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丰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淡水鱼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正在逐渐扩大与提升,水产养殖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产业,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鱼病控制得好坏直接与养殖产量和效益有关。所以,水产养殖中做好鱼病防治尤为重要。当前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经常会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淡水鱼容易发生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本文介绍了淡水鱼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并且分析了发生原因,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病害,增加生产效益。
所谓鱼病防治就是渔业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是预防,以防为主,如果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一旦鱼病发生,不但需要大量药物和时间来治疗,而且严重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文将就常见的淡水鱼病害进行概述,介绍其分类、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并探讨淡水鱼病害的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旨在为淡水鱼养殖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
一、淡水鱼养殖行业的重要性
淡水养殖是通常是以淡水水体为养殖空间,通过投入饲料、肥料或依赖水中天然饵料,采用各种措施,饲养鱼类或其他水产动物,最终获得鱼产品或其他水产品的经济活动。
淡水养殖具有较多的优势特点:投资小,饵料转化率高,产量高,收益大,价格相对稳定,养殖的品种选择面广,可因地制宜,利用低洼、低产塘,也可改造成高标准、高规格的集约化鱼塘。
淡水鱼养殖为全球人口提供了丰富且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人类膳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鱼类富含优质动物蛋白、多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如硒、碘、锌)、维生素以及Omega-3脂肪酸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在可持续农业体系中,淡水鱼养殖可以通过循环水系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等方式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养殖过程中的废物可以转化为肥料,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
二、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的原因
在日常淡水鱼的饲养过程中,引发病害的原因通常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感染及病原体传播
微生物和病原体会导致养殖区内的淡水鱼受到干扰,进而使鱼类的健康受到影响。
(1)病原微生物
通常是由细菌(如气单胞菌、弧菌等)引起的疾病,如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等,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饲料或直接接触从病鱼传染至健康鱼。
(2)病毒
草鱼出血病就是由草鱼出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疾病,可通过水源、工具交叉污染等途径传播。
(3)寄生虫
如小瓜虫、三代虫、指环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水体活动阶段的幼虫侵入鱼体或者鱼与鱼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2、环境因素
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通过长时间的养殖,通常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中出现氨失衡和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通常会影响我国淡水养殖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经济效益。
(1)水质恶化
由于排泄物积累、饲料残渣过多导致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增加鱼类免疫力下降的风险,易诱发各种疾病。
(2)气候条件
季节性温度变化剧烈,尤其是高温季节或暴雨后容易引发病害暴发,因为这些条件下病原体繁殖加快,而鱼类抵抗力下降。
(3)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增加鱼群间的相互传染机会,同时也会加大水体负担,造成缺氧、营养不良等问题。
3、饲养管理不当
大部分养殖者在进行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科学及合理的喂养方法进行喂养。一些养殖者在进行喂养时使用的饲料较为单一,有时还会随意使用各种小杂鱼进行投喂,在喂养的时候没有形成一个规律,未做好投放量的控制,经常造成鱼类消化不良,导致鱼类体内堆积大量脂肪,对鱼类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
(1)饲料质量
使用不洁或变质饲料可携带病原微生物,影响鱼的消化系统健康,引发肠道疾病。
(2)免疫抑制
长期应激状态下的鱼类,如频繁换水、捕捞操作不当等,会导致其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
4、其他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引入和研发了许多先进的淡水鱼养殖技术,但许多养殖户尚且缺乏正确的养殖知识,因而导致淡水鱼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
三、常见淡水鱼病害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1、暴发性出血病
