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摘 要】美育对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要作用,在原有美术社团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创建“教室部落”“场馆部落”和“行走部落”三种样态的“部落学社”课程,打造从静态到动态、从固定到临时、从实体到虚拟的立体式美育空间,提炼学习样态,用美育浸润学生。
【关键词】美育浸润行动 部落学社 美育课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1]。美术社团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杭州市政苑小学(以下简称“学校”)美术教师开发了“部落学社”美育课程,积极探索“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新路径。
“部落学社”美育课程,是在学校原有美术社团课程的基础上整体设计,以“玩”“赏”“创”为学习目标,以“部落共同体”的样态开展学习活动,以系统、整体的理念打造一个从“教室”到“场馆”再到“行走”的立体式美育空间,以浸润为美育的目标和路径,彰显育人实效。“部落学社”具体分为“艺玩·教室部落”“艺赏·场馆部落”“艺创·行走部落”三个学习场,本文对此分别展开论述。
一、遵循美育特点,开展“藝玩·教室部落”课程
“艺玩·教室部落”是以固定的社团教室为物理空间,以“玩中学”为主要目的,开展美术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兴趣爱好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性美术学习。它是“部落学社”的起始阶段,为后面的学习夯实基础,教师通过对组织结构、课程架构和内容设置等方面的改革,营造一种既能给学生提供选择成长的机会,又能帮助他们发展生长的意识与生态的环境。
1. 遵循差异,开展“差序性”组织
教师借鉴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2],将传统社团的并列式结构,改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有亲疏远近的学习圈。根据学生兴趣分为“工艺”“画艺”和“综艺”三大部落;根据能力差异分为“高级社”“低级社”,共六个小社区;根据特长爱好从材质、画种和技术等方面分为十八个项目小组。首先,这些部落、社区、小组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其次,学生自主选择部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高级社、低级社。最后,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项目小组,这样就形成了以学生个体为主的学习人际圈。这些圈子的背后依靠的是“情感共生”的吸引法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学校根据一定周期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学习圈子。一般一个月为小周期,一个学期为大周期,小周期允许学生调整项目小组,大周期允许学生调整高低社或学习部落。
2. 遵循发展,开展“综合性”课程
学校课程内容体现了综合性,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层面的美术实践学习机会,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首先,加强部落内综合。课程不再以一门单独技艺为单位,而是以更上位的美术种类为划分单位,加强了美术表现形式之间的融合。例如,“玩工艺”部落里包含了“剪纸、纸塑、布贴、布艺、黏土、陶艺”等,这让学生从不同美术表现形式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创作乐趣,也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的整体认识与理解。其次,加强部落间综合。例如,“工艺+绘画”的综合,以及“玩综艺”部落中的 “综合工艺”“综合画意”“奇思妙想”项目小组就体现这一特点。部落间的综合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空间。最后,加强部落外综合。重视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中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遵循规律,开展“分层性”教学
教师开展“分层性”教学,遵循了美术学习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强调儿童发展的基础性,是对其生命节律的尊重。学校根据不同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些目标互有联系、层层递进。首先,技术分层由易到难。低级社安排操作简易的技术学习,高级社安排相对复杂的技术学习。同一个社区的内容安排也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美术形态上,由平面到立体,例如,“平面剪纸《运河人家》—浮雕布贴《西湖的桥》—立体泥塑《西湖的亭》”;美术技巧上,由简单到复杂,例如,“几何形的彩陶纹样—抽象形的青铜纹样—具象形的青花瓷纹样”等。其次,审美分层由表及里。从“物象”到“表象”再到“意象”,例如,从画《热闹的街头》的人和物,到《家乡新貌》的城市印象,再到《幸福的味道》的自我感受,学生很好地体验了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审美感知。最后,情感分层由浅入深。低级社培养学生“体验乐趣”“激发兴趣”,高级社培养学生“大胆表达思想情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等。
二、整合学习资源,开展“艺赏·场馆部落”课程
“艺赏·场馆部落”是指在校外美术馆、博物馆、校内体验馆等场所开展学习,以“赏中学”为主要目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美术鉴赏类学习活动,以获得美术体验感悟为主要特征的理解性美术学习。学校开发了“核心场馆”“主题场馆”和“流动场馆”三类学习场,创建有益于激发学生潜能的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审美体验,增加美术理解。
1. 打造“核心场馆”,拓学识
学校充分发挥作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实践基地的有利条件,采取馆校合作模式,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程资源和成长空间。专门研发了“旅博”“悟博”“秀博”三大类课程。①“旅博”课程是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美术馆,近距离欣赏美术作品。每个学期学校至少安排一次课程,其余利用节假日向学生提供资讯,由家长带领学生前往。②“悟博”课程是邀请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民间艺术家进校为学生专门讲解博物馆里的艺术作品。③“秀博”课程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博物馆办展览,通过活动策划、艺术展示、展览布置等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打造“主题场馆”,增体验
