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10年关于性别隐喻的国内外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重点都放在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隐喻研究,鲜少聚焦于被忽略的男性,且研究大多为有关文学作品的例证分析的主观性研究,缺少基于语料库数据系统做客观研究。因此,此项研究以补充性别隐喻理论中缺失的男性隐喻为研究出发点,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支撑点,基于历时复合自建小型语料库对汉语中男性隐喻化表达进行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客观系统研究,建构汉语男性隐喻模式与背后文化认知动因。
隐喻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新媒体时代讯息传播中产生了空前的巨大影响力,其中关于汉语中性别隐喻的认知方式广泛传播使得两性地位发生历史性转变。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其社会生活中创造、使用与固化各种范畴的性别隐喻表达,一直以来女性作为性别研究的重点,隐喻化表达更是数不胜数,那么被忽视的男性隐喻的认知模式究竟是如何演变的、两性地位历史性转变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认知动因等问题又该如何看待。基于上述问题,十分有必要对性别隐喻中处于缺失状态的男性隐喻化表达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
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研究的历时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说”,随后经历了昆提良为代表的“代替论”,最后是近代产生的“隐喻认知论”。1980年,Lakoff和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掀起了隐喻研究的高潮,他们提出隐喻是识解世界的方式与手段,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之中。所有的隐喻最终依赖于我们的亲身经验。Stibbe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与框架理论,对概念隐喻进行二次优化、提出了隐喻—架构机制。束定芳认为“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或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王寅认为:隐喻与人类认知思维方式联系起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内在的认知机制。
性别隐喻指语言中构建男性或女性概念的隐喻性表述。古今中外,对男性和女性的语言描绘充满了隐喻,但不同语言对于两性的隐喻并不总具“普适性”。Koller 从批评话语视角阐释商业媒体中的性别隐喻。K?vecses对英语俚语中男性与女性的隐喻和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研究。佟静就《蝴蝶君》中东方男性叙事的隐喻规则进行相关剖析。郝艺霞关于男性政治隐喻的相关研究。相较于数量庞大的女性隐喻研究,男性隐喻研究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大多数研究聚焦于作品的例证分析。缺少基于语料库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基于历时复合语料库对汉语中男性隐喻化表达、认知模式的建构其背后的文化认知动因做出相关分析与讨论。
语料收集与隐喻识别
本文语料来源广泛,取材多样。语料来源主要包含北京语言大学CCL语料库与北京大学BCC语料库,以及部分互联网补充语料。语料收集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语料库程序检索与人工筛查,保证语料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隐喻识别采用Steen提出的MIPVU隐喻识别程序,该程序主要包含以下5个识别步骤:识别隐喻性相关词类、识别命题结构、对比命题结构、识别类比结构、识别跨域概念映射。自下而上的方式减少语料判断的主观性、增加全面性,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数据分析与讨论
经过对语料进行系统化分析与研究,根据其始源域的屬性特点对汉语中男性隐喻化表达的始源域相关占比作如下分析:基于社会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这一观点,将始源域分为非社会互动属性与社会互动属性,在两大类属性始源域之下存在细化的始源域分类。非社会互动属性占比35.5%,在非社会互动属性中除其他属性始源域仅占1.21%之外,自然、工具与可食用属性三类始源域占比较为均衡为11.56%、12.12%与12.12%。社会互动属性占比64.8%,在社会互动属性始源域中,地位属性始源域占比最高,为38.48%,婚爱与价值属性占比较均衡为12.42%与13.63%。总体上来看,社会互动属性始源域占比远远高于非社会互动属性,充分印证了本文从社会认知角度研究汉语中男性隐喻化表达的准确性。
汉语中男性隐喻的构建认知研究
一、汉语中男性隐喻的认知模式来源
图1 男人性别隐喻认知模式来源
图1是本研究建构出的汉语男人隐喻认知模式来源图,其中上半部分始源域是基于自然属性、工具属性、可食用属性与其他属性4部分所构成的非社会互动体验,下半部分始源域是基于社会地位属性、婚姻与爱属性、价值属性3部分所构成的社会互动体验。非社会互动体验与社会互动体验有着粗细不同的箭头指向最终映射形成的男人性别隐喻认知模式,社会互动体验中始源域所占比例高于非社会互动体验,所以箭头中存在差别。粗虚直线在内圈浅色椭圆的各类互动体验的交互叠加中,允许两种互动体验进行交互作用,最终建构出汉语中有关男人的性别隐喻认知模式。
二、认知模式之一:将男人看作非社会互动整体
例1:做伟岸的中国男人!男人是山,伟岸挺拔,光明磊落;男人是树,遮荫蔽日,造福子孙;男人是海,沉稳内敛,胸怀宽广。
例2:最不值得挽留的就是变心男人离去的脚步。套个最俗的道理,变心的男人如一枚腐烂的果子,折损尊严,浪掷时间,费了吃奶的劲,甚至放弃生命都无法挽救。
例1和例2分别分别提到“男人是山”“变心的男人是腐烂的果子”等隐喻表达,其始源域来自非社会互动属性中的自然属性始源域与可食用属性始源域。例1中“男人是山”隐喻表达是汉语中的特色隐喻,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我们可知“山”固有单元之意为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并无其他含义,但是语料中所传达的语境意义是将山的巍峨、高耸、等特点映射到男人语义场中,使得汉语中的男性也具有上述品质,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要求男性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出一辙。例3则是将男人的变心和爱情的消亡与果子的腐烂二者结合,最终路径相同,变心的男人会离开,腐烂的果子会消失。用果子的成熟与腐烂来隐喻男人的态度,十分形象生动。在非社会互动属性始源域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它们通过语义映射将不同语义场相互连接,构建特色化男性隐喻化表达。
