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体式的言语思维教学

2024-04-22 12:00王清
中国教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牧羊人薰衣草荒野

王清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学习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植树的牧羊人》。课文都预习过了吧?

生:都预习过了。

师:嗯,好的。既然本文是一篇小说,那我们就从小说谈起吧。小说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生:最吸引人的是作者虚构的有着典型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生: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满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师:所以,一提到《西游记》《红楼梦》,我们便会想到什么?

生:我们便会想到疾恶如仇、勇敢乐观的孙悟空,便会想到敏感、细心、聪明而又自尊自爱、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生:我们便会想到好吃、懒做、好色的猪八戒,想到争强好胜、敢于追求的晴雯。

生:想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

生:想到“黛玉葬花”“晴雯撕扇”的情节。

……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虽然也是一篇小说,但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中“我”三次见牧羊人的内容,圈点勾画出文章最不像小说的地方,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读三分钟,有个别学生没有读完,又延长了一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哪里最不像小说?

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最不像小说的地方是故事情节。

师:这篇文章有故事情节吗?

生1:有倒是有,“我”三次见牧羊人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但是本文的故事情节好像没有什么矛盾,没有什么波澜,谈不上一波三折,跟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小说不太一样。

生2:我也这样认为。我还认为本文的人物形象也不太像平常的小说。虽说这篇文章也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牧羊人,但是总觉得他没有其他小说人物那样更典型、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

师:可它的确是一篇小说,而且还刻画了一个了不起的牧羊人的形象,表现了深刻的主题。那么,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请圈点勾画出“我”与牧羊人的第一次、第三次见面时描写环境的语句。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看?

生:“我”第一次见牧羊人时环境描写的句子有“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这段话在第2自然段。

生:第3自然段中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的句子。

生:第2自然段中还有一句“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生:“我”第三次见牧羊人时环境描写的句子比较多。第19自然段中有“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生:第19自然段中还有一句“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生:第20自然段中有“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的句子。

生:还是第20自然段,有“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的句子。

……

师:这篇文章的首尾有多处描写环境的语句,咱们分别选择一处品味一下。

(屏幕显示)

第一次见牧羊人

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第2自然段)

(屏幕显示)

第三次见牧羊人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第19自然段)

师:先请读一读“我”第一次见牧羊人时环境描写的句子,你们看一看哪些词语最有味道,并试着读出来。

生1:我觉得“到处”这个词最有味道,它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荒凉的面积很大,要重读,并适当地延长。应该这么读,“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读得较有感情)

生2:我觉得“一眼望去”也很有味道。它也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荒凉的面积很大,因为“我”目之所及都是荒地,所以,读的时候要重读“一”,并延长。

师:嗯。说得不错。你读一读。

生2: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读得很有感情)

生3:我觉得“光秃秃”“稀稀拉拉”也很有味道,它们都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的荒凉。

师:你来读一读,试一试。

生3: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读得没有什么感情)

师:我怎么觉得这座山不怎么光秃啊!山上长的薰衣草还蛮多的嘛!(生笑)

生3: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第二次读,突出“光”“稀”,有进步)

师:这回感觉山有點儿秃了,薰衣草也少了许多。再来试试。

生3: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第三次读,突出“光”“稀”,并延长,有较大的进步)

师:读得真不错。同学们,“我”第一次见牧羊人时,阿尔卑斯山地满目荒凉。那“我”第三次来见牧羊人时,这里变成了什么样儿呢?请读这段话,(师手指屏幕中“我”第三次见牧羊人的语句)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有味道,并试着读出来。

生1:“一切”“都”和“空气”这三个词很有味道。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一切”和“都”是全部的意思,表示范围很广。范围广得连“空气”都发生了变化,可见环境变化之大。读的时候这三个词要突出,要重读。

师:那你来试试。

生1: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虽然重读了“一切”“都”和“空气”,但还是感觉程度不够。句子的味道没有读出来)

师:朗读和平常说话是不一样的。朗读时要稍微夸张一点,你再试试。

生1: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夸张了一点点)

师:还不够夸张。你们觉得把“都”“空”两个字用升调读夸张呢,还是用降调读夸张?

生:升调。

师:那再试试。

生1: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读得很有感情)

师:还有哪些词语有味道?

生2:我觉得“猛烈而干燥的风”与“飘着香气的微风”有一种对比的关系。

师:怎样才能突出这种对比关系呢?

