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东坡(下)

2024-04-20 03:38彭玉平
名作欣赏 2024年4期
关键词:道士赤壁黄州

元豐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到了黄州,历史上的苏东坡才在此后横空出世。苏东坡形象除了具备国民偶像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之外,还有其他偶像不可替代的地方,那就是在黄州,苏轼还以一系列文学经典奠定了其文学史地位,或者说从这些文学经典可以进一步走进苏轼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

因为是“责授”黄州,所以官府不能按照常规安排住地,但苏轼来了,总不能露宿街头。这时候黄州的知州叫陈轼,居然与苏轼同名,这就是缘分了。这个陈轼是江西临川人,与同乡王安石、曾巩等年轻时就总在一起玩儿,关系很好。现在知道苏轼落难到了自己的领地,因为戴罪在身,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但这个陈轼身为一州之知府,却偏偏无所畏惧,专程拜访苏轼,从此一见如故。当然,作为黄州知州,苏轼的居住问题必须要帮着解决了,先是暂时栖居在城南的定惠院,在定惠院住了三个多月后,因为家人到来,定惠院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陈轼因此再次安排苏轼一家住进了临皋亭。在雪堂建成之前,初步为苏轼解决了安身的地方。只是很可惜,元丰三年八月,陈轼就退休回乡,三年后溘然长逝。苏轼与陈轼相知相惜的时间只有半年。但要说起苏轼初到黄州的情况,就不能不提到这个陈轼了,是陈轼给了黄州苏轼第一道阳光。

定惠院在黄州城南,虽然破旧一点,但环境清幽,苏轼跟着一群僧人一天一餐,吃点素食,简便之中也有一点悠闲,这对当时有点自闭,不想见人也不想被人见的苏轼来说,倒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他在给宋神宗的《到黄州谢表》中就表示要“杜门思愆”,也就是闭门思过了。即便在定惠院,他白天也不想出去,只有夜深人静,他才觉得这个世界属于他,他才觉得这个时候的自己才叫苏轼。

黄州初春,气温还是比较低,尤其晚上更有寒冷的感觉,苏轼悄然走出僧舍,一片梧桐树出现在他眼前,透过稀稀落落的梧桐枝叶往上看,一弯清冷的月亮挂在天上,一个孤独的幽人与一弯孤独的月亮,就这样互相看着对方,幽人走,月亮也走。走着走着,终于惊动了栖息在梧桐枝头的孤鸿,这下孤人、孤月与孤鸿就在这个夜晚变成了“三孤会”。在人世中深感孤独的苏轼,现在有了孤月与孤鸿陪伴,苏轼的孤独好像缓解了不少。再困难也要坚持孤傲的气节,再孤独也不能失了做人的底线。苏轼就在定惠院里走了几个来回,夜冷袭人,只能又走回了僧舍。回去后看着熟睡的长子苏迈,苏轼反而没有了睡意,于是拈笔就写了一首《卜算子》,题目就叫“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是这样写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刚到黄州时的幽居而寂寞、高冷而倔强的情怀在这首词中真是表露无遗。也许暂时寓居定惠院,反而让苏轼有了一个从容调整自己、重新出发的机会。一个偶然的月夜,一只偶飞的孤鸿,让苏轼知道有的品质是需要坚守的。

又是一个月夜,苏轼简单吃了一点晚餐就出门了。这次的目标是直接去定惠院东边,不远处有一座杂草杂花丛生的小山,平时很少有人去,苏轼走着走着,借着月光,他惊讶地看到在杂草丛中居然有一株海棠。四周是杂草,远离人群,海棠独立,这感觉就像现在的自己啊,所以苏轼一下子对这株海棠来了兴趣。他觉得这株海棠不仅像自己,而且简直就是苦苦等待着自己。万物有灵,这株海棠就更有灵性了。与周边的杂草杂花相比,海棠就是一种孤傲的存在。情动之下,挥毫作诗: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当地人不知这株海棠的尊贵,但苏轼觉得是名花,亦似佳人,具有自然富贵的品质,即便在草木空谷之中,也风姿特秀,别有韵味。老天把这株海棠放在这里生长,就好像我苏轼来到这里生活,也是一种天意。大家注意到没有,苏轼是把这株在杂草野花丛中顽强生长的海棠当成了自己的化身,所以他别具情怀。

