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纯电动轿车空调压缩机振动噪声分析及改进

2024-04-22 14:12朱志文
时代汽车 2024年4期
关键词:共振压缩机

朱志文

摘 要:纯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和制热需要不仅包含车内需求,还需冷却或加热电池,压缩机负载增大。汽油车压缩机的转速和发动机有固定速比,常用转速840~3600rpm,电动车压缩机转速由负载决定,通常为800~8000rpm。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屏蔽,怠速压缩机噪声变得特别显著。需优化压缩机支架模态和压缩机刚体模态与车内空腔模态的避频、方向盘模态避频等,来解决车内噪声和振动问题。

关键词:压缩机 刚体模态 声腔模态 共振 避频

1 引言

传统汽油车,压缩机与发动机转速比1~1.2之间,怠速压缩机转速较低、并且转速范围较窄;发动机常用工作转速700~3000rpm及压缩机转速840~3600rpm;同时还有发动机掩蔽,压缩机噪声问题通常不是很明显抱怨问题。纯电动汽车电动压缩机的转速是根据制冷、制热需求进行转速调整。电动车的制冷、制热需求量比传统汽油车需求更大,不仅包含车内乘客的需求,还包含电池制冷或保温等需求。夏天怠速工况、原地充电工况下,压缩机可以达到4000~8000rpm。另一方面,电动车压缩机噪声没有发动机进行掩蔽,噪声变得更单纯、清晰。电动压缩机常用工作转速及负载都高于传统汽油车压缩机。如果噪声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引起客户抱怨。电动压缩机噪声、振动成为电动车NVH开发中一个关键课题。

2 问题描述

某一电动车在开发阶段,压缩机转速扫频,其中经过2400rpm产生了明显的轰鸣声和方向盘抖动;经过4800rpm车内产生轰鸣;经过6000rpm车内产生轰鸣等问题。以上转速也是常用转速,因此以上问题极易引起客户抱怨,需分析解决。

此论文针对以上问题,从源、路径、响应等环节详细分析、研究,最终得到完美解决。

3 压缩机台架本体振动、噪声

此压缩机在零部件台架上进行零部件本体全转速段800~8000rpm升速扫描测试时,支架主动端振动线性增加,近场噪声也是随转速升高线性增加。初步判断该问题不是压缩机本体振动、噪声导致车内噪声的不线性变化。车内压缩机扫频引起的多个转速段轰鸣问题,可能是压缩机系统和整车集成不匹配引起。

于是针对该问题从压缩机安装结构、压缩机安装点传函以及车内声腔模态耦合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

4 压缩机支架弹性体模态的研究

压缩机常用转速800~8000rpm,为避免压缩机本体振动引起与支架共振问题,压缩机安装支架弹性体模态设定目标为380Hz。目标值高于8000rpm下1阶&2阶共振频率值倍以上。

最初压缩机安装支架设计成钣金焊接支架。仿真弹性体模态225Hz,不能满足设定目标。鉴于提升支架模态和轻量化设计,压缩机支架由焊接钣金件改成铸铝件;经过多轮拓扑仿真结构优化,最终总重量减少1Kg,模态提升到385Hz,满足目标要求。

5 压缩机隔振:一级、二级隔振系统分析

根据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和双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传递率分析,二级隔振方案有利于减少高频振动传递率。本压缩机隔振系统采纳二级隔振方案。

压缩机和衬套可简化成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本压缩机采用上、下各3个衬套组成的二级隔振方案。上面三个衬套与压缩机相连,下面三个衬套安装在副车架上。

具体隔振简化分析模型及公式如下:(图2)

式(1)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隔振率如式(2)

双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隔振率公式4

其中;;;=;;;;

根据上式2和式4得传递率(隔振率导数)曲线如下:(图3)

