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不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核心素养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将项目化学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也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要点
(一)实践性
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情境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应用意义的关键途径。以长度单位学习为例,教师设计测量家庭用品的任务,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并记录测量结果。这种实践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还锻炼了他们的测量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购物计算和时间管理,学生能够将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数学技能,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交互性
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包括小组合作、游戏化学习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应用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策略。这种互动讨论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共同进步。除了小组合作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学习工具或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学习的机会。这些工具和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例如,通过在线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与同学的互动竞赛中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探究性
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从中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关联。以学习几何图形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项目,如设计游乐场平面布局。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考虑各种几何图形的位置和相互关系,运用已学的几何知識如矩形、圆形等图形的性质,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不仅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中,通过实践性学习,逐渐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性
项目化学习的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项目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性思维的乐趣。例如,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非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标准答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案,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变得更具创造性。同时,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空间,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独特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多元性,体验到在创造性思考中取得成就的乐趣。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优势
(一)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表面传递,而项目化学习则通过实践性任务和问题解决来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索和思考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与实际情境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意义,不再简单记忆,而是深入到思维中,形成了更为牢固的理解基础。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和逻辑,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解决方案进行论证和验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任务中,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作业,还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调枯燥,为学生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项目,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乐趣。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也注重了任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项目化学习的特点在于强调数学知识的跨学科综合运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涉及多个知识点。这种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单一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跨学科意识和能力。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参与的任务往往涵盖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例如在解决一个关于图形的项目中,学生可能需要运用几何知识、计算面积和周长的知识。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场景,将各个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更为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难点
(一)对学生个体差异考虑不足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个体差异考虑不足的根源涉及教学资源、学生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工具,导致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且,缺乏足够的资源,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难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一些学生在数学方面有较强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抽象概念理解较慢,需要更多的示范和指导,然而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往往难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可能“一刀切”地设置任务难度,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困惑或被忽视。因此,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课堂时间管理难题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课堂时间管理方面的挑战源于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学时间的不匹配,以及项目学习本身所需的时间较长。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偏向于独立的知识传授和简短练习,而项目化学习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究和问题解决。这种差异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充分完成整个流程,而学校教学时间又无法满足项目化学习所需的时间量。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核,时间较为固定和紧张,而项目化学习则需要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时间。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时需要更加注重时间的合理规划和安排,确保每个阶段的任务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已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和时间规划,以满足项目化学习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三)项目设计难度不一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项目设计难度不一与教师对学生能力和课程目标的认识不足有关。一些学习任务的设计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或完成。这主要源于教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过高估计,或者是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不清晰,更倾向于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项目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应对。此外,有些教师对于项目化学习的复杂性没有充分考虑,过于理想化地设想了项目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基础和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教师担心学生无法理解或完成较复杂的项目,对学生能力水平的低估或者对课程目标的过度简化,也会导致一些项目化学习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实践路径
(一)明确项目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首先需要明确项目学习目标,并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项目任务,确保学生在项目中能够全面发展。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校园绿地面积》为例,项目化学习目标可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計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校园绿地的面积,包括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进行计算,最终汇总成果,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彼此的思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规划课程整合
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规划意味着要将项目化学习与课程内容相互融合,确保项目任务与学科知识、核心素养目标相契合,使项目化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确保项目化学习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衔接。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为例,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观察和记录蒜叶的生长情况,然后利用统计方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蒜叶生长的规律。教师需要将项目任务与数学课程中的统计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先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让学生选择若干片蒜叶,每天测量其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中,绘制数据收集表格;带领学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使用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等描述蒜叶生长的趋势。通过这样有序的课程整合规划,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统计方法,还能深入了解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方式。
(三)融合信息教学手段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还需要融合信息教学手段,包括利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等,为项目化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丰富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正方体的三维图形,并结合动画或视频介绍正方体的基本属性和表面结构。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学生可以了解正方体的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的涂色任务打下基础。教师再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或教育应用程序,提供与涂色正方体相关的交互式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使用平台上的模拟涂色工具,自由选择颜色并在正方体的表面进行涂色操作。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上的测量工具获取涂色后每个面的面积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从而加深对正方体表面积的理解。
(四)构建科学评估机制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离不开科学评估机制的支持。评估的目标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首先,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估,如学生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提问和回答等。同时,学生也可以自评或互评,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日志等方式记录和总结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收获和困惑。其次,成果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项目学习结果的评估,包括对学生提交的项目报告、展示、作品等。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设定目标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创新性思维、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探究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和必备品格。通过实践性、交互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学习要点,学生在项目中不仅能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相信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能够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