又被称为细菌性败血症,该病成为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暴发性出血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病鱼常表现食欲减退或拒食,肛门红肿,解剖后可见肠道发炎、充血,严重时有脓状物。并且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暴发性出血病经常发生在鱼池池水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的池塘中。如果出现养殖管理不合理、投喂发霉变质的劣质饲料,则更容易造成此病的发生发展。
预防暴发性出血病的出现,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按“四定”投饵方法进行投饲;定期使用药物进行综合预防,通常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天然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再通过光合细菌对不良的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利用沸石、亚硝酸盐等降解剂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理化因子;饲料饵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
疾病发生后要采取积极的诊断治病工作。首先诊断是否有有害寄生虫寄生。如有应采取有效的药物杀灭寄生虫,随后采用二溴海因0.2mg/L溴氯海因0.3 mg/L进行水体消毒,其次用光合细菌5mg/L或鱼必得2mg/L改善水质环境,如检测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应及时泼洒亚硝酸盐降解剂0.8mg/L进行处理,在泼洒消毒剂的同時投喂药饵,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添加剂1.5g,连续投喂5天,如病情较重,应隔2天再投喂3天药饵即可。
2、烂鳃病
该病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通常是由于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而出现。尤其是当鱼的鳃部受到机械损伤后,更易感染。该病在水温15-30℃范围内均可发生,并且水温越高越容易发病。病鱼鱼体发黑,食欲减退,打开病鱼的鳃盖清晰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有充血发炎的迹象,中间部分常烂成圆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丝红肿,黏液增多,末端缺损,绝大部分病鱼的鳍边颜色发白变淡。
烂鳃病的预防方法:在放养和捕捞操作时要轻要快,避免鱼体受伤,放苗时用药水进行浸泡、消毒。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池塘消毒,发病后采用鱼必得2mg/L或二溴海因0.3mg/L全池泼洒即可。
3、肠炎病
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胞菌。淡水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鱼类的肠道中都存在着此类病菌。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但当受到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以及投饵不当等原因影响时,鱼体的抵抗力下降,该病原菌就会随病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水质及饲料,最终传染到其它鱼类中。因此可以说,这类疾病在淡水鱼的整个养殖周期都有可能发生染病。通常当池塘中水温在18℃以上,该病即可流行,一般发生在4-9月份,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并伴有红斑,肛门出现红肿,轻轻挤压腹部会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内壁腐烂。
肠炎病的预防方法可参考暴发性出血病的方法预防,治病时要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可使用溴氯海因0.3 mg/L或二溴海因0.2 mg/L等消毒剂,对养殖水域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海珍宝0.2%或鱼必得02%-0.4%进行投喂,增强鱼体机体免疫力,连续投喂病情即可得到基本控制。
四、淡水鱼病害的诊断技术
1、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检查
(1)临床观察
①外观症状
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患病鱼体的外部表现,如体色变化、皮肤或鳞片损伤(如溃疡、烂鳍、出血点)、粘液分泌异常增多、肌肉萎缩、肿胀等。
②行为异常
包括游泳姿态异常(翻滚、侧游、旋转、下沉、浮头)、摄食减少或停止、呼吸困难(鳃盖开闭频率增加)、集群于水面或水底不动等。
③环境因素
考察养殖环境条件,如水质(温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投饲量与方式、放养密度、排泄物状况等是否符合健康养殖要求,以及近期天气变化对鱼群的影响。
(2)病理解剖检查
①解剖前准备
使用消毒工具进行无菌操作,记录鱼体的基本信息(品种、体重、体长等)及死亡时间。
②内脏器官检查
对鱼体进行解剖,依次检查鳃、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及其他内脏器官的颜色、形状、质地有无异常,例如充血、出血、水肿、肥大、萎缩、坏死、结节、寄生虫感染等病理变化。
③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于疑似病变部位,可取样制作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细胞结构和炎症反应,确认具体病原体或病理过程。
2、微生物学检查技术
(1)细菌分离和鉴定的样本采集
鱼类疾病诊断中,样本的正确采集至关重要。首先,根据病鱼表现出的症状和病变特征,选择合适的样本部位进行取样。例如,鳃部可能用于检测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溃疡处可揭示表皮感染,肠道内容物或组织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很重要,血液样本则有助于检测全身性感染或血液寄生虫,而内脏器官如肝脏、肾脏、脾脏等病变区域常常是病毒或细菌侵染的關键证据。
在采集过程中,操作者需确保使用无菌技术,避免任何外部微生物对样本造成污染。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消毒过的工具、戴手套、在无菌环境下工作以及使用一次性无菌容器来收集样本。样本应尽快处理或冷藏保存(取决于具体病原体类型),以保持其活性并防止病原体失活或过度繁殖导致的结果偏差。
(2)细菌分离和鉴定的样本处理