①在同一方向,二级隔振有两个共振峰,一级隔振一个共振峰。

② 单级隔振在倍激励与共振频率比以后起隔振作用;二级隔振在二次共振峰后大于倍频率比起隔振作用。

③ 二级隔振高频隔振效果显然好于一级隔振;但低频区间差于一级隔振。

④ 不论一级隔振、二级隔振,橡胶刚度的降低有利于将共振峰频率降低和减小幅值。上图可见,45N/mm刚度衬套传递率差于15N/mm刚度衬套。

为更好提升二级隔振得性能,第一个共振峰频率越低越好。最好控制在压缩机不常用转速范围内。

6 不同衬套刚度下车内刚体模态的研究

压缩机系统类似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一级隔振存在6自由度刚体模态,双级隔振存在12个自由度刚体模态。

压缩机在扫频时,扫频基频频率遇到刚体模态频率总是会共振。通常通过减小传递率可减小被动端共振峰峰值。这些被动端振动通过车身传递到车内,当这些刚体模态的共振峰频率与子系统模态或声腔模态频率接近、耦合时,易引起子系统共振或声腔共鸣产生轰鸣噪声。

因此,需要把刚体模态频率避开常用转速范围内的激励频率、子系统模态和声腔模态,避免压缩机激励导致的整车系统共振。

该车辆最初在2400rpm产生轰鸣声和方向盘抖动,4800rpm车内轰鸣声,6000rpm车内轰鸣声等问题,是系统内存在40Hz,80Hz和100Hz声腔模态和压缩机系统的刚体模态耦合。见图4。

最终通过改变橡胶衬套的材料、结构等方式调整橡胶衬套的刚度。这些衬套刚度会产生不同的刚体模态,不同衬套刚度的压缩机系统刚体见以下模态规划分布表。

进行了15N/mm、18N/mm、25N/mm、45N/mm以及55N/mm刚度的衬套进行了刚体模态分析。结果在以下的刚体模态规划表1;

通过实车压缩机综合频响曲线(见图5)及车内噪声验证(见图6),在18N/mm及25N/mm刚度下,整个转速段,升速扫描,车内噪声线性上升,没有轰鸣发生。最终NVH建议橡胶衬套锁定在公差18~25N/mm之间。耐久团队也同步评估该刚度衬套的耐久性能。

7 标定策略优化

燃油车压缩机通过附件皮带与发动机连接,传统压缩机转速由发动机转速*速比进行控制。当发动机升速时,压缩机以固定速比倍数同步升速,会经过转速范围内任何转速。

电动压缩机通常采用PWM控制,根据热管理需求进行实时调整。为提升NVH性能,可以根据标定策略,通过软件方式控制压缩机不长时间停留在某些转速,从而避开共振频率,让压缩机避开某些特定声腔模态、子系统模态频率,避开了共振的风险转速。但最高转速直接影响最大制热和制冷能力,此转速较难规避。

8 结论

本文通过对某型纯电动汽车压缩机振动噪声研究,影响系统的关键因素结论如下:

①压缩机的刚体模态需与压缩机常用转速段的激励进行避频。

②压缩机刚体模态需与方向盘、仪表台、整车等子系统模态进行避频。避免方向盘共振,仪表台共振,整车模态共振等。

③压缩机刚体模态需与整车声腔模态避频,避免产生整车轰鸣声。

④二级隔振有利于高频隔振,但需关注低频晃动。

⑤低刚度衬套有利于提升隔振率,但需考虑耐久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文昌,李书阳,赵华. 汽车空调压缩机支架模态优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

[2]王朝建,马晓敏,陈峰. 某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支架模态分析优化[J].新能源汽车,2020.

[3]邱琳. 某EV车電动空调压缩机开启过程中噪声优化改善研究[J].新能源汽车,2017.

[4]陈江艳,杨诚. 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噪声测试及其声品质客观参量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20.

[5]胡培龙,冼鸿威.基于二级隔振的电动汽车悬置系统 固有特性研究[C].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8.

猜你喜欢
共振压缩机
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浅析特大型往复压缩机组的安装
压缩机组智能控制与节能增效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一类奇异共振椭圆方程正解的唯一性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
随机共振技术在探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