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承雪 谢 露 李 雪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宏观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
2019 年,商务部等14 部门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国内正式拉开帷幕。2021 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个城市入选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国内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成都作为历史商业名城,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早在2019 年就吹响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冲锋号;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 年,《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提高商业繁荣度、消费舒适度、国际美誉度,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3 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梳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时代特征,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上海等首批入选培育建设名单城市以及苏州、成都等重点潜力城市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剖析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和短板,结合国内外有益经验提出建设路径。
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在国家层面提出以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世纪疫情的冲击、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多重国家战略的部署、消费行为偏好的变革。与之前相比,各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背景、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战略格局变化,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考虑。消费城市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达到高水平后,城市功能升级的必然结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城市的高级形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在我国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其建设不能再仅局限于消费,还应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生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作用,通过构建与消费需求匹配的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良性互动。在此背景下,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进一步提升站位,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支点、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二是消费市场变化,疫情冲击影响叠加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下,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趋势特征。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向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升级,消费行为习惯同步向数字化、线上化、体验式转型,推动“健康养生、绿色智能、便捷集成、互动体验、国风国潮、精致悦己”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在消费市场不断演化的形势下,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重点关注技术驱动、理念变革及模式创新下消费呈现出的新趋势、涌现出的新热点,促使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契合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抓住新兴消费热点。
三是竞争态势变化,国内已有20 余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导致资源要素分配压力。作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消费发展的风向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力、显著的消费创造力、高效的消费配置力。以东京、巴黎、纽约为代表,通过持续巩固和强化其全球生产和消费网络中心地位,逐步成长为汇聚全球资源的引力场和其他城市奋力追赶的新标杆。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等5 个城市于2021 年入选首批培育建设名单,随后深圳、成都、苏州、南京等20 余个城市也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并出台了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城市角逐和竞争异常激烈。
1.构建评价体系
当前,国内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学者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和具体城市展开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1-4],针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普遍以商务部发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遵循,主要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五个维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些维度基本包含了目前对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流认知。但考虑到各城市资源禀赋、建设基础均不相同,政策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较难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系统客观的定量评价和横向对比,因此大多数学者围绕“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等细分维度开展了深入研究。
从国际知名度来看,王蕊、刘司可等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面向全球消费者,注重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主要通过引育知名企业,完善金融、贸易、商业等服务,举办重大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国际知名度[5-6]。从消费繁荣度来看,王青、叶胥等认为城市繁荣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表现为人口吸聚效应明显、居民具备消费能力、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等[7-8]。从商业活跃度来看,关利欣等认为商业活跃度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为城市商业档次及多样性、消费者满意度等[9]。从到达便利度来看,周勇等认为到达便利度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主要表现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配置等[10]。
参照商务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评价标准,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时代特征以及杨姝琴、张小英、郭馨梅等学者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的研究,坚持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大数据指标与统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四个维度构建了涵盖27 项指标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1-13](详见表1)。
