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 王璇 张捷
摘 要:在内外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2023年内蒙古财政金融运行特征整体呈现出收敛与放缓,但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本文通过分析2023年内蒙古财政金融运行特征,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了对2024年内蒙古财政金融运行情况的綜合研判。下一步,内蒙古要将“稳预期”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构建财政金融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内蒙古 财政金融 运行特征 挑战
在减税降费、企业利润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增大、就业趋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2023年内蒙古政府财力增长有所放缓,全区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财力缺口增大,化债任务依然艰巨,同时全区金融形势波动幅度有所加大,社融和信贷修复一波三折,宏观杠杆率较快攀升,经济衰退预期叠加流动性紧缩,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筑底阶段。在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和各类风险苗头抬升的情形下,稳增长和防范相关风险将成为自治区财政金融政策的重点任务,稳预期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财政、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多措并举稳定资金来源和资金供给模式。预计2024年,全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扩大支出规模,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金融大幅波动将逐步收敛,总体上可能维持稳健偏宽松的状态。
一、内蒙古财政金融运行特征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下降,税收收入比重保持稳定
2023年以来,全区经济复苏逐渐趋于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2022年的快速反弹逐步回落,同时受企业利润波动、税收政策调整、非税收入尤其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3.4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26.3%,亏损企业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同比增加50.1%,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7.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全区税收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8.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但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5.6%,高于上年同期0.0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仍保持稳定,对政府长期合理规划与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市场和社会预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先降后升,科技环保支出增速最大
受政策调控、社会需求逐步释放、预算执行压力、项目年末结转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呈先降后升态势,年末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大幅攀升,全年累计增速达到15.8%,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5个百分点。从主要支出比例看,2023年,全区支出占比最大的领域依次为社保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6%、11.4%、6.9%。从各领域支出增速看,只有卫生健康支出增速下降,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0.8个百分点,支出增速增长最快的领域分别为科学技术支出、节能环保支出、文体与传媒支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6.5个、28.2个、17.9个百分点,这对全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具有积极意义。
(三)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呈下降趋势,机关团体存款增速保持平稳
受降息降准、市场消费需求波动、经济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增速从年初的18.3%下降至年末的12.4%,全年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5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降幅最大,较上年同期减少6.3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投资意愿可能有所改善,机关团体存款增速保持平稳,仅较上年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说明机关团体对存款的管理和运作稳定规范,财政压力逐步得到有效缓解。
(四)贷款余额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住户贷款增速增幅较大
受贷款利率下调、贷款政策进一步宽松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整体呈现高位平稳上升态势,增速从年初的9.1%逐渐上升到年末的11.5%,全年增速同比增加了3.7个百分点。从住户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总量看,2023年全区企事业单位贷款额达到20646.8亿元,占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重为68.7%,是同期住户贷款的2.2倍。从住户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速看,2023年全区住户贷款增速增长幅度较大,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比企事业单位增速增幅高出1.1个百分点,2023年底住户贷款增速超过企事业单位,达到11.8%。
(五)社会融资规模强势增长,贷款投向进一步优化
2023年1-11月,全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435.8亿元,是2022年全年增量的2.8倍。从信贷结构看,重点行业贷款投放力度加大。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贷款分别新增254.2亿元、1072.5亿元,分别同比多增99.4亿元、599.8亿元。绿色金融快速发展。2023年,全区部分金融机构成立绿色金融工作组,推出“碳排权质押贷款”“生态保护贷”等多样化绿色信贷产品,差异化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带动绿色贷款快速增长,全区绿色贷款余额4729.2亿元,同比增长34.8%,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高位。从信贷对象看,2023年,全区涉农、民营、小微和普惠贷款余额分别为10982.9亿元、6788.5亿元、6355亿元和284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4.4%、14.7%和21.3%,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民营小微和涉农领域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内蒙古财政金融面临的形势与展望
(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财政方面,一是企业利润水平持续下降,制约财政收入增长。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6.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658.1亿元,同比增长50.1%,企业营业成本仍在高位运行,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二是资源性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023年由于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促使能源资源类行业增收,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达到9.2%,其中鄂尔多斯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00亿元,是排名第二呼和浩特市的3.8倍。由此可见,内蒙古部分盟市财政收入主要依赖资源性收入的情况较为突出,财政收入受到资源市场供需与价格的影响明显,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三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制约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长,同时盘活闲置资产的空间逐步压缩,部分闲置资产隐蔽性强且较为分散,整合利用难度较大。四是2023年全区发行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券1067亿元,居全国第5位,有可能导致杠杆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市场波动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增加,市场反应不确定性和财政风险加剧。五是部分盟市完成年度化债压力较大。受各类主客观因素影响,部分盟市债务,特别是拖欠个别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方面进度较慢,明显超出财力范围,且计划出让土地、处置资产等筹资方式,受市场因素影响明显,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金融方面,一是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2023年,全区本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内蒙古银行作为本土最大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98%,仅比上年降低了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个百分点。二是住户贷款增量占比偏高。2023年,内蒙古住户贷款增量为992.4亿元,占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量的32%,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部分居民债务率偏高,债务周期长,对消费能力形成一定抑制。
