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的自传式人物形象—列文

2024-04-20 14:25许茜
青年文学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列文托尔斯泰农民

许茜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因为它精彩地描绘了一段悲剧性的爱情,还因为它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复杂面貌。而其中,庄园主列文这一角色,更是托尔斯泰用以表达自己社会理想和个人追求的重要载体。费特非常准确地评价:“列文—这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以自己内心的力量浇灌出列文这个极具自传色彩的俄罗斯式理想主义者人物形象。通过对列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托尔斯泰的创作意图,以窥探或推测其在这样变革的社会中对家庭观、世界观的苦苦探索与追求。

一、列文的自我找寻与家庭观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体格强壮、肩膀宽阔、蓄着卷曲大胡子,是一个拥有三千多亩土地的年轻贵族大庄园主。但是,他与当时的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莫斯科,首次向吉娣求婚时,他感到希望渺茫。“在她亲戚的眼里,他这人已经三十二岁了,却还没有固定的事业和社会地位;他的同辈,有的已是上校和侍从武官,有的当上教授……可他呢(他很知道他在人家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是个地主,只会养养牛、打打大鹬、盖盖仓库,也就是说,是个毫无出息的傻小子。他所干的,照社交界来看,正是蠢材干的事。”他知道自己与社交界的多数人从想法到行为都不一样,甚至与朋友奥勃朗斯基也是性格各异、志趣不同,对对方的工作都是口头称赞、内心鄙薄。他也曾放逐自己在社交界与众人一样过着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生活,可是最终明白这不是他内心所找寻的道路。

后来,他寄情田园,在天然质朴的生活中终于发现自己的家庭观与大多数人不同,他无法想象不经过结婚就可以对女人产生爱情,而且他首先想到的是家庭,然后才是人。因此,他对结婚的看法同他大多数朋友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结婚是社会生活中的众多平常事情之一;但对列文来说,结婚是人生大事,关系到终身幸福。在求婚失意后,他也不愿随波逐流,哪怕史维亚斯基的姨妹那样钟情于他,他也不曾把妻子的位置屈就于她。列文对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父母的婚姻非常幸福美满,他坚定地想要娶吉娣,并在自己这充满温馨甜蜜的庄园里和她享受着如父母般的爱情生活。婚后的吉娣是一位端庄、大方、温柔、善良的贤内助,在鄉下帮着列文打理庄园的琐碎事情,操持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积极支持着列文的改革。与安娜破裂的婚姻,执着地追求爱情显得对立与不同,列文的婚姻观、家庭观更加地符合俄国社会各个方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且拥有爱情基础,显得格外美满和谐。

列文从外貌形象到思维方式都是托尔斯泰本人的自我代表。“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度过了社交界的浑噩生活之后,于34岁时娶了宫廷御医17岁的女儿索菲亚。他在婚前给未婚妻看了自己的日记,想要她完完全全地了解自己,哪怕是不好的一面,也要展露无遗。他与妻子婚后的生活也多为甜蜜时光,妻子帮助他管理庄园,使他有大部分时间可以进行创作,并帮助他誊抄和保存写稿。“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托尔斯泰的美好家庭观即列文与吉娣的理想型婚姻,在真心相爱的两人组成的合法家庭里,夫妻双方坦诚相见、互相信任、各尽其责。