收集到的组织样本通常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才能用于培养。对于固体组织,一般先将其用无菌器械切割或研磨成小块,然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成均质悬浮液,如有必要,通过机械破碎或化学方法释放其中的病原微生物释放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液体样本(如血液、腹水或分泌物)可以直接离心去除杂质,并将沉淀或上清液接种于培养基上。
接下来,将制备好的样本悬液均匀地涂布或滴加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基的选择取决于所要分离和鉴定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可以是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适用于大多数非苛求型细菌;血琼脂平板可用于区分溶血特性不同的细菌;或者选用针对特定种类细菌设计的选择性或鉴别性培养基,以提高目标病原体的检出率。
五、主要淡水鱼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1、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喂食和饲料管理
①饲料质量与新鲜度
确保投喂的饲料是高质量且新鲜的,避免饲料变质或污染,因为劣质饲料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从而增加鱼类感染的风险。饲料应富含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鱼体免疫力,抵抗细菌感染。
②定时定量投喂
实行“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投喂,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恶化,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降低发病几率。
③添加免疫增强剂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或者功能性添加剂,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有助于提高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轻由于环境压力引起的抵抗力下降。
(2)防病剂的使用
①水体消毒
定期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化学消毒剂,或者光合细菌等生物净化剂调节水质,减少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
②药物预防与治疗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在疾病高发期或出现病症早期,可以使用特定的抗生素类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例如磺胺类药物,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给药,防止或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暴发。但须注意合理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
③生物安全措施
在清塘时彻底消毒养殖设施,并遵循科学的放养密度,减少因密集养殖导致的病害发生。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鱼体的损伤,比如拉网筛选、运输过程需轻拿轻放,以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
2、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1)引进抗病种质资源
①选育抗病品种
通过遗传育种技术,筛选和培育对特定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的鱼类品种或品系。这需要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从众多野生或现有的养殖群体中找出那些自然携带抗病基因的个体,并通过杂交、回交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强化和固定这些抗病性状。
②种苗检疫
在引入新的鱼苗或亲本时,严格进行种质资源的健康检查,确保不带入病毒病原体。对于已知易感病毒的种类,可以选择来自无疫区或经过严格检测的健康种源。
(2)免疫预防措施
①疫苗接种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有针对某些鱼类病毒病的疫苗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例如草鱼出血病可以通过人工免疫来预防,采用注射法或浸泡法给鱼接种疫苗,以刺激鱼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②免疫增强剂使用
除了疫苗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来提高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使鱼体在遇到病毒入侵时能更快更有效地作出免疫反应。
3、寄生虫性疾病的防治
(1)饲养环境的改善
①水质管理
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基础,定期更换池塘水體,保证进水水源清洁无污染,避免从源头引入寄生虫卵或幼体。可通过安装过滤系统、增氧设备等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②池塘建设与维护
设计建造时应考虑防病要求,如独立的进排水口、合理的水深与面积比例,以利于污染物排出和减少病原滋生地。同时,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减少寄生虫中间宿主的繁殖。
(2)药物防治和预防
①定期药浴
根据养殖周期和寄生虫的生活史特点,在鱼苗阶段适时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水等进行药浴,杀灭体表寄生虫,如车轮虫、指环虫等。
②科学用药
对于已经暴发寄生虫病的情况,可选用对症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药物,比如“鱼虫杀星”等专用药物,按照说明剂量和方法使用,做到准确施药、足量足疗程。
综上所述,养殖业是农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淡水鱼养殖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淡水鱼病害的防治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淡水鱼病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有效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