《通知》指出:“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1]学校利用校园的角角落落,打造了“纸艺馆”“布艺馆”“画艺馆”“综艺馆”等美术体验馆,形成了一系列“艺赏·场馆部落”。学生利用场馆的主题性、互动性等特点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①每个场馆都设置“鉴赏区”,主要呈现实物或相关文字图片,帮助学生开展鉴赏活动。②专门为学生打造能够自主创作的“实践区”,学校提供材料和工具、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参考作品范例等,帮助学生自主探究。③提供展示作品的“展示区”,让学生在这里自由地策划实施展览。
3. 打造“流动场馆”,作补充
各种公益性美术展览是“艺赏·场馆部落” 的资源补充,包括少儿美术双年展、大型美术综合展或主题展等。因为这一类展览的时间并不固定,所以被称为“流动场馆”。流动场馆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类课程。①“走出去”课程。学校借助艺术博物馆的各类办展信息,组织学生走到各类美术展中,近距离和艺术作品对话,感受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②“请进来”课程。学校积极承办各级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作品巡展活动,将优秀的同龄人作品搬进校园,让学生欣赏来自身边同学的优秀作品。
三、突出价值塑造,开展“艺创·行走部落”课程
“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是知识的三个要素[3],其中“意义”是知识建构的最高境界。“艺创·行走部落”是以生活实践场为学习空间,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创中学”为主要目的,以重新思考美术的意义和价值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性美术学习。“艺创·行走部落”通过在“文化理解”“产品实现”“社会参与”三个空间,创新开展集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努力寻求知识与学生个体生命的相遇点,以期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1. 开展注重价值引导的“文化理解”学习
基于“文化理解”的学习,通过对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和价值的引导,培养学生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价值引导”是新时代美术教育的使命,学校从美术的视角对以“杭州名胜古迹”“西子湖畔画家”“杭州特色工艺 ”为代表的“景”“人”“物”三大体系开展寻访研学活动,通过研学增加学生对杭州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自觉养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学校开发“红军系列”“红船系列”“红旗系列”等学习内容,加强了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学校解读“校园文化”,以校园精神为内核,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作为教育资源,例如,“我爱校园”系列,让学生寻找“最美校园十景”并进行描绘,“画画校园最美的人”、打造“友爱园”等都是让学生寻找、发现、感受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 开展促进意义建构的“产品实现”学习
基于“产品实现”的学习,帮助学生把前面在“教室部落”“场馆部落”中学过的知识实践化、产品化。首先,帮助学生把“作品”变“商品”。借助学校“贸易节”公益售卖活动,以“我的作品怎么才能卖得畅销?”这个问题驱使学生展开思考。这需要学生在义卖前开展产品的市场调研,了解同学的个性需求,将这些需求有机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需要考虑营销策略等。学生考虑的不仅仅是美术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还有与生活的联系、实用性,以及人的个性需求等,这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其次,把“作品”变“礼品”。这样的设计活动促使学生思考通过产品的颜色、材质、外观等表达情感,用设计代替语言,让“产品”变成能联结情感的“礼品”,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深刻。最后,把“作品”变“创品”。结合生活需求,让美术和科技相融,让美术作品从科技创想真正走向产品实现,把作品应用于日常生活,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真正成为集美学与功能于一体的“小发明、小创造”,让美术学习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为生活服务。
3. 开展实现意义增值的“社会参与”学习
基于“社会参与”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从知识走入生活,实现“意义增值”。教师为学生举办了“我是小小讲解员”“我是网络小老师”“我是小小策展人”等活动。“小小讲解员”走出校园,来到美术馆、博物馆,为游客宣讲“杭州文化”“运河文化”。学生通过宣讲不仅对美术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感受到自己做文化小使者的意义和价值。“网络小老师”利用虚拟课堂把自己的美术学习成果分享给他人,供他人学习借鉴。学生能够更自主、更积极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与见解,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自信。“小小策展人”通过策划一个展览,不仅开始思考怎么展览好看,而且思考如何通过展览让参观者理解作品,传递展览要表达的理念。教师为部落学社搭建“班级画展策展”“学校场馆策展”“社区手拉手策展”“云上策展”等不同层面的实践舞台,学生从构思、组织和管理,到制作、搭建和展陈,经历了一场从创意到落地的全过程艺术之旅。
三个部落虽然学习方式不一样,指向的目标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学习上的进阶关系,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最终为培养会审美的人而努力。“教室部落”强调美术学习的综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玩”中收获“美”的体验;“场馆部落”强调美术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获得美术理解和感悟,在“赏”中收获“美”的理解;“行走部落”强调美术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寻求知识与儿童的契合点,在“创”中收獲“美”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EB/OL].(2023-12-22)[2024-1-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2401/t20240102_1097467.html.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48.
[3] 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l7-23.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政苑小学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