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云锋,黄晶晶,孙燕,陈骁锐,陶丹丹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感应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聋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听力下降,通常由内耳感觉神经元的损伤引起。该病症可能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遗传因素、感染、药物毒性、噪音暴露等[1]。感应神经性耳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听力辅助设备和康复训练等,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为临床常用药,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相关症状,但是疗效有限,且伴随用药时间延长、药物用量增加,患者可出现系列不良反应[2]。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对于感应神经性耳聋的治疗已有一定研究和应用[3]。中医学认为感应神经性耳聋发病过程中,血瘀具有重要作用,且贯穿整个病程[4]。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2~75岁,平均(49.63±2.26)岁;病程统计范围:1~15 d,平均(7.62±0.39)d。观察组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23~78岁,平均(49.75±2.33)岁;病程统计范围:1~17 d,平均(7.65±0.4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8-91),患者及家属已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与《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当中“耳聋”诊断标准涉及相关内容相符者;②与《耳鼻咽喉科诊断学》当中感应神经性耳聋诊断标准涉及内容相符者;③可正常沟通交流者;④可遵医嘱用药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传导性耳聋、内耳或外耳占位性病变者;②对研究中相关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③患有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者;④有遗传性耳聋家族史者。
对照组: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H20040130;规格:6 mg)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3次/d,12 mg/次。患者共接受为期1周的用药治疗。
观察组: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活血化瘀法治疗,其中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使用方法、剂量等均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开展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包含中药方剂和耳针治疗。柴胡、赤芍、熟地黄、红花各取12 g,香附、石菖蒲、葛根、路路通、丹参各取15 g,桃仁、川芎、当归各取10 g,磁石取30 g,桔梗、甘草各取6 g组成基础药方。针对心烦失眠患者,于基础方中增加淡竹叶、茯神(各15 g);针对精亏髓虚患者增加黄精和夜交藤(各20 g);针对耳鸣严重患者,增加蝉蜕(10 g),生龙骨、生牡蛎(各20 g);针对精血亏虚、烦热、火闭耳窍患者,增加生地黄、白芍(各15 g),当归、知母(各12 g),黄柏(9 g)进行治疗。取药材以水煎煮,取300 mL药汁分别于早晚两次服用。取患者的皮质下耳穴、神门穴、患侧内耳开展针刺治疗,以耳针刺激上述穴位,(深度控制为刺入软骨但尚未透过对侧皮肤),1次/d,每次留针时间为10 min,起针以后使用无菌干棉球对针孔进行按压,以降低出血风险,随后应用碘伏消毒,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共接受为期1周的治疗。
①统计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包含耳鸣、耳胀闷感、恶心呕吐以及眩晕症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分,无症状计0分,轻度症状计1分,中度症状计2分,重度症状计3分。
②分析患者的听力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测听仪对患者的听力情况展开检测。
③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包含皮疹、面色潮红、腹泻。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听力水平变化情况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行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耳鸣、耳胀闷感、恶心呕吐及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耳鸣评分、耳胀闷感评分、恶心呕吐评分、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24)观察组(n=24)t值P值耳鸣评分治疗前2.33±0.29 2.41±0.32 0.908 0.369治疗后1.28±0.15 0.39±0.08 25.648<0.001耳胀闷感评分治疗前2.09±0.31 2.16±0.35 0.733 0.467治疗后0.98±0.12 0.26±0.07 25.390<0.001恶心呕吐评分治疗前2.41±0.25 2.51±0.31 1.230 0.225治疗后1.06±0.18 0.49±0.08 14.176<0.001眩晕评分治疗前2.46±0.12 2.52±0.15 1.530 0.133治疗后1.08±0.11 0.38±0.07 26.301<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听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比较[(),dB]
表2 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比较[(),dB]
组别对照组(n=24)观察组(n=24)t值P值治疗前63.95±4.48 63.74±4.51 0.162 0.872治疗后41.68±3.31 38.81±2.96 3.166 0.003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感应神经性耳聋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属于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病症,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疾病诱因[5]。该病症起病急骤,亦有部分患者为缓慢发病,情绪低落、眩晕及耳鸣等均为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6]。西医研究指出,感应神经性耳聋的发生同耳蜗、神经障碍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密切关联,患者的内耳听神经、听觉传导通路等受损为病症的主要病理改变[7]。目前临床仍缺乏特效治疗方案,通常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扩张血管药物以及高压氧等治疗,但是上述治疗的疗效欠佳,且可能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8]。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感应神经性耳聋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之一,其属于抗氧化剂,通过减轻内耳感觉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9];该药物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内耳神经元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其恢复正常功能[10]。但是单一用药的疗效有限,且患者用药期间极易出现系列不良反应,影响其用药依从性及疗效[11]。
中医将感应神经性耳聋划分于“耳聋”范畴中,并将其分为“暴聋”“久聋”,认为该病症的发生同情志抑郁、肝气郁结导致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12]。临床相关研究表明,任何证型耳聋患者的局部或全身症状均有血瘀表现存在[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方剂当中的活血化瘀药物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血管扩张的同时,解除痉挛,促进微循环状态改善,且该方剂可促使器官对于缺氧、缺血耐受力提升[14]。中医通过为患者开展活血、化瘀、通窍为主的治疗,对病症改善而言有积极作用[15]。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耳鸣评分为(0.39±0.08)分、耳胀闷感评分为(0.26±0.07)分、恶心呕吐评分为(0.49±0.08)分、眩晕评分为(0.38±0.0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0.15)分、(0.98±0.12)分、(1.06±0.18)分、(1.08±0.11)分,听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袁野等[1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后听力、耳鸣、耳闷以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均<0.05);观察组出现1例乏力,1例嗜睡,对照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其相近,尤其是不良反应方面均证实中西医结合的安全性。本研究也提示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的同时开展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可以促进眩晕、耳鸣等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分析原因,研究中所用活血化瘀方剂当中的柴胡、川芎以及香附等具有行气、解郁等功效;桃仁、丹参以及当归等药材可发挥化瘀活血作用;熟地黄具有补阴滋肾的效用;葛根、路路通和石菖蒲等药材具有宣通耳窍的作用;磁石可发挥止鸣息风的作用;桔梗可引药上行,甘草具有调和诸药材的作用[17]。全方共奏活血、祛滞通窍等功效,医务人员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开展辨证加减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效改善疾病症状。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方剂可以改善耳部血液循环,促进耳蜗细胞的修复和再生[18]。与此同时,取患侧耳穴开展耳针治疗,对于机体脏器功能有激发作用,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
综上所述,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感应神经性耳聋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和相关症状。该方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对临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观察指标少等局限性,还需开展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此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