生2:“猛烈而干燥的风”要读得短促有力一点,而“飘着香气的微风”要读得舒缓一点。

师:你来试试。

生2: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有点儿味道,但是对比度不太大)

师:读得不错,不过对比度还可以更大一些。同学们想一想,飘着香气的微风,是多么的令人陶醉啊!你再来试一试。

生2: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有进步)

师:这样读是不是要更好些—(师范读)“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你再来试试。

生2: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得真不错。同学们,咱们齐读这两段话。“我”第一次见牧羊人时,看到的阿尔卑斯山地是什么样儿的?

生: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师:“我”第三次见牧羊人时,看到的阿爾卑斯山地又是什么样儿的?

生: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是不是产生了许多想法?如此鲜明的对比,如此强烈的反差,大家有什么疑问?谁来说一说?

生:为什么这里的环境会产生这样大的变化呢?

生:是谁让它们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生:是谁建立了如此的丰功伟绩?

……

师:说得真好。老师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如果文章的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没有产生对比,你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吗?

(屏幕显示)

多少年后,一眼望去,到处还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还是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生:如果没有对比,就不能使读者产生疑问。

生:如果没有对比,读者就不会追问究竟是谁让阿尔卑斯山地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生:如果没有对比,读者就不会追问是谁建立了如此的丰功伟绩,就无法突出人物形象。

师:说得太对了。这篇小说虽然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但是对比、反衬的巧妙运用,使文章充满了张力,同样使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师:那么,要把这样广阔的荒野变成绿洲,作者应该虚构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才能让小说更具震撼人心的效果呢?是热血青年,是一群军人,还是能力非凡的伟大人物?大家说说看。

生:最好不要虚构成热血青年。虽然把荒野变成绿洲并不容易,但是由于热血青年有的是力气,有的是青春年华,他们做这样的事情要相对容易些,作者如果这样写的话,小说就缺少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那虚构成一群军人呢?

生:那就更不行了。军人有很强的纪律性,他们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他们要把荒野变成绿洲就更容易了。一件事情如果做起来很容易的话,那就没有多少意义可言了。

师:那能力非凡的伟大人物呢?

生:也不行。既然这个人物能力非凡,那他做这件事也会容易很多,所以,也不宜这样虚构。

师:那怎样虚构才合适呢?

生:我觉得,应该年龄大一些,最好身体不太好,这样把荒野变成绿洲就很难了。

生:我觉得,最好是孤身一人,这样把荒野变成绿洲就更难了,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

……

师:我们看看小说是如何虚构牧羊人的。

生:牧羊人五十多岁,失去独子,妻子去世。

生:他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

师:对的。如此年龄的人,如此平凡的农民,在如此处境下,竟然把荒野变成了绿洲,他已经足够伟大了。不过,仅仅这样写似乎还是不太够。要想进一步突出人物形象,作者还要怎么办呢?

(学生感觉有点儿困难)

师:试想一下,如果这个荒野面积很小,轻易就能把它变绿的话,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太容易了,就无法突出人物形象了。

师:对的。我们看看文章是如何描写荒野的。

生:第2自然段中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的描写。

生:还是第2自然段,有“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的描写。

生:第3自然段中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的描写。

师:文中多次描写了荒野,我们选择这句试着读一读,看看从这句话中能读出什么意味来。

(屏幕显示)

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生1: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没有读出“无边无际”的味道)

师:这个荒野好像不大,你把前面的部分再试着读一读。

生1: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重读两个“无”,并延长强调,读得有一点味道了)

师: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能突出荒野之大。你再试试看。

生1: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这回把“三”字重读,且延长强调,读得很有味道)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的后一部分。

生2: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读得没有感情)

师: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经历了艰难险阻之后,常常有柳暗花明的惊喜。这句话中,哪个词写出了“我”的惊喜?

生2:“终于”这个词写出了“我”历经三天的跋涉之后的惊喜。

师:应该读升调,还是降调?

生2:我觉得应该读升调。

师:嗯。你再试一试。

生2: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读有点儿味道)

師:但是“我”真的感到惊喜了吗?

生:没有。因为他来到的是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师:对啊。他本想找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没想到,辛辛苦苦跋涉了三天之久,最后来到的竟然是个废弃的村庄,刚刚燃起的希望、惊喜,瞬间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更大的失望。

生:变成了更大的失落。

生:还有点儿悲伤。

师:那么,这个更大的失望、失落,甚至是悲伤,应该读成升调,还是降调呢?

生2:应该读降调。

师:那你再来试一试。

生2: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废弃的村庄”用降调,读得有点儿味道)

师:同学们,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却是一波三折的,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你现在再来读这句话试试,看有没有更深的感受。

生2: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终于”用升调,“废弃的村庄”用降调,读得有点儿味道)

师:你再读得夸张一些,就更好了。

生2: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读得很有味道,很有感觉)

师: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分组读,男女读,齐读,越读越好)

师: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作家为什么要把牧羊人虚构成如此“弱”的人,又为什么要把荒野描写得如此广袤呢?

