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指导我们旅行吗?

2024-04-23 19:29周影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丰都游玩三峡

周影

AI不是最近才有的话题,我也一直持观望态度。但这个刚刚开始的春天,一款AI模型Sora再一次在互联网上激起千层浪。它自称是“世界模拟器”,可以根据文本自动生成视频。令人震惊之处在于,Sora生成的视频非常逼真地模拟了物理世界,而且同一场景能够进行多视角切换,仿佛真的有多位摄影师、多个机位跟踪拍摄。

旅游业也有它的AI技术。如今,你只需要在网络上输入想去的目的地,就能马上得到一份自动生成的行程单。

我尝试在Roam Around网页上输入“重庆”,获得了一份4天3夜的行程。拿第一天为例,AI安排我:早上先去“巴国布衣”享用一顿正宗的重庆早餐,随后游玩重庆动物园;下午,前往三峡博物馆,午餐后参观斯迪威博物馆;到了晚上,我又被带到丰都鬼城,并在附近品尝重庆鸡公煲。

且不说其他,在我的旅行认知里,无论是动物园还是博物馆,都值得花费一整天时间来游玩参观,更别提重庆动物园与三峡博物馆分别位于重庆的两个市辖区,而从这两个区前往丰都,得有150多公里的距离。

更荒谬的是,在接下来AI为我打造的三天行程中,我将有两天在重庆至宜昌的三峡游轮上度过,最后一天又回到重庆主城,再逛一次动物园和三峡博物馆。

为旅游规划路线的AI技术,初衷无可指摘,它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据携程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有着明确出行目的地的用户,平均要在14.3家酒店、62.2个航班上,纠结两到三小时才能下单;而那些没有明确目的地的用户,决策时间将更長,甚至还有过半的人无功而返。

但你有没有发现,旅行的乐趣往往也包括:出行前阅读精彩生动的游记,从而产生对未知的向往,接着查阅旅行大神的攻略,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景点。使用AI节省了时间,也意味着你放弃了个性与体验,只能跟随大数据抓取的高频词,去那些单一、同质化,且带有刻板印象的景点。

另一方面,AI技术并不具备深度的文字理解能力,即使它可以将游客的评价纳入参照范围,但也无法对词频进行正确分析。例如,若网友对某个景点的感受用了阴阳怪气的语气,AI会直接把它当作字面意思的、非黑即白的定论。

自从ChatGPT出圈以来,网友就对人工智能会代替哪些行业而议论不休,写作和媒体行业是其中的焦点。多次获得雨果奖的知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Clarkesworld)首先做出了表率,他们宣布:不考虑任何由AI编写、合写或协助的故事,同时停止接收投稿,原因是AI生成的稿件泛滥成灾。

猜你喜欢
丰都游玩三峡
走,游玩去
小蚂蚁去游玩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丰都,不负好春光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女性手游玩家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中国著名鬼城丰都新貌
春到三峡
丰都庙会
假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