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军,王胜利
汶上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济宁 272500
高龄群体骨质丢失较多,轻微磕碰或者接触到暴力因素均可能造成股骨颈骨折,该类骨折会限制髋关节活动[1]。保守治疗耗时长,股骨颈愈合效果不佳,有较高畸形愈合率,无法恢复髋关节功能,为了恢复高龄患者的个人活动,常行手术治疗[2]。半髋关节置换相比于全髋方案有创伤小的特点,尽可能将髋臼保留下来,能降低受损程度,提高老年患者接受度[3]。半髋关节置换技术不断成熟,临床提出多种入路方式,其中前外侧、后外侧较为典型,两者能将骨折的股骨颈充分显示出来,对骨折位置实施精准对齐处理,但各入路方式的价值有较大争议[4]。因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比前外侧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前侧组、后侧组,各43例。前侧组:骨折时间2~18 h,平均(11.29±2.38)h;女18例,男25例;年龄61~82岁,平均(71.75±1.94)岁。后侧组:骨折时间3~19 h,平均(11.12±2.70)h;女17例,男26例;年龄60~83岁,平均(71.36±1.2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股骨颈骨折;②均为高龄群体、新发骨折;③患者或家属同意研究;④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骨折病变者;②病理性骨折者;③骨折前即有髋关节活动障碍者;④全身感染或凝血异常者。
前侧组:前外侧入路,均行全麻处理,维持健侧位,定位到骨折位置后,在髂前上2 cm的位置做切口,切口保持直向,将股骨颈间隙显露出来,观察股外侧血管后行结扎处理,将髋关节囊切开,注意观察骨折情况,标记复位信息,取出股骨头,对梨状窝实施彻底清洁,打磨髋臼,将关节囊尽可能保留下来,打磨后行扩髓处理,扩髓完成后将假体放入其中,经X线机观察假体位置,符合要求后引流缝合。
后侧组:后外侧入路,均行全麻处理,体位和前侧组相同,在大转子中心位置坐标记,做15 cm左右的切口,将皮下组织逐一分离,阔筋膜被分离后对外旋肌群实施离断处理,将关节囊暴露出来,切开关节囊保持和前侧组相同的方式将假体置入其中即可。
比较两组骨代谢情况:手术前后获取骨折患者静脉血,血液标本在离心机中处理10 min,其转速为3 000 r/min,各指标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具体有骨钙素(Osteocalcin, OC)、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Carboxyl Terminal Propeptide, PIC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 PINP)。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还涉及到引流量、下床和出院时间。
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方法为Harris评分法,共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0~69分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并发症:包括血栓、关节脱位、感染等。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骨代谢情况、临床指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髋关节功能)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前,两组OC、PICP、PI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OC、PICP、PINP均升高,且前侧组高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代谢情况比较[(),ng/mL]
表1 两组患者骨代谢情况比较[(),ng/mL]
注:OC:骨钙素,PIC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组别前侧组(n=43)后侧组(n=43)t值P值OC PICP PINP术后27.45±2.35 21.03±2.98 11.093<0.001术前11.45±2.10 11.39±2.49 0.121 0.904术后30.02±2.97 22.46±3.05 11.645<0.001术前12.21±3.08 12.64±3.79 0.577 0.565术后27.74±3.52 22.07±3.01 8.028<0.001术前10.89±1.42 10.77±1.33 0.405 0.687
前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后侧组,前侧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侧组切口长度、下床和出院时间均短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前侧组(n=43)后侧组(n=43)t值P值手术时间(min)111.31±8.93 91.05±9.27 10.322<0.001出血量(mL)401.36±21.83 439.68±22.56 8.004<0.001切口长度(cm)9.68±2.04 15.01±2.79 10.112<0.001引流量(mL)108.34±14.05 149.76±20.13 11.064<0.001下床时间(d)2.39±0.61 4.27±1.33 8.425<0.001出院时间(d)7.07±1.25 9.61±1.84 7.488<0.001
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国内老龄化形势严峻,高龄人群股骨颈功能本身处于退化阶段,接触到外力后极易出现骨折问题,一旦骨折会限制髋关节活动,存在较高瘫痪率[5]。既往多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其创伤大,部分高龄患者对该手术不耐受,故而现阶段多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使患者髋臼尽可能地保存下来,对缩短关节恢复周期有正面影响。近年半髋关节置换术较为成熟,临床对该手术的入路方法有较多争议[6]。此前多为高龄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治疗,其便捷性高,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将受损的股骨颈清楚地展示出来,可了解骨折情况,予以精准置换治疗,促进髋关节的恢复,但此过程中会将外旋肌群切开,关节囊、臀大肌等可能会受到损伤,而且会降低关节支撑完整度,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康复质量不佳[7]。前外侧入路为近年提出的入路方式,该方法会在缝匠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中间的位置入路,有微创的特点,不会过多地损伤到关节囊,也能保护臀大肌,降低机体受损程度[8]。但该手术为了精准地处理股骨断端,需要较长时间,也有患者对该手术的效果存在疑虑。
本研究中,术后PICP、PINP均升高,其中前侧组[(27.74±3.52)ng/mL、(27.45±2.35)ng/mL]高于后侧组(P均<0.05)。茹庆超等[9]的研究中,术后PICP、PINP均升高,其中前方入路组[(28.02±4.92)ng/mL、(27.18±4.77)ng/mL]高于后外侧入路组(P均<0.05)。即经前外侧入路完成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可达到较好骨代谢效果。后外侧入路虽然能恢复髋关节功能,但其创伤大,出血量较多,术后需进行持续引流,要求高龄群体卧床休息,骨代谢活性较低,自然有恢复周期长的情况[10]。前外侧入路则能避免该问题,该入路方法不会过多剥离肌肉组织,能保护臀部肌肉,避免软组织干扰,可保护肌肉、神经功能,降低机体受损程度[11]。前外侧入路后仅需较短时间即可拔管,高龄患者下床时间短,能实施早期训练,可提升骨代谢指标活性,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2]。
综上所述,两种半髋关节置换入路方式对置换效果并不会有较大影响,但前外侧入路达到的骨代谢效果好,可缩短康复周期,更建议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