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城市更新推动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2024-04-24 01:18:56张增鹏张立彪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4年7期
关键词:武威市城市更新政务

张增鹏 张立彪

(1.武威市大数据中心;2.武威市建设工程质量技术保障中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也是我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1]。武威市按照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力加效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从优化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应用信息系统、全面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强化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等方面着手,高标准建设市县两级数字政府系统平台,搭建数字政府运维体系,全面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武威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对已经建成的数字城管、城市大脑等信息基础平台赋能助力、拓展应用,形成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各系统整体联动升级的良好发展态势。

1.武威市城市更新现状

近年来,武威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宜居宜业、绿色低碳、智慧人文、韧性安全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中心城区、县城和重点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更加注重供排水、供热、燃气等管网改造,加大市政道路、停车场、公园绿地等规划建设力度,提升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幼托等公共服务水平,扩大住房公积金服务新市民覆盖面,提高人口聚集度,把县城建成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着力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智城”,为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武威市印发《开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围绕实现宜居宜业、绿色低碳、智慧人文、韧性安全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中心城区、县城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建成城市第二水源,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97%,管网漏损率降至9.83%,智能水表普及率达53%;新建再生水利用管网32 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46%以上,居全省前列。建成燃气中低压管线416 公里,累计通气13.6 万户,老旧小区燃气接入率达到97%,燃气线路实现视频巡检、漏气预警,最大力度保障燃气安全。改造供热管网9.8 公里,改造17 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全市城区全部实现互联网供热缴费。建成5G 基站387 处,实现5G 网络主城区全覆盖,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80.26%,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81.7%。建成杨家坝河及海藏河城区段泄洪槽9.95 公里,全线设置在线监控设施;改造污水管网28.4 公里,新建雨水管网17.9 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率81.23%;疏通排水管网160 公里,检修雨、污水井4130 座(次),窨井盖完好率100%。建立多部门联动联防机制,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成立以300 名民兵为骨干的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排查整治城市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16129 个。

2.城市更新问题短板

作为典型西北小型的农业城市,武威市整体经济体量较小,202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63.4 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市、县两级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才力争达到2%、1%,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值不大,且增长缓慢[3]。与发达地区对比来看,武威市城市更新数据底座总量不足,跨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交换还有一些障碍,缺乏城市三维地理信息基础库,还存在城市综合管理与服务不完善、智慧社区建设仍然在逐步探索以及智慧城市应用种类不全等短板弱项,加之因缺乏相应资金配给,在城市更新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方面的需求疲软、投入较少、成效欠佳。

3.数字政府背景下的城市更新的策略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城市更新主要是围绕产业转型、内部功能改善、城市品质升级三种类型[4],而数字化、智能化又是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城市更新中将越来越多使用到数字化设计、建造、资产、运营等数字化手段[5]。在数字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武威市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升级改造12345 热线平台、“甘快办”APP 武威站点、重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智慧城市热点和基础应用,通过数据赋能,共建共治共享,让城市更干净、更丰富、更高效。

3.1 夯实城市更新数据基础

依托重构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不断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全市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大力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赋能城市更新。首先是编制政务数据目录,推动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住建、教育、卫健、税务等部门单位挂载并推送政务数据,挂接接口资源,加快数据共享共用基础能力建设,为城市更新打牢数据基础,夯实了城市数据底座。其次是打破信息壁垒优化办事流程。依托省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完成不动产登记、交易、税务、工改4 个系统对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办理环节从5 个压缩至2 个,受理时间从40 分钟压减至20 分钟,办理时限从5 个工作日压减至3 个工作日,简单业务、涉企业务基本做到即来即办、当日办结。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做好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多部门数据“互推、互认、互用”,全市1320 户购房群众实现了“一手领钥匙,一手拿房本”。此外,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武威市强化城市更新中的不动产交易能力建设,推行“容缺受理”简化不动产登记服务,设立不动产登记“企业专窗”,加快不动产首次登记办理,对开发企业不动产登记申请容缺受理、优先审核,在竣工验收备案完成后,不动产登记机构通过数据共享调取竣工备案等5 项信息,审查后在3 个工作日内予以登簿缮证,最大限度精简流程、减少时滞,让开发企业交房交证同步进行,购房群众住权和产权同步落实。