表1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指数计算方法
以构建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构建评价指数来直观反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并对重点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评价指数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即计算指标权重和合成评价指数。
(1)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综合运用熵权系数法来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首先,建立决策矩阵X(式1)。对具有n个评价对象,m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样本矩阵X,运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正向的样本评价指标判断矩阵Y(式2)。
其次,将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判断矩阵(式3)。
再次,根据熵的定义,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熵值(式4)。
最后,计算熵权,确定权重。定义了第j个指标的熵后,可得到第j个指标的熵权dj(式5),即该指标权重值。其中,dj的取值在0 到1 之间,值越大,其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就越高,熵权也就越大。
(2)评价指数计算方法
首先,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为确保指标值之间具有可比性,采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式6),针对正向和逆向指标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其次,计算分项指标得分。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数据,测算“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四个分项指标得分(式7)。
最后,计算综合指数得分。对样本原始得分进行正数化处理,再将各层级各对象所对应的指标逐级加权加总,即可计算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综合指数(式8)。
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5 个入选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的城市以及深圳、苏州、成都、南京、杭州、武汉6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全国前列且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导向的代表性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和横向对比分析,通过熵权系数法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表2)。
表2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结果
表3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指数及排名情况
表4 “国际知名度”部分指标情况
表5 “消费繁荣度”部分指标情况
表6 “消费活跃度”部分指标情况
表7 “到达便利度”部分指标情况
从评价指标体系加权求和计算得到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指数来看,成都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排名第5 位,杭州、重庆、武汉、南京、苏州、天津紧随其后。从各城市分值来看,上海、北京处于第一梯队,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南京处于第二梯队,苏州、天津处于第三梯队。其中,成都落后广州、深圳的差距为3.27、1.18,领先杭州、重庆的优势为4.27、5.58。
图1 11个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指数得分
1.成都国际知名度处于中游位置,国际交往能力和文化发展能力相对较好,但国际旅游会展和城市品牌影响力仍待提升
近年来,成都主动创新作为,注重城市内涵重塑与品质提升,大力引育国际知名企业,加快推进“三城三都”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2022 年,成都国际知名度指数得分排名11 个城市第5 位,领先重庆、杭州、武汉等城市。具体来看,成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世界城市中的位势不断提高,位居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发布的全球城市第59 位、处于Beta+(世界二线强城市),排名较2018 年上升了12 位;同时,成都还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和4A、5A 级景区数量均居11 个城市第4 位;此外,成都的国际交往能力也相对突出,近年来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已与108 个国外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驻蓉领事机构增至23 家,居中西部第一,综合表明成都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辐射带动能力相对突出。但相比之下,成都仍缺乏影响范围大、持续作用强、显示度高的国际重大展会活动和顶尖赛事,城市国际旅游品牌塑造力有待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仍具有较大差距,对于海外游客、世界500 强企业等的吸聚力仍需提升。目前,成都涉外旅游人数仅排在11 个城市中的第8 位,不及广州、深圳、上海的18%,在蓉世界500 强企业数量与北京、上海、深圳的差距明显,且在蓉设立机构层级偏低,缺乏地区总部,也缺少高增值、外向型本地著名企业。
2.成都消费繁荣度处于相对靠后位置,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市场规模、消费服务体系等均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成都加快打造天府文化新场景、川派美食新场景、文体旅融合新场景等具有全球美誉度的消费场景,培育“公园+”消费模式,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但受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与市场需求契合度相对不高、引领性市场主体支撑不够等影响,2022 年,成都消费繁荣度指数为30.79,仅高于天津排名第10 位,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差距十分明显。具体来看,成都一方面缺少具有较高吸引力的彰显文化艺术、生活美学、时尚前沿的品牌项目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旅IP 产品和旅游演艺,距离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旅游城市还有差距,旅游总收入不足重庆的一半,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旅游消费支出远低于杭州、上海、深圳、广州、北京、苏州、南京等城市;另一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先发城市相比,成都在与总部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贸易便利化、扩大金融开放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不足,跨国公司全球总部、国内重点企业全国总部或功能型总部较为缺乏,开放型经济发展质效总体不高,服务业增加值不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70%,进口总额远不及北京、上海、苏州超万亿元的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与上海、北京、重庆、广州达到万亿元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成都商业活跃度处于领先位置,商圈经济和首店经济发展较好,但消费市场环境有待优化、“老字号”数量偏少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高的人口规模、较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入驻、首店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商业活跃度表现相对较好。2022年,成都商业活跃度指数达51.79,仅次于上海、北京排名11 个城市第3 位,领先杭州、武汉、重庆、苏州等城市的优势较为明显。具体来看,成都致力于增强消费服务竞争力和策源力,差异化打造春熙路时尚商圈、交子公园商圈等品牌商圈,推动国内外知名商业在蓉设立品牌旗舰店、新概念体验店、高端定制店,引领发展首店、首发、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构建特色化、高能级的消费空间。目前成都拥有全国30 强商圈2 个,首店规模超2000 家,宽窄巷子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城市商业魅力指数连续8 年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但相比之下,成都也存在新消费品牌发展潜力不强,代表性服务消费品牌缺乏,本土优质商品消费品牌较少,消费场景存在结构性失衡等短板。目前仅春熙路、都江堰等消费场景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美誉度,能够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消费群体,其余约90%的消费场景以成都周边以及省内地市州消费客群为主。同时,成都消费市场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消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市场监督规范措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消费者满意度指数仅高于武汉、广州、重庆,排名11 个城市第8 位,远低于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