二、列文的庄园改革与世界观

列文热情忠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时常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各种社会现存问题,以及尽可能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与哥哥柯兹尼雪夫探讨乡村、农民时,列文不喜他的态度:“对列文来说,乡村是生活的地方,是欢乐、痛苦和劳动的地方;对柯兹尼雪夫来说,乡村既是劳动后休息的场所,又是驱除都市乌烟瘴气的消毒剂,他相信它的功效,乐于享用。”在谈到地方自治会时,列文反驳它的功能作用:“我们的地方自治机关就像三一节(耶稣复活节后第五十天,通常适宜于植树)插的桦树枝,看上去好像欧洲土生土长的桦树林,其实我真不愿意给它们浇水,也不相信它们会成长!”列文看到俄国农业衰落,便想要出国去考察西欧各国的解决办法,还不停地从书籍中找办法。列文还十分关心农民的命运,他认为农民没有土地,却在养活整个俄国是很不合理的事情。农民紧张毫无间歇地劳作,一天睡不上两三个小时,喝克瓦斯,吃的黑面包,生活十分艰辛。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命运,正如他的哥哥尼古拉所言:“我们这里的工人和农民承受着全部劳动的重负,可是不管怎样卖力干,他们都不能摆脱牛马一般的处境。劳动的全部利润都被资本家剥夺了。社会就是这样构成的:他们活儿做得越多,商人和地主的利润就越多,他们也就只好永远做牛马。这种制度非改进不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地主,列文常常感到自己在农民面前是有罪的,和他们的贫困生活相比,他认为自己的富有“显得多么不公平”。

他在自己的庄园里着手改革。首先,他从地方自治会辞职。他认为西方形式的县地方自治局在俄国不过是县里结党营私的工具。其次,他同农民一起割草吃饭。劳动使他起了变化,给他带来很大的快乐。他因地制宜应时耕种,使用新的劳作方法:部分用雇工,部分按收成分摊来劳作;撰写农业书籍;购买新型农业机器;让农民参加农业管理;经营各种复合农业……他梦想以富裕来代替贫穷,以利害的一致来代替互相敌视。他想要号召开展一场不流血的极其伟大的革命,从县到省,然后全世界。但列文这个美妙的“不流血的革命”在自己村子就处处碰壁,农民毫无兴趣,认为地主老爷列文不过是想要从他们贫瘠的脊梁上再更多地榨取精血而已,他们始终不是一个平等的相互可以理解的阶层。列文乌托邦式的农业改革并不能取得丝毫进展。

而对应的在19世纪俄国的现实生活中,农奴制改革了十几年,但除了极少数人从破产的农民手中购得土地,达到“相当的地位”外,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摆脱贫困。在时代的大变动中,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和残酷斗争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托尔斯泰为求改革,在1857年第一次出游西欧,他去了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也就在此时,托尔斯泰发现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背后是人的天然情感的丧失,于是他打消了效仿西欧发展道路的想法。1865年4月20日,托尔斯泰拟定了一个解放自己领土上农奴的计划草稿。他在日记中写道:“拟定计划的提纲。内容是:免除农民对地主的一切徭役贡赋,将土地交给农民使用,大约每户可分得四俄亩半,每俄亩由农民支付150卢布,30年付清,到那时土地归农民所有。”他甚至把计划书呈给了内务部,但是被冷淡地拒绝了。

后来,托尔斯泰回到自己的领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着手实施改革。他把土地还给农奴掌管,并且花重金购买机械和工具,使他们脱离苦力劳动的痛苦。他对农事改革付出巨大的热情,经常深入到村子里去关心穷苦的农民,嘘寒问暖,乐善好施。他与农民逐个或者成批地谈话,参加一个又一个的集会。他提出用“代役租”取代“劳役租”,或用赎买的方式转移土地。但是,农民还是不理解,他们认为,他们现在是属于地主老爷的,土地应该属于在土地上耕作的人;他们还认为,农奴制废除后的农奴即农民是自由的,土地是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轻易得到的。所以,托尔斯泰的改革激起了农奴们的愤怒和反抗,他们觉得地主老爷是在欺骗他们,无限压榨他们。

在大失所望的痛苦中,年轻的托尔斯泰终于开始明白,贵族和农奴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消除的隔阂,并不能因为一个不成熟的理想和一朝一夕的努力,就改变这个世界。经过一段醉生梦死的日子后,他又开始为农民兴办学校。教穷苦的孩子识字、读书、算术和信仰宗教。这一次,他感觉自己找对了方向,使他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满足。自幼起就想对社会作贡献,想改变社会的不合理,迫切地想要帮助别人的托尔斯泰,终于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此后,他兴办了二十多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后来,政府和地主联合行动,搜查他的学校,赶走授课老师,致使托尔斯泰的教学治国理念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段教书育人的时光是他生命中极其快乐的日子。

