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欣
我或许永远都无法忘记,年少时那个自卑的自己。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曾天真烂漫地奔跑在乡野间。但当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城里的高中,他/她在见识到城市光彩一面的同时,也必然会感受到光彩有可能是过分炫目的。2005年,考上城里重点高中的我,在乡土与城市的巨大差距中变得异常安静。那些因见识少而谨小慎微、因欠缺底气而不敢高声言语的每一天,我都曾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地复盘演练过一次又一次。
印象中最不知所措的一件事,与电脑和U盘有关。那天,班主任随口让我设计一节班会课,需要把相关课件与资料储存在U盘里。当时的我听得很认真,一愣一愣地直点头,生怕把哪一个操作的细节遗漏了。我又十分忐忑,因为实在不知道该不该坦白心中的羞愧难当——我家里买不起电脑,更不曾见识过U盘。乡村与城市间见识的不对等让我自卑又自尊,几天后,当我穷尽最后的一点冲动找到班主任解释:“老师,就是有件事……我家里没有电脑,也没有U盘。所以那个班会课课件我不知
道……”班主任也如我一般尴尬,支吾了许久。随后,我默默地辞去了宣传委员的职位。很久后的今天,我已经可以很坦然地面对这件事了。但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瘦弱的女生是那么单薄,记得她昂着的脸庞和躲闪的目光。
但是市里的高中真好啊!尤其是语文课!李老师美丽而个性,常梳着麻花辫。城市里已经鲜少有人梳麻花辫了,可是李老师的麻花辫微乱中自带纹理,经典又时髦。她上课时很严格,可她讲书时却温柔迷人。她讲的故事我全都记得。
有一篇优美的散文《北方落雨,南方落雪》,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整节课:
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竹叶稻叶荷叶柳叶、鱼鳞瓦油纸伞乌篷船青石桥,打湿了衡山庐山黄山峨眉山雁荡山、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打濕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
没有电脑的我,就郑重地把整篇文章抄了下来。
她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博客,名叫“栀子合欢”,里面有很多日常小文,直至上了大学我都时不时打开看看,看她写备课的点点滴滴,写管班时的哭笑不得,还有自处时的生活哲学……字里行间时而灵动时而沉静、时而孩子气时而感怀颇深的她,仿佛就在眼前。但更多的是她用幽默的调味剂中和生活与工作的苦涩与心酸。在这有滋有味的烟火气之下,李老师仿佛也变得不严肃了,很是鲜活生动。不同于其他老师的故作深沉与保持神秘,她大方地将这个“宝藏”博客号告诉我们,还时不时在班里朗读她灵感所至时的真诚之作。当时的我们,还似懂非懂。
她曾这样写道:
回来是因为父亲病了。紧张的工作本来不允许她离开岗位,但是,为人子女的责任还是让她很坚决地订了第二天的机票。上午,她在工作的那座南方城市里有一堂面对近千人的课。下午,她透过机舱的舷窗,看着飞机在宽阔的跑道上腾空而起,穿云驾雾,一直把她带到故乡那片红色的种满马尾松的土地。当飞机降落的时候,她看到那片鲜艳的红土地,想起中学时地理老师讲的课——红色微酸性土壤,盛产马尾松。
李老师也曾这样念家,一如今日远行的我们。“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年少时,我们谁也想不到人生原是这样一次次竹杖芒鞋、风雨兼程、回首萧瑟。可是,李老师依然愿意真挚且有耐心地告诉我们。
她还给我们看当年的年度热剧《士兵突击》。从农村来的许三多被人瞧不起,没知识,他就去图书馆从A到Z背字典;没体能,他硬是做到了三百多个腹部绕杠;没眼力见儿,他就凭着坚毅成了神秘的“老A”!许三多的人物形象对于我而言,有着太强的冲击力了。我洞见了乡村与城市信息差距之下,农村人不停追赶的可为与可贵。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们已经高三了,班主任认为高三课间看电视“过于娱乐”,强制性地关了屏幕并撂下“不许再看,后果自负”的狠话。可我们没想到的是,李老师竟然单枪匹马地跑去与班主任“讲数”。这样的她又英姿飒爽,极富英雄本色。就这样,高三补课的一个月里,我们难得地拥有了探讨《士兵突击》中人物群像与其中高低起伏的“奢侈”时光。
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同哀,我们争先恐后地翻着《南方日报》,看着那一天天更新的数字,心有戚戚焉。我们知道这数字背后都曾经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在一节语文课上,李老师带着我们细细地剪下整版灰黑凝重的头条,读着其中的惨痛事实与深切哀悼,提醒我们:虽然当下大家只能做到悲悯与同情,但希望我们永葆悲悯之心,为蒙灰的世界多点亮一盏灯,多走宽一些路。懵懂的我们在沉默中承受着过去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沉重,不敢相顾,却早已泪流满面。
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年语文高考作文题正是《不要轻易说“不”》。考场上,诉诸笔端的不仅有我们的呐喊,还有语文老师的心声。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与坚守的原则身体力行着书中的真理。我们班的语文也在高考的赛场上展现出喜人的风采——那个看了一个月《士兵突击》的班级,高考最终突围而出。至今想起,我仍觉得极不可思议。
这么多的语文课,带给我的不仅是视野的拓展、学识的提升,还有面对人生多样情态的勇气。李老师既专业又生活化、既理性又感性的个性化阅读指导,是专属于高三18班的幸运时光。高三一年,我每次的作文都能拿到50分以上。那些早已发黄的作文卷子连同老师的批语我至今仍珍藏着。成绩当然是重要的,但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笨拙的我突然就变得能说会道了。不会使用电脑的我,学会了绘声绘色讲班会;参加年级演讲比赛时的我,大方坦陈自己在城乡差距中努力追赶的故事,虽没有获得最高奖项,评委却给我颁发了最佳台风奖;参加市里征文比赛时的我,写了在村外山坡上追赶逆流而上的龙舟队伍的画面,获得结集出书的机会,还惊喜地收到同村同龄读者的来
信……有些美好但说不清的能量种子在心里慢慢滋长着。
这些故事全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时至今天,我也成了一名追光者,一名小小的语文教师。当我踏入这个行业,才发现李老师已然是赫赫有名的教育专家。她先后成立了东莞市、广东省李烜名师工作室,被评为东莞市领军人才、东莞市正高级教师。过去,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现在我才知道,她已成为东莞语文教育界的翘楚!
