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明,邓鑫
上栗县人民医院,江西 上栗 33700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且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的情况,使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并刺激相邻的脊神经所致[1-3]。患者患病后腰部会出现明显疼痛感,且从腰部至足背部呈发散性疼痛,下肢会出现麻木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5]。临床上常采用腰椎牵引治疗,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的作用改变腰椎间隙,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临床症状,但是其效果不甚理想,牵引期间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容易损伤神经[6]。基于此,本研究观察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栗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常规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3~75(44.38±2.98)岁;病程(4.0±0.3)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28~79(45.38±3.59)岁;病程(4.0±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出现腰部疼痛,疼痛范围可局限于腰部或放射至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刺痛等。
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在治疗期间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患者家属已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4 病例排除标准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合并腰椎结核性疾病者;存在精神疾病或不愿意遵从研究安排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常规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并将患者胸部、臀部进行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开始实施间断性牵引,第1次牵引重量为自身体质量的40%~70%,对于牵引力度需根据患者肌腱韧带耐受力进行调整,每次牵引时间为30 min,每天1次,需要注意的是,牵引治疗结束后需要叮嘱患者静卧一段时间,时间在20 min左右,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腰部运动。
观察组给予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腰椎牵引治疗方法与常规组一致。雷火灸治疗方法:雷火灸治疗需要在牵引5~15 min后进行,指导患者将体位调整为俯卧位,对其腰椎、腰骶部以及患侧臀部进行灸盒温灸,主要对环跳穴以及委中穴进行温灸,每次温灸时间为50 min,每天1次。推拿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从其患侧胸腰开始按摩,直至下肢为止,需要按摩3~5次,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5次左右,使用推、按、点等手法对患者腰部夹脊穴以及阿是穴实施治疗,并以点压手法对承山穴、昆仑穴、环跳穴以及殷门穴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6 观察指标采用McGill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评估两组患者感觉类疼痛、情感类疼痛以及疼痛强度。其中,感觉类疼痛以及情感类疼痛均用疼痛评估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表进行评价,前者最高分33分,后者最高分12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强度,最高分10分,最低分0分,患者疼痛感越强烈,则评分值越高[7]。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程度予以评估,分数0~50分,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则评分高;同时测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以此来分析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8]。
以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30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四项,各项满分均为100分,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好则评分高[9]。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调查评比:以上栗县人民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对其自身的治疗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量表包括治疗方式、治疗环境以及治疗服务,每项满分100分,分数高则患者满意度好[10]。
1.7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腰部疼痛感明显消失,且下肢麻木症状得到改善;有效:患者疼痛感减轻,下肢麻木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
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2.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PRI评分、VAS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PRI评分、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 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2.5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满意度 评分比较 分)
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常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非甾体抗炎药、营养神经药等进行干预,但是由于其治疗后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疾病复发率极高,远期疗效欠佳[11-14]。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证”范畴,主要是由于内虚气弱加之身体受到风寒入侵,导致经络受阻,血瘀内停、阴阳失衡所引发,因此,治疗应以清瘀通络、消除迟滞为主[15-18]。
雷火灸主要是将中药粉末与艾绒相结合制成艾条对穴位进行针灸,其主要是以古代“雷火神针”为参照,对其配方和用法进行改良而成为雷火灸[19]。采用该种方法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主要是利用悬灸的方法将药物燃烧时的热量作用于不同穴位,并对其进行刺激,从而有效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筋活络、通络活血、止痉消痛的作用[20]。腰椎牵引主要是通过牵引的方法改变腰椎间的缝隙,主要是L3~S1间隙,从而实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21]。有研究表明,牵引腰椎会使其间隙增宽1.5~2.5 mm,椎间隙的增宽可以有效促使突出髓核复位,椎间隙的增大,会拉开关节突关节,恢复椎间孔外形,缓解神经根的挤压,有利于缓解组织充血的情况,对于消除水肿、缓解肌肉痉挛具有重要作用[22-23]。推拿主要是通过揉捏按摩的手法对体表穴位进行治疗,改善腰背部气血循环,使椎间小关节复位,达到活血行气、通络疏经的目的[24]。将雷火灸、牵引、推拿三种方法联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椎间隙,缓解患者腰痛症状,促进其下肢功能恢复。
本研究主要将腰椎牵引治疗与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疼痛评分差异性不大,经治疗后均有所缓解,各项评分更低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说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治疗后ODI评分以及直腿抬高角度两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加大患者直腿抬高角度。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常规组有效率78.9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比两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即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组间患者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治疗环境、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服务的各项评分均相对更高,总满意度评分为(95.65±1.75)分,常规组患者总满意度评分为(76.54±0.65)分,观察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实施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而言之,雷火灸联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程度,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使患者身体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