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瑜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021年7月21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2022年,教育部将“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做好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作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然而,根据《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在对山东、河北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 万名15—26 岁的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45.28%的学生有焦虑心理,21.48%的学生有抑郁风险。且这些数字有逐年上涨的趋势。[1]目前,虽然国家、社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但由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校园恶性事件依然频频发生。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在提醒我们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化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最开始,只有北京和上海的少部分高校开设了心理咨询服务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国家关注。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设立了心理咨询服务部门。早期的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主要模式为定期给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适应力,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2]2005年9月28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式进入正规化、系统化阶段。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自己心理咨询中心,并会配备沙盘、放松椅等辅助心理治疗的设备。而在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1号令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正逐渐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一)发展速度跟不上时代步伐。虽然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服务部门,且在硬件配置上趋于完善,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思想健康问题的理念依然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以黑龙江省某高校为例,学校会在新生开学时为学生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以测试新生面对开学时是否会有压力、焦虑、不适应等问题,这样的问卷虽然可以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但这样系统化、模块化的提问方式往往缺少针对性,对于一些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无法起到测试作用。并且调查问卷的方式往往存在私密度不够的问题,这使得很多学生为了保护隐私,不敢如实填写,这也导致了调查结果的准确度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安全讲座也是各高校为了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所采取的常见的宣传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但由于缺乏创新,难以与大学生日渐复杂的心理问题相匹配,导致作用有限。杨珍副教授曾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因时而化、因势而谋、顺势而为。”[3]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要求。
(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化且经验不足。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半路出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后期考取心理学相关资格证书获得工作机会的;另一种是心理学相关专业出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的。前者理论基础薄弱,在面对真实案例时,常常因为专业知识不够难以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后者实战经验不足,只能照本宣科,面对患者只会运用所学内容给出刻板的治疗建议,缺乏变通。此外,还有一些高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分配到辅导员身上,要求辅导员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达到提前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目的。但是绝大部分辅导员没有任何心理学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案例,再把找到的内容传达给学生。这些情况都使得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化建设发展举步维艰。
(三)学生心理咨询意识不强。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有偏差。学校的宣传和教育会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社会的影响,他们又羞于寻找专业人员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让现在的学生多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可以或主动或被动地了解到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引导,他们很难辨别这些信息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对于自己有帮助的;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咨询这项服务在国内的普及度不高,人们对心理咨询不够了解,大众对于心理咨询常常有着错误的认识,很多人觉得只有“不正常的人”或者“精神病”才会去做心理咨询。[4]当学生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时,就容易让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时产生类似于“我真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吗”“我这种情况是出现心理问题了吗”“如果我去做心理咨询,同学和老师知道了会不会在背后议论我”等心理揣测。
(一)打破传统模式,构建“互联网+”模式的心理咨询团队。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心理问题往往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导致学生们在遇到感情、就业、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问题时往往采取“自我开解”的方式,很少有学生主动到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寻求帮助。还有一些学生宁愿和朋友倾诉自己的心事,也不愿冒着泄露隐私的风险找专业人员解决问题,这也导致了现在高校内咨询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却越来越多的怪异局面。而“互联网+”这一模式正好可以打破这种僵局。所谓的“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各高校可以在内网建立心理咨询网站,方便学生随时就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网络平台沟通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不必面对面与陌生人谈论自己的隐私,这种方式极大地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尊重,也可以消除学生在咨询心理问题时对于暴露隐私的担忧。
(二)设立专业团队,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心理咨询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而美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更是明确规定了从事这一工作的咨询人员必须获得心理学、教育学、临床学等多个学科专业资格,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从事这一岗位。在美国,有专门为大学生设立的心理咨询中心,其工作人员包括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等各类专业人才。这些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实习并取得执照才能上岗,更有甚者,要在经过每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再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和专业的训练,包括博士。[5]
我国高校内的心理咨询部门工作人员数量少,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比例远低于国际标准。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往往挂靠在其他部门之下,并且偏行政化。工作人员在专业背景、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上差距较大。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人员编制,保证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数量与学生数量成正比,确保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有人可问,有病可治”。其次,国家教育部和卫健委可以联手制定心理咨询师的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只有专业人才能够承担这类工作。
(三)多元化普及心理咨询概念。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是大势所趋,但是心理咨询工作是否能走得远,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它的认可程度。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为集体性质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模式往往缺少针对性。比如性别差异导致的心理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课堂上,男生和女生接受的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是相同的。再比如,由于所处学年不同,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各有差异,大一新生的压力可能更多来自于无法快速地融入集体,而临近毕业的学生则更容易因为就业而焦虑。那么,只有针对不同的群体定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保证多元化、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咨询概念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