我当然不敢与她相认。于是,每次市里的教研活动,我总是坐在乌压压的人群中间,听她用一如既往浓淡相宜的声音,讲述那些我曾亲历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总觉得像是回到了珍贵的学生年代。我很兴奋,那是我的语文老师啊!但是我又不敢上前去打招呼,因为,我真的太渺小了。我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讲台新人。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学生经常假装看不见老师、不打招呼的原因。不是冷漠不是没礼貌,可能是“近乡情更怯”的羞赧胆怯,也可能是“老师已经忘了我吧”的“自知之明”。就这样,过去了五年。
2018年,李老师作为评课专家莅临我校开放日。但很可惜,渺小的我并不是那天上公开课的老师,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接待员。我职业性地微笑着递材料、送水、带路。终于在评课环节,我看到了李老师。她很温和地赞美了我校万老师所上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她点评道:“这是一节很典雅的课,课堂以学生表演侍坐情境导入,不仅诗意,又能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如果真的要提意见的话,就是这个课可不可以再深刻一点。比如,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何喟然?又为何‘与点?如果单单以大同世界带过,课文的主旨也就简化了一些……”
会议散后,科组的彭老师拉着我去与李老师“重逢”,我仍只是愣愣地笑着,李老师也笑着说:“哎呀,你看我这记性,连自己学生也不认得了。”我知道,这是李老师的善解人意。真正的事实是我听过她这么多的示范课与讲座,却没有一丝勇气说出那句曾经习以为常的“老师好”。于是,我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李老师的工作室,在递交的申请书末尾我这样写道:“希望可以再次成为李老师的学生。”当然,李老师一如既往地欣然接纳了任何一个普通的学生。
在工作室的活动中,我倚靠在熟悉的窗前,听李老师亲自执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她基于自己对文本的深刻认识与平日的深厚积累,旁征博引了许多相关的文章和链接,来解释孔子“喟然”和“与点”的原因。借助课后的相关链接,李老师针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一画面与学生一同展开探讨:这是江海之志还是生活图景?接着又引导学生领悟杜甫的《自京赴秦先县咏怀五百字》、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等诗文的内容与主旨,帮助学生理解言志之外的那一层“不得志”:曾皙描述的其实是一个充满人性的盛世图景,也是孔子心目中大同世界的一个画面,所以孔子赞同曾皙。然而,孔子“喟然”则是因为此时自己年事已高,但政治抱负与盛世图景仍难以实现,所以心中喟叹不已……李老师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精准细读、问题生成、深度输出,无不使在场的老师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原来课文要这样去漫溯啊。
课后,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吃饭。我发觉,这时的李老师与我读书时的李老师又不一样了。她谈天说地时多了一份畅所欲言,自由自在。可一样的是,李老师还是那么关心语文、关心生活、关心周遭。仿佛那幸福的闪电告诉她的,她必将告诉每一个我们。她给我们分享好书、好剧,还与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问题。是的,此时的李老师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孙女。
时移事迁,博客已经不流行了。但是从不落后的李老师转而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干货”,我当然也时时从中获益。我曾在工作室上过一节关于儒家仁与义的公开课,链接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并分析了其中仁与义的逻辑关系。本以为上得还可以,但很久之后,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李老师信手发的《中国文脉》读书笔记,她摘录了这几句:“文天祥留给世间的绝笔书是这样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原来,他把自己的死亡看成是一个实行儒学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一旦沉淀为人格,经常会出现这种奇崛响亮的生命形象,这在其他文明中并不多见。”这段文字在我的脑海里迅速聚变成一个既宏大又具体的问题:文化与人格原来是相互成就的,那为什么偏是中国人产生了儒家文化、君子人格?于是我与学生再次探讨:因为“耕耘一方”的农耕文明选择了“稳定而克己”的儒家思想,这是西方海洋文明中所没有的。可见,人格、文化、环境是共生共长的。
经过修改调整的这堂儒家联读课在2022年获得了广东省“双新”课例一等奖。而后我又经过了层层选拔,在2023年获得了参加全国中学语文课堂展示大会的机会。提笔至此,我不由觉得李老师真是名副其实的“砖”家。是她,教会每一个渺小的学生应如何去和泥、筑墙、修墙,直至垒成心中最坚定的长城,坚不可摧。
除了关注学术,我也时常在朋友圈关注李老师给她孙女哈哈宝贝念的“宝宝书”。因为在2020年我也成了一个母亲,我也希望自己讲故事时,温柔而深刻。
我喜欢的时光明亮却不刺眼,我喜欢的李老师也恰如高山却不陡峭。光照山坡,梔子花开,淡淡的清香,如梦似幻。行者不断,游者驻足。很庆幸,我曾是其中的一朵,如今依然是其中的一朵。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