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怀

2024-04-22 09:52黄文科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靖西平江片区

黄文科

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的地方,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广西靖西市禄峒镇。

原来,在自家门口,随处可见美丽迷人的景色,也能听到令人回味无穷的各种故事。

我多么想再去看看农贡村伏农屯的弄琼、弄秀、弄挂燕,那些山谷,当年长满翠绿的玉米,年复一年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如今早已荒芜,杂草丛生,开满不知名的野花。

当年,父辈那代人在山谷中细细地耕耘,面积稍大点儿且平整的地用牛耕,牛耕不了的地方用锄头除草、挖土,从深谷开荒到半山腰,只要有点儿土,就算碗口大小的地方都没有放过。然后,从木屋里挑出一担担的牛粪、猪粪,走大约半个小时崎岖不平的山路,甚至用木桶装满人畜粪便挑到山谷里,一天来回好几趟。开土窝,土窝里浇上人畜粪便,撒下玉米种子,用手抓一把干牛粪放在上面,再盖上泥土。老人们说:“用大粪在土窝里滋润,玉米苗长得齐且长得壮,容易管理。”待玉米长到40厘米左右再施点儿化肥培土。当时家里特别困难,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把辛苦饲养的,节日里也舍不得拿来杀的几只鸡或者鸭子卖掉,再买化肥。所有这些艰苦的生活和原始的劳动,20世纪70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应该都亲身经历过。

我多么想认真聆听旋律优美的《平江田园之歌》,它的歌词我永记不忘:“深山有幅美图画,画中田园是我家……年年丰收年年庆,人人见了人人夸。”

每个季节,我们都会在孟花桥头、龟蛇锁江口等网红打卡地,向摄影师和旅游爱好者娓娓诉说犁卜翁、合龙桥、泉对等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组织创作队伍,积极采编新闻、诗歌、散文。挖掘本土文化,扩大正面影响力。文旅发展、文学创作和摄影创作必须同步发展,缺一不可,实乃长久之计。

我们不等不靠,村民自食其力,一起努力成功举办了2023年靖西市平江片区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高涨、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整整两个多星期,人们竞相转发家乡的视频、图片新闻,以及本次活动的盛况。这让我想到2022年11月18日去平果参加百色市文学创作现场交流会暨《百色文艺》(平果)组稿点评培训会,有位在台上发言的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要想脱颖而出,就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此次丰收节活动,我们就出新招、研奇招、创实招。例如,水面上竹筏拔河比赛,农家包粽子比赛,蒙眼摸金绣球比赛,陀螺比赛……各具特色,都是亮点。

趁一些老年人还健在,我打算与杨进、杨扬等同志好好谈心,用录音或做筆记的方式,把平江片区的历史故事通过图片和文字用心记载下来。我们一直都在担心,这许许多多的珍贵资料和历史故事,过了我们这一代人,恐怕就会失传了,将来如有可能,把它们收藏在平江片区历史博物馆里,传承历史文化,发扬优良传统,供子孙后代阅读学习。

据老一辈常说,平江片区(农贡、平江、大院、小瑞四个行政村)曾经是革命前辈岑日新、谭统南等人进行革命活动的据点。

大院村弄召屯,是越南领袖胡志明革命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危险时的根据地和避难所。他与当时从事革命活动的弄召屯黄高林(乳名黄怀居)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并按当地习俗互认“老同”,情谊更加亲密。胡志明长年在黄高林家吃宿,据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曾邀请黄高林作为嘉宾赴越南河内参加国庆观礼。

小瑞村弄启屯,是靖西市的第一个中共党员杨高堂的出生地。我曾多次渴望进入小瑞村进行实地考察,届时,我将携同弄启屯村民杨盛胡同志,向杨高堂的后代深入细致地了解具体情况,搜集相关资料,以及杨高堂参加革命的历史过程。如果能找到相关有力的资料和佐证,平江片区有望成为红色旅游基地,那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代的事情啊。

写好每一篇赞美家乡,讴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章;讲好家乡每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我们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靖西平江片区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白塔寺片区地图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平江老街上的一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