4.成都到达便利度处于靠前位置,对外交通连接度和通达度相对较好,但市域内公共交通便捷度和职住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成都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不仅是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而且随着国际航空客货运通道的加快构建以及国际铁路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网络的不断完善,成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度和通达度也进一步提升。2022 年,成都到达便利度指数为68.63,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排名11 个城市第4 位。具体来看,成都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推动实现法兰克福、伦敦、墨尔本等重要航线复航和塔什干航线新开通,不断提升国际班列多路径多向度多通道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通道网络体系,稳步提升国际铁路枢纽承载能力和集疏能级,2022 年,成都国内通航城市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第3 位,民用机场航班起降架次仅次于上海排名11 个城市第2 位。但相比之下,成都市域内的公共交通通达度仍有待提升。部分重点片区还存在瓶颈路、断头路,不同交通方式转换衔接不畅,公共交通发展不平衡,同城普惠还有差距。成都公共汽车营运线路数量、45 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分列11 个城市第7 位、第5 位,公共汽车营运线路数量不及北京、重庆、上海的88%。同时,成都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和交通运输区域协调水平仍需加强,公交、巡游出租车等营运车辆新能源化还需加快推进,交通治理智慧化水平还需提升,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相对不高,职住分离度仅低于北京,高于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4.4 千米、4.0 千米的平均职住分离度。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无论是以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为代表的发展较为成熟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是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入选首批培育建设名单的城市,以及以深圳、苏州为代表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潜力城市,在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兼具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资源集聚力和时尚引领力,并且能够彰显历史人文价值的标志性商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标志以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因此,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均尤其重视标志性商圈的建设发展,分别围绕城市规划设计、商业街区保护、政策制度供给等给予相应支持,吸聚全球经营者和消费者,提升商圈能级规模和品牌效应。巴黎围绕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打造了蒙田大道、奥斯曼大道、盛奥诺雷街等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圈和特色街区,并逐步引领全球时尚消费[14]。上海依托历史建筑、基于海派文化底色,聚焦打响“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和打造“知名本土消费品牌集聚区”,打造了世界级的徐家汇商圈,该商圈目前已汇聚1600 余个商业品牌,支撑上海成为全球消费中心城市的前沿标杆。
成都也应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打造具有成都特色和全球吸引力的标志性商圈,提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知名度”。一是持续打造国际化高能级商圈。提质升级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高标准建设西博城、蓉北、天府空港商圈,全面推动业态创新、设施改造、品牌集聚、功能升级,形成零时差对接国际时尚潮流、即时性服务国际消费群体的“成都消费”影响力。二是持续吸引国际品牌来蓉集聚。依托春熙路、交子公园、蓉北、西博城等核心商圈,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在成都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打造全场景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三是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深挖古蜀文化等天府文化资源,依托公园绿道等公园城市特质,融合大熊猫、三国、金沙、美食、川剧等特色元素,建设天府文化、川派美食、文旅融合新场景,培育一批世界级旅游精品、国家4A 级以上景区。四是持续提升成都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强化成都整体城市形象策划推广,面向全球发布高质量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题材纪录片,展示成都城市形象和特质。结合重大展会活动、国际体育赛事等,加强与国际知名城市互动对接,通过中央媒体、主流媒体、新媒体等渠道推介成都。
不同国家或地区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人口市场、制度供给等条件,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过程所选择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尤其是为了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和分化新格局,国内各城市纷纷立足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多层次消费空间布局。如东京为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构建了“核心(城市地标银座商圈)+区域中心(涩谷、池袋、新宿三大区域中心商圈)+特色(以浅草寺为中心的特色商业街、以筑底海鲜市场为中心的美食街等)”各具特色的三级商业体系,分别满足高端消费、年轻客群、大众消费、多元消费等需求。深圳为满足不同维度消费者多层次消费需求,在《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构建“世界级—全国级—区域级—社区级”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计划在全市构建“5+7+42+N”的商圈体系。
成都也应立足区域条件开展差异化商业布局。一是统筹都市级、区域级、社区级消费布局。结合成都人口和客群区域分布特征,不断提升人口高密度和客群高集聚区域商业设施的国际影响力、区域辐射力、消费引领力;加快补齐人口快速集聚区域商业设施缺口短板,通过创新开发模式等方式推动现有商业设施提质升级;推动人口净流出区域特色化、差异化场景营造,带动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二是提升国际国内消费客流吸引力和转化力。一方面,通过促进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实体商业升级品牌业态等方式丰富消费供给、拓延消费渠道,增强成都消费的客流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转变运营方式、主题策展、营销推广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延长逗留时间,提升客流转化力。三是增强本地消费能力、释放外地消费潜力。聚焦成都本地消费水平增长潜力大、本地消费外流多的现状特征,通过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强化消费场景供给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本地消费意愿,释放本地消费潜力、促进外溢消费回流,同时持续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氛围,吸引外地消费来蓉释放。