无论怎样改革,列文的形象与托尔斯泰总是有着极大的相似。他们的改革都带有深刻的思想矛盾。在调和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中,在改革理想与现实契合中,他们都从内心同情农民的遭遇与最底层的社会地位,但是又不能与现实社会的封建宗法制经济制度作坚决斗争;同时又受到阶级思想的局限性,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一定进步意义,全盘进行否定,与社会发展潮流背向而行,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陷入极端痛苦的矛盾之中无法自拔。

三、列文的精神慰藉与人生观

列文的庄园农业改革探索最终以失败告终,致使他找不到现实的出路,陷入了一种自我矛盾之中,转而将人生的探索投向了精神层面,探究人类生存的意义。“在心爱的哥哥临死那一刻……自那时起,使他惊异的主要不是死,而是生。他不知道生命从哪里来,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些思想折磨着他,使他痛苦不堪。他重新阅读柏拉图、斯宾诺莎、康德、谢林等的著作,茫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几次想要自杀,只得把家里的绳子藏起来免得上吊,把手枪收起来免得自戕……后来在放弃这些哲学般的永恒无解的思考之后,他照常做农活儿,照顾家庭,与哥哥交流,培养新的爱好,他用实际行动来填满空虚的思维,整个人仿佛活过来了。“列文不仅知道他必须做什么,而且知道这一切他应该怎么做,怎样分清轻重缓急。”

列文忽然在宗教的感怀之下,重当上帝的信仰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精神麻痹,使他规避了自己无力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无奈事实。但是不可否认,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更是一个真诚的、积极的探索者形象,使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在那个动荡的社会表层下的波涛暗涌,以及面对或暴露或隐约可见的种种社会问题,列文那种敢于冲破黑暗的勇气与强烈的斗争意识,不与腐朽无能的社交界的蝇营狗苟、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面对国家问题真切的改革愿望,在这鸿篇巨制中无时不在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先后经历三个儿女的去世,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同时又使他对生命的存在意义有了极致的反思。小说开篇用了《圣经》中的题词,“申冤在我,我必报应”,即表明了托尔斯泰在宗教中寻找慰藉的人生观。人间苦难,托尔斯泰一生中都在为他大爱的民众奔走,寻找出路,最后心灵苦于探索,在上帝处寻到一处安歇。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显性叙述者形象,拥有最为独特的个性,他的思想行动都有着列夫·托尔斯泰本人的身影,对该作品展现其深邃的社会哲学思想有着解释性意义。作者虽详细地描写了列文和他一家的庄园生活,但更多叙述了列文的思想。托尔斯泰深沉地热爱着自己的国家,而作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多部作品中他都习惯于通过主人公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如《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地主和《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晚年的托尔斯泰生活在极度的苦闷之中:他的成年的孩子纷纷离开了家庭,妻子不理解他异于常人的思想和行为……1910年10月,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最后感染肺炎,弥留之际,他喃喃自语:“真理……我爱许多人。”这是一份多么沉重且深切的热爱之情啊!托尔斯泰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文学创作上,还在于他高尚的人格力量。他猛烈抨击沙俄政府的专制,忧天下之忧,关心广大底层农民的生活疾苦。为了探寻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当前混乱的社会出路,他在家乡办农民子弟学校,自动放弃伯爵的贵族头衔。羅曼·罗兰称他为“俄国的良心”。托尔斯泰毕生作品无不是在刻画俄国社会现实,言之凿凿犹如黄钟大吕般振聋发聩!

猜你喜欢
列文托尔斯泰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七颗钻石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以色列剧作家汉诺赫·列文经典作品《安魂曲》中文版
磨了22年的镜片
磨了22年的镜片
忘记自己的人
四核苷酸假说与费伯斯·列文的核酸化学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