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24-04-20 12:16韩萌萌
青年文学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竹楼修身养性黄州

韩萌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思想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儒家所倡导的出世和入世思想的具体表现,其意思是:人在穷困的时候,要努力让自己更加完美;在显赫的时候,就让天下人一起走向完美。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很多文人志士都是在这样的“穷”和“达”的处境中走完了一生,处处显示着这样一种出世和入世的哲学思想。逆境时,他们始终坦荡达观;顺境时,他们一直恪尽职守。他们这种人生态度对于当今的我们更具指导意义。本文将以苏轼、王禹偁为例,简析“穷”和“达”的表现,略抒一隅之见。

一、苏轼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苏轼集才高、脑富、文帅于一身,是标准的“高富帅”。他在诗词书画方面样样精通,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的榜样。

苏轼所生活的时期正处于北宋王朝的转折点,对于一个初入仕途有着伟大抱负的人来说,这个时候的苏轼就是一个一腔热血的有志之士。伴随着如疾风骤雨般的熙宁变法,他自然而然地加入“达则兼济天下”的士人群体中。虽然王安石所颁布的青苗法本意是强兵富民,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操之过急,甚至并没有考虑到具体落实的问题,所以漏洞百出。处在中间位置的地方官吏从中渔利、中饱私囊,以致底层百姓的负担进一步增加,生活更加困苦。这样的变法结果自然而然地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抵制。王安石为了扫清阻碍,不断将官员逐出京城。一心为民的苏轼直接上奏了一篇万言书,直指变法弊端,不仅惹恼了改革派,也加速了他不断被贬的进度。大概他也觉得没意思,自愿请求外任,于是被安排到杭州通判这个职位,杭州本就是风景宜人之地,既然被迫离开了权力的中心,那就权且先修身养性吧。江南美景最易出诗句,苏轼这么热爱生活的人到了西湖,就创作了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把佛道的精髓体悟得通透的苏轼暂且在这里开始了独善其身的自在生活。经过“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美景的熏陶,苏轼诗兴大发,写了一系列的山水诗,让宋代诗词的写作对象乃至词境都有所扩大。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遗山诗》)。

苏轼在杭州住了三年,其间他受江南转运司差遣,帮助当时的湖州知州勘察大堤、都堰,治理水患,大济苍生。之后,他又被调任密州知州。密州也是个好地方,苏轼在这儿打个猎,诗词史上就多了一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描写的场面不但热烈,而且音节嘹亮,让人精神百倍。文人苏轼对于出猎,也许只是一时兴起,但他“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因这次出猎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熙宁四年(1071),陷抚宁诸城。西北边事的紧张使得虽远离权力中心的苏轼更想要建功立业,大济苍生,努力去实现“达”的理想抱负。

熙宁十年(1077)四月,他远赴徐州。当时,黄河决口,水困徐州,史书中记载,“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苏轼挺身而出,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宋史·苏轼传》)的口号,表明了治理黄河的决心,并且积极鼓舞和组织军民共同修建大堤抢险,与百姓一道抢救城池。“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正是他大济苍生最真实的写照。

抗洪胜利后,百姓欢欣鼓舞,对他更加敬重。苏轼适时又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继续带领百姓筑堤“七百九十丈”。他仍旧身体力行,“我当畚锸先黥髡,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答吕梁仲屯田》)。这些用顽石修筑的长堤,不就是苏轼的“兼济天下”之心的最好体现吗?

元丰元年(1078),苏轼接连给范子丰去了三封信,以徐州公务繁重为由,“欲乞东南一郡,托为问看”。正是因其殷勤托请,才有了徙湖之命。苏轼这时已经厌倦了政治生活的反复无常,期待过上一种独善其身的生活,最终他选择了湖州这一方净土。于是,元丰二年(1079),苏轼莅湖任湖州太守。在此地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苏轼过足了游山玩水的生活,和老百姓打得一片火热,让湖州的老百姓记住了这位贪嘴爱玩又爱民的诗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可以说是对他这一生最好的概括。

元丰二年(1079),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本想在湖州修身养性的苏轼,在给朝廷的《湖州谢上表》中流露了些许不满,新党人物把这些话进行曲解,指控苏轼讥讽朝廷,影射皇帝。苏轼因此事入狱,几死。“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遭遇到的第一大挫折,尽管时刻面临死亡,身心疲惫的苏轼依旧波澜不惊—皇帝派人去秘密查看,他总是鼾声如雷。按照他的性格,在狱中也一定會吟诗作赋吧,只是没有识货的狱卒,所以优美的文字没有传出。因为朋友出手相救,神宗也惜其才,终得以保全,一百四十天的牢狱之灾结束后,他重获新生。根本来不及回忆狱中的遭遇,他又踏上了去黄州的路。

正如余秋雨所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突围》)仕途的坎坷没能阻止他的修身养性。站在赤鼻矶上,面对滚滚的长江水,他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垂千古的作品。在清风明月中,他泛舟长江;在友人的箫声中,他倚歌而和;在浪花淘尽英雄的江边,他看破是非成败,正可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的掌控感似乎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似乎成了他此时的最好心境。

苏轼不愧是苏轼,在这样的“穷”中依然处处显示着自己的旷达和修养,也为日后的“达则兼济天下”积蓄着力量。

人生的起伏在苏轼的身上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他纵然有百般不爽,也一直修身养性。到惠州后,他绝没有韩愈被贬潮州时准备让侄孙收骨瘴江边的绝望,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热爱。苏轼把这里当成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他“土豪”了一把,当年杨贵妃都不容易吃到的荔枝,他竟然“日啖三百颗”。虽然仕途艰难,但是苏轼也是个惯会生活的人,自己研究美食,成效还不错。早在黄州时他就亲自下厨开发了东坡肉,到了惠州又将东坡肉改良成梅菜扣肉。他还开发过东坡豆腐、东坡鱼等一系列东坡菜肴。孟子曾说过“君子远庖厨”,大部分的文人雅士也都会拿这句话当作不进厨房的正当理由。可是熟读《孟子》的苏轼偏偏喜欢下厨烹饪,似乎忘记了圣人的教导。在政务之余,他行医散药、救死扶伤。官场失意,文学得意;生活艰苦,厨艺了得;不得圣心,却得民心。