生:老师,我明白了。这里是不是又是对比、反衬?作者把牧羊人虚构成越“弱”的人,就越能突出牧羊人的弱小、孤独。

生:把荒野描写得越广袤,是不是越反衬出牧羊人把荒野变成绿洲的坚强与艰难?

师:对的。这里运用的也是对比、反衬的手法。这样一对比、反衬,牧羊人的形象就更加丰满、更加具体了。

师:到这里,牧羊人的形象已经慢慢立起来了,但是作者还觉得不够丰满,还要设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看课文的第14自然段。第二次“我”去见牧羊人时,刚刚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外面战火纷飞时,牧羊人在做什么?

生:牧羊人一直在种树—“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句话,看看哪个词语最有味道?

生:我觉得“并”这个词很有味道。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语塞)

师:通常情况下,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力是极大的,但它有没有影响牧羊人的生活?

生:没有。

师:对啊。似乎没有影响牧羊人的生活。这是不是很奇怪?所以,这里的“并”字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吗?

生1:作家在这个词中似乎想极力地强调什么。

师:作家想强调什么呢?

生1:强调牧羊人的与众不同。

师:对啊。你来读读试试。

生1: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过于突出“并”)

师:同学们,“没有扰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生:是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师:你再来试试?

生1: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师:这回读得很好。读出了牧羊人的与众不同,读出了他宁静的生活状态。谁来读一读第二、第三句话?

生2: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读得没有感情)

师:你把这句改成这样读一读,跟原句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山毛榉和白桦树”。

生2:改过之后的句子只是告诉人们牧羊人种了哪些树,没有情感在里面,但是原句就不一样了。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2:原句强调“种”字,牧羊人在“种”橡树,“种”山毛榉,“种”白桦树,意在突出“一直”。

师:你来试着读一读。

生2: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重读“一直”和四个“种”,但是少了些情感)

师:这个“一直”和四个“种”里包含了什么样的情感?他一直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情,这可见……

生2:他很执着。

师:对啊。你再来试一试,要读出牧羊人的执着。

生2: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读得很有感情)

师:同学们,作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描写牧羊人宁静的生活状态和执着地植树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生:老师,我明白了,外面是战火纷飞,而牧羊人的内心却那样的宁静与执着,这里运用的又是对比与反衬的手法。

师:作家这样写作,使得牧羊人的形象怎么样了?

生:又形象了一些。

生:又丰满了一些。

师:多了一点什么?

生:多了一点宁静与执着。

师:对的。

师:小说写到这儿,牧羊人的形象已经很丰满了,但是作家还是觉得不太够。请再读课文,荒野变成绿洲后,人们慢慢又从城市搬了回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牧羊人是不是被人敬为英雄,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了呢?文章是如何写人们的,又是如何写牧羊人的?

生:课文中描写人们回来的文字很多,如第20自然段中有“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

生:第20自然段还有“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的描写。

……

师:那描写牧羊人的句子呢?

生:很少,只有一句。还是在第20自然段中,“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师:牧羊人用毕生的精力把荒野变成了绿洲,他建立了如此的丰功伟绩,他应该被敬为英雄吗?他应该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吗?

生:应该的。

师:但是如果这样一写,牧羊人的形象似乎少了些什么。

生:他的人物形象就打了折扣,仿佛他就是为了这些荣誉和物质待遇而辛苦了这么多年的。

生:对的。如果这样写的话,牧羊人的无私、伟大就难以得到凸显。

师:所以,把他人的到来与牧羊人的悄然隐去进行对比、反衬,是为了……

生:是为了进一步塑造牧羊人伟大、无私的形象。

师:对的。同学们,这篇文章虽然没有传统小说那扣人心弦的情节,但是由于作家巧妙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对比、反衬,同样塑造了典型人物牧羊人,同样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师:小说表现出来的强大的艺术真实和艺术美感,感染了许多人,就连当时跟作者约稿的编辑都误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特意去实地调查。然而,它的确是一篇小说,是作者让·乔诺虚构的一个故事。这便是对比的艺术!这便是反衬的魅力!

师:其实,这篇课文中除了这几处对比、反衬之外,还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样的手法。下课后,请再仔细研读课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篇虚构的记叙文。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5期立项课题“指向言语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JY15-L29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城西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牧羊人薰衣草荒野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荒野求生
薰衣草,都可以用在护肤品中?
牧羊人
南京地区薰衣草育苗技术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橡皮泥薰衣草
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