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叶飞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情感、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加以重视。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语言干瘪、生硬,材料干涩、枯硬,学生畏惧习作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写作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场景转化视觉化策略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启示
(一)习作要基于生活场景
场景具有现实的情境性。小学中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感性逐渐向理性过渡的阶段,加上小学中段正是习作起步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以适切的场景为支架服务于学生的习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在日常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捕捉合适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学会观察、联想、体验和思考,从而获得更好的写作体验。
(二)场景视觉化转换,为习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将场景转化为视觉化语言,实质是视觉思维在习作教学中的尝试。经研究,想象、观察、构绘是儿童视觉思维发展的三要素,而语言表达同样离不开观察和想象。再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其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作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因此,语言表达和视觉思维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可以融会贯通。
二、定格场景,转化视觉化语言,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习作其实是视觉化的思维活动,若能帮助学生捕捉到活动场景,借助视觉思维形成视觉意象,再用说写的方式表达出来,习作便会轻松许多。为此,在习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定格场景观察,转化视觉化语言来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采用“捕捉场景—选取场景—整理场景—再現场景”的方式消除写作“恐惧”,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捕捉场景,收集素材,发掘与扩展视觉资源
视觉化语言的理解需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尝试去不同的地方观察不同的事物,能激发创作灵感。但现在的学生缺乏与真实场景之间的持续互动,无法深度感悟。为解决上述困境,教师可采用关注自然、参与活动、传承习俗、实践劳动四种形式发掘与扩大视觉资源,指导学生以“身入其境”的方式进行写作。
1.关注自然,沉浸体验。
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一种美妙表现,每个季节都具有独特的景色和氛围,学生总会被最引人注目的景色所吸引。比如,春天校园玉兰花尽情绽放,夏天一湾荷塘亭亭玉立,秋天满园桂花飘香四溢,冬天墙角腊梅暗香浮动。此时,学生也会深受触动,有感而发:有的说白玉兰花像一只只白鸽站立在树梢,有的说像一盏盏莲花灯……瞬间,视觉化语言便倾泻而出。于是笔者趁机告诉他们,若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就是非常优美的小作文了。如果再去摸摸、闻闻,还会有更多的感受。于是,他们都来了兴致,跑过去近距离接触,纷纷议论起来。回到教室后,笔者鼓励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记录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
2.参与活动,深化感悟。
《新课标》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教学实施中,将习作表达和生活情境、课外资源紧密联系,实现课堂内外学习内容的融合。”因此,校本研学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能内化积累资源,激发写作动力。
案例1:“萌兔迎亚运”活动
学校开展“萌兔迎亚运”活动,每个班级领养一只兔子。笔者结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我的动物朋友》,要求学生记录领养日记,让学生在领养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一些趣事、糗事并记录下来。在习作课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聊聊养兔经验,再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如下情境:
情境一:放学回家,我的萌兔不见了,我想请小伙伴们帮忙找一找。
情景二:这两天,我们全家出门去了,请朋友帮忙喂养我的萌兔。
情境三;领养任务到期了,得把萌兔转交给下任领养者。
学生根据情况自选情境,结合切身体会构思思维导图,文章便有了雏形。
3.传承习俗,体验生活。
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其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笔者抓住文化习俗活动特点捕捉场景,助力学生有效表达。
案例2:“食春”活动
结合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习作教学,按照节气(恰逢清明节),笔者结合传统节日,在习作教学前开展“食春”活动:
第一步:先在少先队活动课上介绍关于艾饺的传说、谚语和古诗,然后出示艾草的图片,展示事先采摘的艾草,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识记艾草,接着播放艾草做成美食的视频,将生动的视觉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写作内容具有新鲜、丰富的特点。
第二步:实地考察。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队员们兴致勃勃地来到田间地头采摘艾草,按照之前学习的方法忙活开来。素材记录:在实地考察过程中,鼓励学生记录所见所闻,包括景物、人物、感受等,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第三步:动手实践包艾饺,摸索成功窍门。采艾叶,备馅料,包艾饺,煮艾饺等。
第四步:说一说“食春”过程中出现的“小场景”,挑选最有兴趣的互相交流。
以下是学生的场景描述:
“场景”1:刚开始包艾饺时,我感到新鲜、有趣,可是当拌好馅料、和好面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包艾饺有点麻烦,当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包出一个四不像的艾饺后,我有些泄气。
“场景”2:当妈妈咬了一口我包的艾饺对我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我深深地陶醉在劳动带来的喜悦与满足中。
4.家校融汇,整合说写。
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但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单一,生活经历有限,若发挥家校融汇、整合说写,把劳动教育与习作教学融合起来,能够为习作创设更丰富的劳动场景。
案例3:校园采摘活动
