验,也是历史上大国冲突带来的启示,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次旧金山会晤,中美应该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这“五个共同”相当于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浇筑起五根支柱,开辟了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新愿景。而每一条愿景前都以“共同”来界定,这也将中国态度鲜明亮出:“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
美方的选择是什么?从巴厘岛到旧金山,拜登总统延续了“四不一无意”的承诺。“我愿重申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五点承诺,即: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毫不讳言中美之间的问题:“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单边制裁方面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严重损害中方正当利益。”“希望美方严肃对待中方关切,采取行动,取消单边制裁,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面对这一关切,拜登总统表明立场态度:“美中经济相互依赖,美国乐见中国发展富裕,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尋求同中国脱钩。”
会晤持续4个小时,全程使用同声传译。会谈后,拜登总统为习近平主席举行午宴。两国元首就共同关心的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会晤快结束时,拜登还邀请习近平主席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并亲自将习近平主席送到上车处道别。
“这车好漂亮啊。”
“红旗车,国产的。”
这幕场景何其相似。2015年那次访美,在会谈前夕,习近平主席和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交谈。拜登介绍了自己的领带“是中国造的”。“你这领带质量应该不错。你戴上相当于给他们做广告了,不知他们给不给广告费?”习近平主席风趣地说。
中美合作的领域天高海阔。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双方利益交融十分紧密。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这次会晤取得20多项重要成果,包括响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在解除对中方有关机构制裁前提下,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和机制性对话;同意2024年早些时候大幅增加直航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欢迎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
特别是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为讨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共识,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提供了遵循。拜登总统也连发五条推文,表示这是最具积极性和成果最重要的一次会晤。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百舸争流;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
旧金山会晤是一次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重要会晤,也是一次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升稳定性的重要会晤。在两国元首把舵领航下,中美关系这艘巨轮穿越暗礁浅滩,从巴厘岛抵达旧金山,殊为不易。但旧金山不是终点,而应该成为新的起点。
冬去春来。“去年我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会晤,最大的共识就是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好起来。”习近平主席强调。
尽管还要观察后续,但毫无疑问,旧金山会晤为中美之间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今年4月,北京又迎来一位特殊的美国客人——财政部长耶伦。“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美关系要坚持的三大原则,“旧金山愿景”就将转为“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