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到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31.8%,位居全球前列。以“绿”为媒,点“绿”成金,绿色金融发展生机勃勃、前景广阔。(摘自《以改革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发展(财经观)》,来源:2024-02-26人民日报)
1月22日,岳阳林纸旗下专业从事碳资产管理的全资子公司一诚通碳汇经营管理(湖南)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参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CER)的交易。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已与全国30多家政府及企业签订近4000万亩的林业碳汇开发合同。计划在2025年底累计签约林业碳汇5000万亩。预计未来三年内开发合同面积有望增至8000万亩。(摘自《岳阳林纸正式启动碳汇交易 参与CCER重启后的首批交易》,来源:2024-01-26中国财富网)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累计开发林业碳票项目21个(村),项目面积约9万亩,产生碳汇量33.4万吨,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3万元。设立“碳汇+生态司法”基金,已办理碳汇修复生态环境案件9件,共18名当事人认购林业碳票17594吨。(摘自《碳汇交易:用空气换“真金白银”,福建三明将乐县这样做》,来源:2023-12-19人民网)
截至2022年底,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雅安中支累计为388只熊猫提供超3亿元的自然灾害和疾病风险保障,累计为119只熊猫提供超1亿元的出行风险保障。2023年,该公司为四川省夹金山国有林业保护局6.7万亩碳汇林提供613.23万元的碳汇价值风险保障。自2022年推出以来,中华财险已陆续在广东韶关、梅州等10个地市为4712棵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及名木提供风险保障6255万元,为山东曲阜市孔林景区9100株古树名木提供2.73亿元的风险保障,为泰山风景名胜区16800株古树名木提供2.45亿元的风险保障,为淄博市淄川区28万亩公益林碳汇提供风险保障1680万元。(摘自《创新熊猫碳汇、古树名木等绿色保险产品 中华财险全方位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来源:2023-11-24 中国网财经)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至此,该省龙头企业数量达375家,主要涉及木竹加工、经济林种植、林木种苗培育、花卉培植、森林旅游等优势产业。如广宁县笋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建有麻竹种植基地3000亩,其中自有麻竹种植面积2060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500亩,带动其他农户种植440亩,竹笋加工基地引进全自动切割、消毒、制作、包装设备,总投资约600万元,打造了“一圃一基一深加工”的竹子全产业链。(摘自《广东省新增4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总数达375家》,来源:2024-02-22 南方日报)
2023年,我国以经济林为主体的森林食物产量达2.26亿吨。核桃、油茶、苹果、柑橘、桃、李、咖啡、茶等森林食物年产值超过2.2万亿元,核桃、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超过2亿亩,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木本粮食种植面积1亿亩左右。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提供食用菌、林畜、林禽、蜂蜜、山野菜、浆果等绿色食品的林下经济利用面积约6亿亩,年产林禽49亿只、林畜5000多万头。(摘自《向森林要食品》,来源:2024-02-22 经济日报)
在2023年发行的802只11180.5亿元的绿色债券中,绿色金融债有60只,发行额度達 3988 亿元,发行规模占比35.67%。其中,工商银行2023 年境外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99亿美元,境内累计发行8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绿色投融资各项主要指标均保持市场领先。截至2023 年11月末,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 3.44万亿元。其中,97家央企中有16家央企曾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发行数量总计142只,募集资金规模为4180.97亿元。(摘自《绿色债券发行保持高位 2023年发行量再超万亿元》,来源:2024-02-19 新华财经)
2023年我国主要林木机械进出口总额为149.2亿美元。其中,进口额6.71亿美元,出口额142.5亿美元。营林机械进出口总额13.79亿美元,同比下降12.51%。园林机械进出口总额32.53亿美元,同比下降21.86%。木工、园林等用手提式电动工具进出口总额75.42亿美元,同比下降14.15%。木工机械进出口总额22.18亿美元,同比下降16.13%。木工刀具进出口总额6670万美元,同比下降11.17%。人造板机械进出口总额4.67亿美元,同比下降8.97%。(摘自《2023年我国主要林木机械产品进出口149.25亿美元,进口6.71亿美元,出口142.5亿美元》,来源:2024-02-21 中国林木机械)
2023年底,全国保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7400余家,总生产能力约2.05亿立方米/年,在2022年底基础上进一步降低1.4%;企业平均生产能力约2.77万立方米/年·家。广西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1430家,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28.7%,排位跃居全国第一。山东现有2180家,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26.2%,排位降为全国第二。江苏现有1270家,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14.3%,排位保持全国第三。2024年初,全国在建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1477家。预计2024年底全国胶合板类产品总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收缩,接近2.00亿立方米/年。(摘自《2023年度中国胶合板生产能力变化情况及趋势研判》,来源:2024-02-22 中国人造板)
2023年,中国人造板进出口总量为1587.75万立方米(折算),同比上升2.05%,进出口总额68.67亿美元,同比下降13.21%。共出口人造板类产品1431.22万立方米(折算),同比上升1.59%,出口额为6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3.03%。共进口人造板类产品156.53万立方米(折算),同比上升6.47%,连续五年增长,进口额为5.91亿美元,同比下降15.1%。展望2024年,胶合板类产品会保持现有份额,纤维板类产品进出口将有所下降,刨花板进口减少,出口增长。(摘自《2023年中国人造板进出口贸易简况》,来源:2024-02-02 中国板材汇)
至2023 年底,全国307 家刨花板生产企业保有324 条刨花板生产线,总生产能力达到5269 万立方米/年,净增生产能力1121 万立方米/年,同比增长27.0%,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进一步上升到16.3 万立方米/年。山东生产能力增长达到1270 万立方米/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广西生产能力达到680 万立方米/年,排位超越广东升至第二。河北生产能力增长达到433 万立方米/年,排位升至第三。2024 年初,全国在建刨花板生产线58 条,合计生产能力为2006 万立方米/年,预计2024 年底全国刨花板总生产能力将突破6500 万立方米/年。(摘自《2023年度中国刨花板生产能力变化情况及趋势研判》,来源:2024-02-18 中国林产 工业)
2023年底,全国278家纤维板生产企业保有309条纤维板生产线,分布在23个省(区、市),总生产能力为4598万立方米/年,净减生产能力180万立方米/年,在2022年底基础上进一步下降3.8%,平均单线生产能力上升到14.9万立方米/年。2023年底,全国保有133条连续平压纤维板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达到2919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63.5%。预计2024 年底全国纤维板类产品总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收缩,减少到4500 万立方米/年以下。(摘自《2023年度中国纤维板生产能力变化情况及趋势研判》,来源:2024-02-20 中国人造板)
2023年,湖南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371亿元,特别是湖南茶油、潇湘竹品、林下臻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跑出生态富民新马力。新造油茶林6.62万公顷,改造低产林9.82万公顷,有信心到2025年湖南茶油产量达到50万吨。全省竹林面积121.66万公顷,居全国第三,竹产业产值达600亿元,已建设2家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35个省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有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60家,其中59家成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经济产业探索出“林下经济+美妆产品”“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摘自《湖南“三驾马车”跑出生态富民新马力》,来源:2024-02-29中国绿色 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