在产业协同进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单一行业作为支撑,而是需要联动商业、文化、旅游、会展等行业协同发展,以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15]。纵观国内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均凭借关联行业的整体优势,吸聚全球消费者。纽约以百老汇剧场区域内40 余家剧院以及500 余家艺术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依托,通过“艺术+文娱”融合发展,每年吸引入境游客超过1300 万人次①;东京六本木新城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建设国立美术馆等地标、引入东京电影节等活动,创新探索“商业+文化”“商业+观光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体验,吸引客流量曾超过东京迪士尼;首尔则聚焦医疗健康这一消费品牌和产业基础,通过“医美+观光”“保健+观光”等模式将“医疗健康+”打造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大特色。
成都也应进一步强化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的创新。一是做强优势消费产业,增强本地消费供给能力。围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梳理生产供给体系,聚焦优势产业,重构城市“生产—消费”“场景—服务”产业链条,形成以消费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主体升级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着力塑造“成都休闲”“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城市品牌,打造国际消费创新创造中心。二是构建优质消费场景,聚人提质、增强认同感。顺应城市消费空间场景化发展趋势,融合熊猫等成都特色元素,打造熊猫野趣度假、天府文化品鉴等美学式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意愿;挖掘文体场馆社交属性,打造社区邻里生活、体育健康脉动等沉浸式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品质;依托公园绿道等载体资源,打造公园生态游憩、特色街区雅集等体验式消费场景,增强价值认同。三是营造优质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优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国际消费环境,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品消费链和商业集群,提升国际消费商品、服务贸易水平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消费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推动全球企业和客群加速向成都聚集,打造国际消费资源配置中心。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开放包容、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开放包容要求拥有开放的投资和贸易环境、与国际接轨的规则制度体系、便利国际人员往来交流的通道体系等,同时还要求接纳多元文化和消费群体;安全舒适要求能够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提供便捷智能的体验等。因此,无论国内外,各城市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均提出要优化完善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海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体系和高效联动体系,持续加强与国内外重点城市互联、城市内部消费空间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如东京主要商业街区内均设有互通的地下通道,极大提高了消费到达便利度;广州通过优化交通枢纽与商圈、商业街区、标志性景点的交通对接,实现商业空间与城市交通便捷互联,不断提升消费者和消费品通达集疏水平。
成都也应以国际门户枢纽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成都对外交通互联水平、优化消费软硬件环境。一是提升城市通达能力。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建设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持续拓展“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大通道,强化“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全面拓展亚蓉欧(洲)国际班列的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全球消费品中转集疏和国际旅客聚汇通达能力,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消费网络体系。二是完善商品流通体系。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和交易中心;依托天府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跨境电商新模式,扩大重点商品和服务进口便利度;与跨国企业共同建设面向泛欧泛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国际消费供应链体系。三是优化跨境流程手续。在现有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基础上,争取川渝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动,争取在成都机场实施24 小时过境免边免检手续,为参加重大国际会议、赛事等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积极争取涉外支付便利化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试点,提升入境外籍人士在蓉消费的支付体验。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同样还离不开有利于消费集聚和发展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合理的税收激励等。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多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均出台了相应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体验。苏州率先在全国推出“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服务,实现“线下购物线上退、本地消费异地退、政府垫付先行退、消费争议调处退”,持续改善消费环境;杭州在全域推广应用“放心消费智慧监管平台”,引入“浙食链”“浙冷链”等数字化应用,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在合理的税收激励方面,多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制度。如通过发展机场免税店、市内退税点、市内免税店等免税零售业态为国际消费者提供便利和激励。
成都也应该强化促进消费集聚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一是探索有利于消费聚集转化的政策措施。聚焦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消费信用、消费统计监测、消费激励保障、消费维权快速处置等方面,探索构建供需匹配、多方互利、多元互助的消费制度体系,营造“愿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政策环境。进一步深化消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为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厚植发育土壤。二是探索有利于市场主体汇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支持力度,促进更大范围国际高端商业资源来蓉集聚集成和转移转化;进一步放开消费市场尤其是服务消费市场准入限制,加快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品牌运作能力的国际知名商业运营企业,鼓励企业和资本以收购、控股、合作等方式整合国际优质商业资源。
注释:
①因2020-2022 年受疫情限制人员流动影响,故此处选用疫情前2019 年数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