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湘江一战,中央红军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这时,国民党“剿共”总指挥部已经判断出中央红军下一步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于是集结重兵、构筑碉堡线,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而此时,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仍然坚持按照原计划进行。危急的时刻,党中央领导层先后召开了通道、黎平、猴场三次会议,确定了正确的战略转移方向和作战方针,为即将召开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
通道会议
在克服了萬般险阻后,1934年12月5日,中央红军终于翻过了老山界主峰,进入湖南通道县。12日,中共中央在恭城书院召开了一次短暂的会议。参加通道会议的有李德、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王稼祥7位重要领导人,还有列席的几位军团领导人。
会上,一直被“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压制的毛泽东与李德展开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在详细介绍了蒋介石的兵力部署后,以他惯常的辛辣语调说:“蒋介石做好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我们去钻,谁要愿意去钻,悉听尊便,反正我毛泽东不愿意钻口袋。蒋介石在那里‘请君入瓮,我们就乖乖地去‘入他的‘瓮,岂不是傻瓜?”李德听翻译讲完毛泽东的话,好比头上挨了一棍子,再也坐不住了,愤然退席。
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继续向西进入贵州,争取在贵州东北部地区寻找一个可以立足的区域,或者说是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根据地。主持会议的周恩来觉得时机已到,站起来表态道:“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我路上也听到了他的意见,对敌我双方的态势进行了比较,觉得只有改变进军方向,西入贵州,红军才能摆脱困境。”
只进行了一天的通道会议虽然被李德讽刺为“飞行会议”,但却意义重大:红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中央领导人开始反思长征以来屡次失利的原因。特別是对毛泽东来讲,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甚至是自1932年宁都会议以后,他第一次参加中央高层军事会议,而且有了发言权。
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史称“黎平会议”,开始初步清算“左”倾错误。这是中央红军自突围以来第一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
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否定了博古、李德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方针,肯定了毛泽东改变进军方向的主张,确立了新的战略方针。黎平会议以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决定否定了“三人团”的专断,否定了博古、李德所顽固坚持的将使红军再次遭受巨大损失的错误的战略方针,明确规定: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集体讨论,并以会议决议的形式给予确定,这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黎平会议之后,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纷纷向毛泽东靠拢,这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猴场会议
在黎平休整后,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31日占领了距离乌江南岸不远的瓮安县猴场。在强渡乌江之前,中共中央于12月31日晚至次日凌晨,在猴场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会议一开始,博古竟然不顾中央黎平会议的决议,提出红军不要渡乌江、应杀个“回马枪”,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李德还补充说,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强渡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毛泽东立即对博古和李德的话给予了批评,并表达了坚持黎平会议决议的立场。没有经过太激烈的辩论,博古和李德的建议就被会议否决了。之后,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事先提醒,引导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的根据地的战略任务。该决定还吸收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其最重要的一句话“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以加强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这个决定实际上剥夺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
猴场会议之后,中央红军成功地渡过了乌江,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
(摘自《党史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