六月的一天,正好轮到班级劳动实践课。于是,学生们头戴遮阳帽手拿菜篮子,兴高采烈地奔向学校菜园子,展开了期待已久的采摘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大家的菜篮子里便装了许多青青的、嫩嫩的四季豆。于是,大家又叽叽喳喳地计划起来,孩子们不亦乐乎,兴致十分高涨。回到教室,笔者预留学生谈话的时间,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遇到的采摘见闻。傍晚时分,学生果然变身“小厨师”,将劳动成果变成了美食。活动的前半场是在学校完成,为让学生在家把活动完整记下来,首先,笔者把拍摄到的采摘照片放到微信群里,供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场景。其次,活动延续是在家里完成的,让家长拍摄孩子做美食的场景,为孩子的写作提供素材。最后,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使用语音转换文字的软件来口述劳动过程,生成电子文档再适当修改。这种通过说写即兴完成的创作,既能为学生带来视觉盛宴的学习体验,又方便修改,深受学生喜欢。
(二)选取场景,丰富细节,转化视觉图像为生动语言
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特定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把视觉图像成功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可通过“代入场景,角色扮演;深化场景,体悟生活”的途径,使学生在有趣和快乐的氛围中观察人物情态,深入体验中形成感受,获取富有变化的习作素材,丰富视觉意象和习作内容。
1.代入场景,角色扮演。
在习作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与习作主题相结合,有意识地创设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动”与“乐”中选取特定的“场景”,促使学生进入兴致盎然的写作状态。
案例4:“说悄悄话”的游戏
以三年级上册《那次玩得真高兴》“说悄悄话”游戏为例。要求:选取精彩场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片段描写入手写具体。游戏分三个环节进行:做游戏、说游戏、写游戏。
第一个环节,做游戏:第一轮游戏开始,老师先对第一位学生耳语,再一个个往后传,要求其他组的学生仔细观察;第二轮游戏时不但要传话还需加动作,并注意观察同学们“传”的神态和动作;第三轮游戏不仅要传话和加动作,还要清楚自己的心理活动。
第二个环节,说游戏:先来说一说印象最深的场景,如抓住其中一个画面;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抓住自己的心理活动等。
第三個环节,写游戏:根据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方位来看游戏并命题,如一次失败的游戏经历、快乐的游戏课等。最后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只需注意观察、多思考,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进行调整,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即可。
到四年级《记一次游戏》为题的习作指导时便会轻松多了。因以前经历过做游戏的场景描写,在本次习作创设的“蜈蚣爬”游戏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能抓住几个看点。
2.深化场景,体悟生活。
深化场景可通过文字、绘画、音乐或其他媒体来创造或呈现一个特定的场景或情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使其重新体验或记忆过去的事件或经历。
案例5:观察绿豆发芽
四年级上册的观察日记,有序呈现了绿豆芽生长过程的图片,激发了学生转化视觉性语言的欲望。于是,视觉意象马上生成,学生脱口而出:“绿豆长胖了许多,鼓鼓的‘绿衣裳快撑破了,露出了白白的小肚皮。真有趣!”
这样的表达源于视觉化语言的淳朴、真实,拒绝了假大空现象,营造宽松愉悦的习作氛围,有助于学生增强认知体验。
(三)整理场景,清晰条理,梳理视觉表达
“写清楚”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对小学生而言,“有感觉”不等于“能表达”,将庞大复杂的视觉资源梳理成有顺序的习作表达还存在一些难度。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辅以可视性工具,以聚焦场景、绘制线路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视觉意象,规整可视性的思维,厘清思路完成习作。
1.聚焦场景,强化感知。
聚焦场景,有助于学生强化感知,并将视觉思维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文字。
案例6:美在校园一角
在三年级上册《这儿真美》的习作教学中,笔者选取了校园一角的景物,但发现学生写文时的景物内容表达不清,描述没有一定的顺序、条理不清,景物的特点把握不准,体现不出习作主题的“美”。于是教学前,笔者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一角实地感受体验,再把课前制作的视频传至电脑,有意将有看点的景物有顺序地进行视频拍摄,拉长、聚焦、定格,适时配上风声、竹叶沙沙声、喷泉流动声……此时,学生关注到了细节,抓住了重点,眼中的竹子、喷泉、水中的鱼儿有了生命、有了主次、有了顺序,很快把看到的、听到的、联想到的,通过视觉思维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文字。从学生的文中我们能够听到“沙沙的”竹叶声响、“哗哗的”喷泉声,看到了甩着尾巴游动的小鱼儿、碗口大的喷泉花、晃动的竹子……
2.绘线路图,厘清景点。
在游记类自作教学中,笔者利用“手绘线路图”支架,助力学生提高视觉思维能力,提升其语言能力。
案例7:秋游陈家园
针对《我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学生之前已学过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掌握了游记作文可按移步换景、空间顺序的观察顺序描述景物,但要把观察到的景点有条理、详略得当地表达出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一张游览顺序示意图,把景点与景点串联起来,深化可视效果。本次习作的景点是学校边的陈家园村,年级组组织了一次秋游陈家园,出发前布置按顺序观察的任务,以“什么地方什么景”的句型加深记忆。回来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的是哪个场景?里面有什么?为什么喜欢这里?最后,凭着记忆手绘秋游路线示意图。这既能帮助学生梳理游览过程,又能定格场景,关注到细节,提高视觉思维能力,并在交流的同时得以情景再现,调动了习作的积极性。
(四)再现场景,多元展示,提升视觉意象演绎能力
1.多元展示,获得自信。
创办《爬山虎》班级作文“专刊”,供学生随时翻阅,增强成就感,提高积极性;开辟“优秀习作展示台”板报,让学生在欣赏同时反思自己尚存在的习作问题,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开设流动日记,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日记进行评论;充分发挥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体作用,协助学生学习。这样的可视化作品展示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动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2.活动展示,深度分享。
在每一篇单元习作完成后,精选出比较典型的文章供学生评析,或开展知识竞赛、班会、诗歌朗诵、故事会等活动。(如表1)
3.巧借资源,促进交流。
在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内容——写信习作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倾诉欲望,笔者通过外界资源,取得外省、外市、外区学校同年级的学生对接,帮助学生梳理日常活动中印象特别深刻的场景,唤起记忆,再现场景,以书信的方式结交了千里之外的小伙伴。学生们感到新鲜,特别是收到对方的回信时,情绪更是高涨,信心倍增,取得了《新课标》要求的“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的效果。
三、结语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确立“生活区域掠影”,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捕捉到场景,把视觉化语言成功转化为感悟性语言,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助力学生习作水平和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