三、认知模式之二:将男人看作社会互动整体
例3:败给虚伪,我知道这世界为什么那么多虚伪的人了,都是给惯的!坏男人是一种得寸进尺的动物,当你退了一步之后,他会质疑你为什么要退……
例4:男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男人就应该有种责任感。
例5:男人如车,车是男人内涵的一种体现,总有一款车能恰如其分地代表自己。
例3至例5来自地位属性、婚爱属性与价值属性始源域。例3将坏男人隐喻为得寸进尺的动物,众所周知动物不具有意识,无法产生得寸进尺的心态。这里将男性贬低为低等的动物,更赋予贪得无厌等负面特征,将“坏男人”展现得淋漓尽致。例4则是将男人的社会地位与传统认知通过社会的主体与女人的生命语义特点映射出来,一直以来男性的固有认知处于高地位,“是家庭的守护神,妻子的天”等,这类隐喻在汉语中大量存在。例5则是将男人與车联系起来,都是具有价值,需要通过一定付出才能获得的事物。总体来看,男性隐喻化表达在社会互动属性中具有对称性,既存在褒义化表达又存在贬义化表达,其隐喻形成后的认知动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汉语中男性隐喻的文化认知动因
一、社会文化观
文化隐喻观认为隐喻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行为。Gibbs认为文化制约着隐喻认知,而隐喻又将当中的文化因素重新投射出来。王孝哲提出人的许多具体属性特点是在社会性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属性就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作为社会性别主体之一的男性自然也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汉语中男性隐喻化表达的来源丰富,兼具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特色隐喻表达,根据隐喻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对于此类隐喻的解读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社会文化背景。例如:“男人是天”“男人是茶”等特色隐喻表达,呈现出中华男儿顶天立地的责任感与东方之茶的特色魅力属性,诸如此类的由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男性隐喻化表达还有许多,社会文化观对于汉语男性隐喻化表达的产生与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意识形态观
意识形态以及它的衍生物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有着堪比重型武器的战斗力。中国古代礼教制度赋予男性极高的地位与权力,按照统治者的意图不断巩固政局、束缚着女性,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庸物。《周礼》中提出的三从四德是最早关于性别束缚、重男轻女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压迫。这些对于古代女性道德标准的要求均出自男性至上主义。在这样的意识形态观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男性隐喻化表达具有高度褒义性与赞扬性,从而导致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物品,形成更为固化的意识形态影响人们对于性别隐喻的认知方式。
三、经济发展观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提出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同样性别隐喻同样具有不可逆性,不同经济制度下的性别隐喻表达无法做到完全相同。小农经济下的隐喻带有思想束缚的特点,男性隐喻之中存在大量男性为社会主导,女性为附庸物品等相关隐喻表达皆传达出在当时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认知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性别的认知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女性地位的上升使其不再成为附属品,与此同时,男性地位逐渐下降,许多贬义化表达“男人是女人的主宰”也逐渐推出日常性别隐喻使用中。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对于人们认知方式的架构,对于男性隐喻化表达的认知动因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隐喻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许多与之相适配的隐喻认知。
四、婚恋市场观
新时代婚恋市场观与许多其他因素使得汉语中许多新奇性别隐喻的产生,例如:“男人是建设银行,女人是招商银行”诸如此类的具有价值属性的性别隐喻不在少数,这类隐喻的总体特点显现出男性地位价值的下降,与女性地位价值的上升,在男性地位下降的众多因素中现代婚恋市场观起主导作用。在这样男多女少的背景下,男方需要承担更为繁重的婚嫁费用,继而将建设银行的语义特性映射到男性语义内,女方家庭则是收取彩礼,支出较少费用,从而使用招商银行一词。种种变化使得汉语男性的隐喻化表达出现了许多新奇隐喻,例如:地位属性中的贬义地位属性就是典型代表。
汉语中男性隐喻化表达形式丰富,始源域来源多样,从而构建出不同的男性隐喻认知模式,其中将男人看作社会互动整体为主体部分,其始源域分布占高于非社会互动整体始源域分布占比,因此将男人看作非社会互动整体为次要部分。基于汉语男性隐喻表达的语料数据分析与讨论,本文对男性隐喻认知模式的背后文化认知动因进行整合,得出其背后认知动因主要为社会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经济发展因素与婚恋市场因素。正是因为众多因素共同塑造男性隐喻的形成与认知过程,才使得汉语中存在各种既凸显中华文化特色又形象生动的男性隐喻化表达。
作者简介:
乔桃盈,女,山西临汾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本文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JS21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