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人、车关系,从人为主、车为辅变成车为主、人为辅,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机会。特别是华为和小米等非传统车企的纷纷入场,表明中国汽车业早早开启了全球汽车革命的下半场。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2.4%。特别是2023年11月出台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我国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汽车即将迎来合法上路,而不少车企早已具备L3级自动驾驶整车量产能力。
自《通知》发布以来,奔驰、宝马、长安汽车、极狐汽车、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国内外汽车品牌也于近期纷纷宣布成功获得L3级测试牌照。自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去年12月,宝马集团宣布,宝马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市正式获得高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梅赛德斯—奔驰也宣布成为首批获批北京市有条件自动驾驶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并且正式在京启动指定高速公路的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实测。
智己汽车宣布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市正式获得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与此同时,智己汽车透露正在申报工信部L3级自动驾驶公告准入试点,并有望成为首批进入L3级自动驾驶准入试点的车型。
而极狐官方消息称,极狐也于近日成为首批获批北京市L3级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的车企之一,将正式在北京指定道路开展有条件的自动驾驶系统实际道路测试。
作为国内最早且单批次最多获得相关牌照的企业,截至目前,长安旗下深蓝成功获得17张路测牌照。据透露,目前这17辆L3级自动驾驶车辆正在进行测试,长安在政策法规支持的前提下,将在合适时间将L3级自动驾驶功能推向市场。
伴随着深蓝汽车获得 L3 级测试牌照,同为长安系的阿维塔也宣布成为首批获批高快速路有条件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之一,并已于近期在重庆高快速路段顺利通过L3级自动驾驶测试,获得由中汽研认证的测试报告。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重庆这3个城市开放了L3级自动驾驶路测,共计6个品牌获得测试牌照。
不难预见,在政策和产业的共同推动下,在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发布的这一刻开始,高阶自动驾驶的发展将有望迎来真正的“质变”。
“2024年将成为智能驾驶在消费端从形成认知到购买转化的重要時刻。自动驾驶的时代已来,能够找准差异化卖点、智能驾驶技术领先的头部车企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差异化。”民生证券分析师崔琰表示。
事实上,中国在智能汽车上的进步全球有目共睹。
在“三电”领域,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再上新台阶。2023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首发落地;单体能量密度500瓦时每公斤的凝聚态电池,其车规级版本具备量产能力。由上汽投资的清陶科技,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研发量产,今年,第一款搭载半固态电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智己品牌纯电轿车将上市发售。我国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4.8千瓦每公斤,量产最高转速达到每分钟2.1万转,跻身世界前列。
在智能驾驶领域,国产车规级激光雷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上海禾赛科技车载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2023年12月单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深圳速腾聚创正与全球21家整车厂定点合作,定点车型达61款,2023年1—10月车载激光雷达累计销量12.2万台。
此外,国产车规级芯片迎头赶上。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近400万片,合作车企25家,新一代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将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并于第四季度完成首批量产车型交付。黑芝麻、亿咖通等芯片厂商也推出了有竞争力的车规级芯片及解决方案。
智能辅助驾驶应用也在加速普及。华为ADS2.0、小鹏XNGP等智驾系统均实现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其中,小鹏开放XNGP智能辅助驾驶的城市已达到243个。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感慨:“过去我们对标的跨国品牌如今也把目标投向了中国品牌车企。”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表明,出口均价从2021年的1.95万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2.38万美元。也就是说,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是真正实现了“量价齐升”。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表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供应链完整性上,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跟我们国家,尤其是政府在新能源产业上高度重视是直接相关的;另外一个方面,汽车领域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占据了非常强的先发优势,但是我们的企业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这样一个市场机遇,大胆投入,无论是在品牌创立上,还是在技术研发上,同时依托我们在电子信息产业这个领域的一些基础优势,抓住了电动汽车风口。”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大潮未起之时就已经牢牢盯住了这一领域,把握住了这一机遇。归根到底,新能源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产品力以及中国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内生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认为:“从全球来看,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最新车型基本都在中国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也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中率先应用,这两个‘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以来,几家中国车企与跨国公司签署了具有全球化战略合作性质的合资合作协议。2023年10月26日,欧洲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集团宣布以15亿欧元入股浙江零跑汽车,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与中国新势力电动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树立了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新模式。
1月12日,长城汽车的纯电动汽车在泰国工厂下线,这是泰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第一台本地制造的量产电动汽车。
从曾经的“市场换技术”到中外合作的“反向合资”,中国车企正积极打造国际性品牌,与外资车企展开了新的合作模式。除了“反向合资”的新方式外,根植海外,到海外建工厂已经成为一道必选题,这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