(二)面临的机遇及展望
一是“十四五”以来,国家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持续实施完善税费支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均衡区域间财力水平等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发力。二是国家不断优化财政收入来源,创新政策实施工具,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全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16.02%下降至2023年的14.36%,为内蒙古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供思路。三是2023年全国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一大批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3.6%。四是内蒙古新能源、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产业正逐步做大做强,对内蒙古相关产业形成利好,促进税收及财政可持续发展。五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内蒙古发展绿色金融”“研究设立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支持内蒙古融资担保机构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强合作”,为推动内蒙古绿色经济发展,加强全区金融创新与融资水平,进一步提升内蒙古金融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历史发展机遇。六是内蒙古金融机构类型齐全,金融體系和金融基础设施趋于完善,资金总量不断扩大,融资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为自治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展望2024年,内蒙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稳步提升,财政投资性支出与民生性支出将更加协调,存贷款存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将不断扩大,贷款投向将进一步优化。预计2024年,内蒙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将保持在10%以上,科学技术支出与节能环保支出增长进一步加快,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将达到4%以上,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将突破4.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将突破3.3万亿元。
三、对策建议
(一)将“稳预期”放在各项工作首位
当前虽然全区经济运行有所企稳,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例如房地产投资低迷且尚未企稳、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疲弱、居民部门出现资产负债表收缩迹象等,所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需要持之以恒的将稳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放在稳增长工作的首位。
(二)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应对财力缺口
一是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全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二是加大就业政策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以及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的补贴力度,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完善重点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就业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就业补贴与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三是扩大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保证“卡脖子”技术与基础研究领域支出强度,支持科研院所与高水平大学建设,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注重政府决策的引领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方向,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体制机制,破除某些行业存在的“弹簧门”与“玻璃门”问题。
(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聚焦提质增效
一是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需求端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性投资与财政补贴的杠杆作用,提高重点行业与重要区域投资水平,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强化激励约束,对享受政策优惠后,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或就业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的企业,给予进一步补贴等政策奖励。三是注重政策的长短期目标结合,协调好财政投资性支出与民生性支出的关系,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严格控制短期举债规模,为未来举债保有空间。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重大债务风险
一是有效解决盟市及旗县政府存量债务,从资产规模、资产变现能力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积极为地方债偿还拓展有效的资金来源渠道,尽快摸清可动用的政府资产家底,强化自治区政府主体责任。二是加快推进隐性债务显性化,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隐形债规模,积极采取债务展期等方式缓解化债压力,上级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恰当的转移支付制度,激励基层财政的隐形债务清零工作,在财政预算仅平衡模式下,各盟市及旗县要严格控制隐形债务增量,不得通过违规担保、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变相举债。
(五)维护金融发展大局,注重金融自身发展
一是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疏通金融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财政、产业等相关政策共同撬动全社会有效融资需求。二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机构持续降低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融资成本。三是继续用好结构性金融政策,加强对全区新增长动能的定向支持,如科技创新、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持续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四是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推动银行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和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着力发展供应链融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强化金融科技便利化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可得性,满足“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六)做好三类重点金融风险的应对预案
一是加强防范外部冲击,加快全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建设,强化主要资产市场风险跟踪,加强资本流动管理,有效降低跨市场风险传染。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软着陆”,在供给端以“保交楼”为核心,通过设立房地产纾困基金、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城投平台入场等方式盘活房地产市场,在需求端以“稳销售”为重点,局部阶段性下调购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提供购房补贴和税收优惠,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健全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机制,带动市政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发展,多渠道盘活存量土地,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发挥住房保障民生兜底作用。三是着力预防城投债风险,保持城投融资的监管定力,防范城投债突破新增隐性债务底线,按市场化原则保障城投平台合理融资需求,关注弱资质城投债务滚续情况,集中兑付压力较大、城投拿地占比较高的地区,积极应对城投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化解存量债务、理顺政企关系等难题。
(作者单位:1.内蒙古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2.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3.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