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蔚
据海关统计,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
“中国外贸在风雨的洗礼中取得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这样来之不易的成绩。”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称。
2023年,中国出口总值为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总值为17.99万亿元,下降0.3%,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四季度向好态势明显。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一季度为9.69万亿元,二、三、四季度均在10万亿元以上。进入四季度,又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强,同比分别增长0.8%、1.3%、2.8%。其中,12月份达到3.81万亿元,创月度规模历史新高。
二是经营主体活力充足,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2023年,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61万亿元,占30.2%;国有企业进出口6.68万亿元,占16%。
三是贸易伙伴多元共进,“一带一路”占比提升。2023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19.4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6.6%;对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3.44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各增长6.8%和7.1%。第四季度,对欧盟、美国进出口也有所回暖。
四是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2023年,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11万亿元,占比17.3%。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破万亿元大关,增长29.9%;船舶、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这些出口动能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出口为产业增添一抹亮色。2023年,出口新能源汽车177.3万辆,增加67.1%。当前,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汽车,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
五是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大宗、民生商品进口有序扩大。2023年,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15.3%。其中,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11.58亿吨,增加27.2%;铁、铝等金属矿砂14.58亿吨,增加7.6%;进口农产品1.64万亿元,增长5%;纺织、衣着鞋帽类消费品,增长5.6%。
六是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新平台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自贸试验区数量扩至22个,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增长2.7%,占进出口总值的18.4%;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进出口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
2023年,中国外贸好于预期,全年实现正增长,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对此,王令浚分析,外贸稳定增长的支撑因素有三大方面。
首先,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3年,各地方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贸促稳提质的相关工作部署。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拿出了一些硬招实招。海关就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等,采取不少有针对性的具体支持措施。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红利持续释放,有力稳住了外贸基本盘,激发了新动能。
其次,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中国拥有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2023年,中国进口了超5万亿元的大宗商品、近3万亿元的电子元件和近2万亿元的消费品,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同时,中国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中国出口了23.51万亿元的制造业产品。
“小到大家出门经常带在身边的‘充电宝,大到绿色出行所用的电动汽车,我们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如今,‘国潮热也扬帆出海,圈粉了不少国外消费者。”王令浚说。
最后是每一个外贸经营主体的辛勤努力。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體达64.5万家,创历史新高。王令浚表示:“应对国际需求变化,广大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积极拓市场、抓订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展望2024年,王令浚指出,当前,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个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整体上不如疫情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增长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付出更多努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还在集聚增多。
近期,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3/4的企业预计,今年进出口将持平或增长。王令浚认为:“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中国贸易发展新动能将加快培育,外贸外资基本盘将持续巩固,进出口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2023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减缓。对此,海关总署发言人吕大良回应道:“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低迷,外需的疲弱对中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从数字上看,出口增速确有放缓。但更要看到,中国出口是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
根据WTO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同时,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增长9.3%,目前已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制造业出口13.47万亿元,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6.6%。
另外,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区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2023年,东部地区占中国出口总值近八成,增速高于整体0.6个百分点,对稳定出口大盘作出突出贡献;东北地区出口增长6.5%,是增长最快区域,东北全面振兴在外贸领域取得新成效;中西部地区在有序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方面和促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于2024年出口形势,吕大良指出:“外部需求持续低迷仍是制约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因素也对出口有着负面影响。但在政策支撑、产业优势、各方努力之下,中国出口的综合竞争优势会继续巩固。”
尽管国内需求回升带动消费稳定恢复,但进口仍小幅下降。吕大良介绍,进口值是由进口数量和进口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展开来看,2023年进口价格下跌3.1%,但数量增加2.9%。也就是说,进口值的下降是受商品价格水平下行影响,而进口数量的增加反映出中国生产持续回升、消费需求旺盛的景象。
从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进口来看,2023年,原油、天然气、煤炭进口量分别增加11%、9.9%和61.8%;铁矿砂、铜矿砂、铝矿砂分别增加6.6%、9.1%、12.9%。同时,电脑中央处理部件、航空器零部件、音视频设备零件进口值分别增长61.6%、40.8%、11.5%,对国内相关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国加快培育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初步统计,2023年,跨境电商进口5483亿元,增长3.9%。此外,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一系列重点展会的成功举办,为全球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新机遇。
关于2024年进口走势,吕大良认为:“中国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进一步扩大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1月1日,RCEP迎来两周年。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得到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各成员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从数据上看,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其中,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6.41万亿元,占整体出口比重较2021年提升1.1個百分点,达到27%。其中,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大32.8%,占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比重提升6.5个百分点。同时,锂电池、汽车零配件、平板显示模组都保持大幅增长。同期,中国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6.19万亿元,占进口总值的34.4%。其中,能源产品进口量较2021年增加31.2%,占中能源产品进口总量比重提升2.5个百分点,至32.4%。
从企业享惠角度看,实际效果在持续释放。2023年,RCEP项下享惠进口905.2亿元,减让税款23.6亿元,主要享惠进口商品为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有机化学品等;享惠出口2700.7亿元,可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40.5亿元,主要签证出口商品有无机化学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等。全国有723家经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RCEP原产地声明1.2万份,货值10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