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娟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各门学科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强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整合在一起,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对区域的整体认知,建立各学科的知识连接。
本论文通过对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分析教学设计、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包括探讨跨学科主题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析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总结实践案例的教学经验和启示,旨在为初中地理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理论依据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等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相关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探究、合作和反思等方式,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认知心理学则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关于学生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启示。
(二)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空间思维、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
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首先,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涉及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和时间变化等多个维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其次,地理学关注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三)跨学科整合的理论支持:多元智能理论、STEAM教育等
跨学科整合是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多元智能理论为跨学科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为不同学科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智能类型。此外,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强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以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这一理念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实践探索
(一)跨学科主题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学生兴趣、社会热点和学科特点
在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中,首先要进行跨学科主题的选择,选择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学生兴趣: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结合学校及周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二是关注社会热点:选择反映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三是体现学科特点:选择能够体现地理学科空间思维、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等特点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跨学科主题选择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教师引导: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跨学科主题的重要性和价值;二是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提出跨学科主题的建议和想法,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专家指导:邀请地理和其他学科的专家,对跨学科主题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主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任务型教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等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任务型教学、项目式学习和案例分析等策略的运用。其中,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项目式学习则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案例分析则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的探究和实践,同时组织和协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足够的支持。
(四)学生评价与反馈:过程性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同伴评价则让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自我评价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案例:
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落实《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阅读某地区气温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这一课标的要求;通过知识拓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环节,培养落实课标要求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学校操场的白杨树不同季节的奇妙现象,让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校园,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观察图片来发现“白杨树春季由下往上绿,秋季下面的树叶落的晚”这一奇特现象。学生脑洞大开,发散思维,从不同学科寻找答案。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会将地理学科的气温、风,生物学科中植物营养物质的运输,物理学科中动力做功等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将各学科知识融合做出较为合理的解答:根据“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的原理,春季气温回升时白杨树靠下的枝叶最先回暖发芽、生长,秋季气温下降时靠下面的枝叶后落;植物生长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输送到茎叶,在水分和无机盐不够充分或者动力不足时,首先到达离根部最近的茎叶。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环境,周边是东西向的高层楼宇,“狭管效应”作用可能会使白杨树周围的风力较大,白杨树上部枝叶因摆动幅度较大而更易掉落。
笔者还设置跨学科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到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各学科知识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真实且熟悉的教学情景,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生活性,也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积累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整个教育过程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效果与启示
第一,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使学生能够看到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动力。
第二,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養: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复杂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推动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教育视野。这些经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第四,对初中地理教育的启示:加强跨学科整合,提高地理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初中地理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跨学科主题。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五,对未来地理教育的展望:深化跨学科整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地理人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社会挑战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因此,未来的地理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跨学科整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
五、结语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同时,初中地理教学应加强跨学科整合,提高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