3.2 促进城市三维数字地图建设

借鉴参考广州等地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数字住建”建设先进经验[6],武威市利用数字政府汇聚的数据资源,促进智慧武威“城市一张图”“天地图·武威”等系统平台建设,提升智慧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其一是整合住建、自然资源、民政等信息资源,建模部署城市部件、建筑基底、地下管线等130 类30 余万条城市信息,绘制全市城区三维倾斜影像地图,建成“城市一张图”数字地图,为其他信息化平台提供基础数字地图服务的同时,也为中小城市建设信息模型CIM 基础平台做了有效的探索。其二是完善“天地图·武威”站点建设。依托省市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基础,累计武威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遥感影像、地形图、矢量数据、测绘专题数据等自然资源专业和权威的数据资源,融合5 万余条“城市一张图”地名地址数据,形成覆盖全市的多时相、多分辨率、精度可达2 米的高清影像数据15TB,绘制市级标准地图8 幅、县区地图4 幅,打造出多元化自然资源基础数据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服务。其三是着力开展数字地图应用。武威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把打通“断头路”作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在实施中尤为注重规划先行、数据服务,运用“城市一张图”模拟替换等功能,在数字地图上将“断头路”模拟打通,数字三维地图加持下,直观地分析、研判打通后的道路交通现状,多组数据同步对比,精细化核算拆迁绿化等成本,用数字化手段有效降低城市更新成本,助力打通断头路27 条、长12.8 公里,赋能城市交通“舒筋活络”。

3.3 增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武威市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政府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建成投运市、县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围绕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高标准推进全市业务系统、行业数据对接与整合,采用图表、视频、数据模型等形式,建成政务服务、社会发展与公共安全、指挥调度等8 大类专题,实时感知全市政务办件、经济运行、云网安全等数据情况,全方位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大幅提升指挥中心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另一方面探索搭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依托实体化运行的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搭建连通省、市、县(区)、乡(镇)会议系统,接入“雪亮工程”“城市大脑”“明厨亮灶”等信息化平台,汇聚行业视频资源,开展视频巡检、大气污染检测等工作。同时建成投运智慧武威诉求融合平台,市民通过12345 热线反馈的问题,及时通过线上交办,确保各单位第一时间处置市民反馈以及视频巡检发现的城市更新各类问题,在城市交通管理、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城市治理、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4 智慧社区便民应用推广

踏着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浪潮,武威市各县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便民服务应用在社区、村镇推广,合力打造“智慧社区”。在政务服务方面,在社区层面大力宣传推广甘肃政务服务网、甘快办app 等线上政务服务平台,最大力度让市民政务事项集成办、网上办、掌上办、智慧办、家门口办,大幅减少市民办事的跑腿次数,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办事的便捷度。在智慧养老方面,推广“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实施“12345”工程,从远程监控、实时定位等多角度多方位打造“15 分钟”养老服务圈,累计为城乡社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58.4 万人(次)。例如,武威市民勤县聚焦乡村振兴、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将全县18 个乡镇的农村困难老人等12 类民政服务对象共11403 人线上管理,打造“15 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养老服务业从“基本养老”向“品质养老”“智慧养老”转变。在智慧小区建设方面,数字政府建设助力智慧安防小区管控平台建设。建成智慧安防小区968 个,布建智能门禁、车禁等前端感知设备8374 套,接入预警布控、服务群众等多系统集成应用,开辟小区公共安全、邻里纠纷等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实现实有人口精准管理,基础情况实时掌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00 余起,提供有价值线索260 余条,辖区内68%的小区实现零发案,社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步探索实施社区警务与智慧安防小区的深度融合。

4.总结与启发

综上,武威市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探索与实践,为其他类似小城市提供了实际参考借鉴。首先是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全面理清全市数据资源,为城市更新奠定了数据基础;其次是通过促进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与城市更新相关的如不动产登记等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再次是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进了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了城市部件和地理信息数据汇聚,为城市更新“断头路”治理等提供数字模拟的手段,也为城市CIM 平台建设做了有效探索;接着是依托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实现城市应急事件高效处置,提高了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最后是通过数字政府建设,使更多的互联网便民服务应用在社区得到推广应用,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武威市城市更新政务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小刺猬的秘密
TOD/城市更新
中学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及教学方式探索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9:01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1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0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