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4-04-22 16:47李育军
家长·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政治

李育军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对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等至关重要,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概念

(一)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小学生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认可和拥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国旗、国歌、国徽的尊重和爱护,带领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从而树立起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自我修养。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修养的关键时期,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孝敬父母,形成诚实守信、善良正直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是指对法律权威的认同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性。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石。小学生应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守法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正的良好习惯。

(四)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的积极、健康的状态。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品质,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的认识和担当。小学生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树立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政治认同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以提升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和理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件。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感受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形成对政治认同的初步理解。此外,案例分析法還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决策对社会的影响,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政治认同。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学校周边环境的改善、社区公共设施的更新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小事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事件背后的政治因素,如人大代表是如何参与决策的,他们又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通过案例分析,学生逐渐认识到政治决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理解到人大代表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生也开始理解,政治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楼大厦,而是实实在在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因素。此外,案例分析法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如何从复杂的问题中提炼关键信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益,还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对政治的认同感,理解人大代表不仅是政治制度的代表,更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这种认同感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制度,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情境模拟法。

情境模拟法是指通过模拟具体的社会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和感受在不同政治环境下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模拟法设计一些有关政治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公职人员、普通市民等不同的角色,从而感受到政治环境对人的行为和选择的影响。通过情境模拟,学生能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深对政治认同的认识,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积极的政治认同。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有关政治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情境,如模拟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决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作为公职人员,应该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如何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作为专家学者,应该如何为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治认同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法,让学生感受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比如,在模拟公共设施建设决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作为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二)道德修养

1.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富有教育感染力的教学策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从而传递道德与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具有启发意义的生活故事或历史典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正误、善恶、荣辱等道德命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情感认知。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公园里公共座椅的故事——公园里的座椅是供大家休息和乘凉的,但有些人却把它当作自己的私人椅子,长时间占用。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他人对座椅的使用,也破坏了公共财物的公平性和共享性。这个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财物,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财物,以及公民应有的公共意识和责任。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共财物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典故,如讲述古人共同维护水利设施的故事。古人认识到水利设施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财物,因此大家共同出资、出力维护。这些历史典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公共财物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维护公共财物中的责任和义务。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模拟活动,比如,让学生模拟公园管理人员,提醒游客正确使用公园的公共设施;模拟社区居民,共同讨论如何合理使用小区的公共空间。这些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公共财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感。

2.小组讨论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讨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分享彼此的看法,接触不同的思想,提升对道德修养的理解。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可以在讨论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培养健康的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说话要算数》这节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话题,如“什么是诚信?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说话算数?”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表达观点,分享彼此的看法。在讨论中,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诚信和说话算数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其次,教师可以在讨论中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说话算数。最后,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困惑或偏离主题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纠正。总之,小组讨论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法治观念

培养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比如,设计角色扮演、法律知识问答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逐渐理解法律的作用,激发对法治的敬畏和尊重,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游戏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宪法是根本法》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法律知识问答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通过回答有关宪法的问题来了解并深化对宪法的理解。游戏可以设置多种难度级别,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为了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不仅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还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游戏教学的推进,如视频、图片等。比如,在提问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宪法知识,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健全人格

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其中,观察评估法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观察评估法不仅仅是一种评估手段,更是一种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个性特征的方法,既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也能发现学生在道德、法治观念上的不足,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采取观察评估法。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作业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面对错误时的态度,是坦然接受还是逃避责任;在完成作业时,是认真检查还是草率应付。通过这些观察,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評估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对于反思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鼓励他们更深入地反思,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对于反思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反思,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通过观察评估法,教师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五)责任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服务学习法是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实践等活动的方法。在实践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此外,服务学习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尝试将服务学习法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度融合起来。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实则意义非凡。通过垃圾分类,学生可以了解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植树造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提高土地绿化率的必要性;节约用水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做到的环保行为,通过节约用水,学生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珍贵,并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逐渐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明白保护地球并非仅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服务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五大概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教师应深入理解和贯彻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五大概念,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政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