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学强 刘志良 李琳 郭玉林 尚立新 冯磊
摘 要: 农业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养殖蚯蚓处理玉米秸秆和养殖场粪污的技术模式,为农业废弃物处理提供了一条资源化利用之路。可以减少秸秆焚烧现象,提高空气质量,解决养殖粪污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促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新途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对促进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技術的创新点,以及对社会及环境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蚯蚓;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95(2024)01-0070-03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4.01.012
0 引言
农业废弃物包括养殖废弃物和种植废弃物,其综合处理一直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处理方式也存在多种模式和方法,随着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近年来,人们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农业废弃物虽然对环境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又属于一种资源,通过技术处理可以得到很好地应用[1]。针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主要采用自然发酵、沼气池发酵、干清粪等处理方式,而种植废弃物更多是秸秆还田或者是露天堆放[2]。据天津市统计局2021 年统计数据,天津市年末牛存栏量29.06 万头,出栏量14.94 万头,根据生长周期测算,每头每年产生粪污量约7 t,全市产生的牛粪约105 万t,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本研究采用养殖蚯蚓进行养殖废弃物与种植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为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提供了一条资源化利用之路。
1 技术模式
1.1 研究现状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 年)》,集成创建了资源化利用7 种典型技术模式,主要有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模式、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固体粪污堆肥利用模式、异位发酵床模式、粪污垫料回用模式、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和污水达标排放模式。国内各个地区对粪污处理的利用模式各不相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都探索着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畜禽粪污,从而达到资源化利用最大化,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杜栋梁等[3] 利用蚯蚓的新陈代谢作用将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蚯蚓粪,用于改善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赵懿等[4] 在露天条件下研究了利用蚯蚓分解牛粪与不同比例农林废弃物混合后产生蚯蚓粪的理化性质差异。蔡琳琳等[5] 采用赤子爱胜蚯蚓对绿化废弃物和牛粪的混合物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目前种养循环效益链条还不完整,缺少相应的长效运营机制,粪肥农田利用竞争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