如苏轼一般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一定是可爱的吧。政敌们期盼着看到一个憔悴的甚至成为尸体的苏轼,然而等来的却是一个满嘴流油、红光满面的苏轼。吃饱了,拍拍肚皮,暂时忘记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开始品茶、弹琴、绘画、写字、参禅、练瑜伽、酿酒……任何人都会羡慕他有如此多的爱好和情趣吧。像苏轼那样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享受当时拥有的自由,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也热爱百姓,这不就是“穷则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的最好体现吗?

六十二岁的苏轼被贬儋州后,依然把他的大济苍生和独善其身安排得游刃有余。他带领当地人开凿了海南第一泉—浮粟泉,从此这里的百姓开始食用淡水,至今历经千年泉水仍喷涌不息。他兴办学堂,传道授业,破除陋习,培养人才,一直工作到赦还。自隋朝开科舉后,长达三百二十六年,连举人也没出过一个的海南,在他遇赦北归的第二年,出了一个叫姜唐佐的举人。苏轼闻讯,高兴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一作白袍端合)破天荒。”这时的苏轼几近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然而他给海南带来的惊喜却刚刚开始。几年之后,苏轼的弟子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从此以后,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七百六十七人,进士九十七人。苏轼在儋州虽只有三年,给当地的影响却是千年。这是怎样的一个天才,又有着对百姓怎样的情感,令他的光辉至今耀眼。

遇赦北还时,苏轼写下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出于政敌的迫害,所以“九死南荒”。但“兹游奇绝冠平生”而“吾不恨”,既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达观,又看到了他对政敌的调侃之意。

苏轼在各地为官期间,居官清正,为民兴利除弊,政绩颇多,口碑甚佳。被贬期间,他没有绝望悲愤,而是积极造福一方的同时修身养性。在这样的“穷”“达”之间,苏轼的诗词如“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都流露出了顺其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和自适。这种“适”可以说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物我同一的方式来修身养性的外在体现,也是儒释道思想在他身上最好的展现。苏轼在“穷”和“达”的处境中走完了一生,处处显示着这样变通的哲学思想,在让天下人变得完美的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二、王禹偁

王禹偁和苏轼一样,坚信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哲学思想。忍得住生活的困境,在困境当中不失本心,修身养性,等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王禹偁(954—1001),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是宋初著名直臣,居官清正,秉性刚直,关心民生疾苦,洞察政治时弊,曾多次上书提出改革意见,为北宋政治改革之先驱。他时刻以国家为己任,也有着大济苍生之心。他直言敢谏,颇为朝中权贵所不容,因而前后三次被贬。晚年的他被贬黄州,后世因而多称他为“王黄州”。

公元997年,王禹偁被刚即位的宋真宗召回京师,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因敢于直谏,直书史事,他跟宰相张齐贤、李沆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所以,时隔一年,正当千家万户辞旧迎新、京城内外爆竹声声的大年三十,王禹偁再一次“拜受”了贬官诏令。第二年暮春三月,他怀着无限怅恨离开开封至黄州。在这样的穷途之中,他依然保持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过着恬淡自适的生活,修身养性,积蓄力量,并写下了著名的《黄冈竹楼记》。

正如《黄冈竹楼记》中所说:四大名楼虽然高大华丽,却是藏污纳垢之处,象征着朝廷的腐败;“我”的竹楼虽然简陋,却尽显高雅,是当下自身地位的写照;声色歌舞乃昏庸权贵和俗夫之事,非骚人之事;骚人自当持守高洁。竹楼虽然简陋,却尽显高雅,于对照之中,更衬王禹偁淡泊、高洁的志趣。伴随仕途的不幸,那他又是如何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的呢?

听竹楼的冬夏之声,听弹琴、吟诗、下棋、投壶声。由于竹的共鸣效应,竹楼里的声音变得更加的和谐如乐。这正是王禹偁选择在“雉堞圮毁,蓁莽荒秽”的角落里修建竹楼的原因所在:取得内心的宁静,才能更好地修身养性。这表现了王禹偁在困境中持守高洁的气节和淡泊宁静的心态。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头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王禹偁虽是谪居于此,却并无谪居之意;反而是怡然自得,超脱物外。一首诗,一杯茶,半窗幽香,一个人,一本书。一半月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置身于竹楼之中,远离世俗,与大自然为伍,与明月相伴的隐士形象。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份超然,一份从容,一份豁达。

王禹偁虽然被贬,却仍颐养心情,在穷困潦倒之时,常展示骚人之乐。被贬期间,他没有绝望悲愤,而是“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与民同乐,忍得住困境,在困境当中不失本心,颐养心情。

正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逆境时,他们始终乐观向上;顺境时,他们一直充满激情。斯人已逝近千年,精神长存天地间。学学苏轼、王禹偁吧,可以没有他们的才华,但要有他们对人生的态度;不求百世流芳,只愿声名无伤。生活遭殃,心不悲伤;生活平常,心有阳光;身心健康,有点专长;恪尽职守,力创辉煌;青史无名,也有余香。

猜你喜欢
竹楼修身养性黄州
绿色的竹楼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修身养性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修身养性的艺术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