苏轼本来好奇心就很重,自从在这荒凉的黄州见到如此繁盛的海棠,心下欢喜是肯定的,他觉得他要陪陪这株海棠。怎么陪呢?他一个人来陪,那还是孤独陪孤独,有意义但不大,所以每当海棠盛开的时候,他就带着几个朋友,携着一大壶酒,在海棠树下摆开酒席,虽然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海棠好像很惬意,但毕竟酒一多,可能就带出了深藏在内心的身世之感,所以每次没多久就醉了。这苏轼喝酒,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小高快”。什么叫“小高快”呢?就是酒量小、兴致高、醉得快。后来参寥子从杭州来看他,苏轼当然要与他一起去陪陪今年盛开的海棠了。到了海棠跟前,铺开酒席。苏轼的兴致其实这一次特别高,但参寥子见一株海棠竟然让苏轼兴奋成这样,反而觉得苏轼的人生真是有点悲凉,心里一难受,就不想喝酒。参寥子后来有“去年今日东坡路,拄杖相将探海棠”(《庐山道中怀子瞻》)的诗句追忆此事。离开了黄州,对一起探访海棠还如此念念不忘。

可能真是心心念念海棠,过了一段时间后,苏轼又在一个月夜去探访定惠院中的海棠,他发现这一次海棠居然盛开了,月光下的海棠在轻风中泛着光泽,海棠花开后淡淡的香味、迷蒙的夜雾之气合成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苏轼应该盯着这株海棠看了很久,一直看到月转廊,月亮转到回廊的另一边去了,也就是到了深夜。可能是苏轼摘了一朵海棠回到定惠院,也可能苏轼担心这娇艳欲滴的海棠会沉沉睡去甚至枯萎,所以就把蜡烛烧得亮亮,照着海棠,让它无法安睡,一直醒着。一直醒着也就会一直香香美美地开着。你看这苏轼,不是一般的喜欢海棠,而是痴迷了,所以才做出这种用烛光照亮海棠的傻事。但不管怎么说,苏轼做了这一切,一个不带有一点傻气的诗人,好像是一个不纯粹的诗人。然后苏轼就把当晚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下面这首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你能想象蘇轼围着这株海棠转来转去、煞费苦心要维持它的鲜艳与美丽的样子。他找的办法其实不仅不能让海棠鲜艳如故,而且强光一照,其实是加速了鲜艳的暗淡。

海棠简直成了苏轼在黄州的另外一种精神寄托。

可能季节、节气变换,特别容易引发苏轼的情绪,所以苏轼在黄州还写了不少节气诗词。黄州先后两任知州对苏轼都是崇敬有加,并不以苏轼的戴罪之身而有任何的怠慢。黄州城附近有一座栖霞楼,不仅自具历史,而且登高望远,美景尽在眼前。这一年重阳节来了,知州徐君猷带着一帮臣僚要登楼赏秋,当然苏轼是被邀请的重量级嘉宾了。到了栖霞楼,秋光秋色一览无余,远山近水,层次分明,大家都很兴奋,一边喝酒一边畅聊,仿佛时光凝固了一样。但徐君猷很快发现,在这个快乐的群体中,苏轼有点闷闷不乐,所以特地走过去,与苏轼攀谈起来。苏轼抬手指着楼前的江水说:你看秋天江水慢慢退位了,江中的沙洲也露了出来,秋天带走了大自然的生机,恐怕连还在菊花丛中飞舞的蝴蝶也发愁来日无多了。

苏轼这一番话,让这个徐君猷听得有点出神,原本大家是来感受秋高气爽的,但经苏轼这么一说,也觉得确实有道理,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他赶紧对苏轼说:您酒后吐真言,赶紧写下来,就是一首好诗。

苏轼略一沉思说:今天心情确实有点七上八下,我就写一首句子长短不一的词吧。说完挥毫就写下了下面这首《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在词题中写的是涵晖楼,但他在写给朋友王定国的信中提到这首词的时候写的是“栖霞楼”。这两个楼都在黄州,词里也没写这楼的样子,也很难判断了。再说这首词主要写秋思,与楼的关系也确实不大,楼无非提供了一个喝酒登高的地方而已。

秋天下霜了,江水浅了,水虽然很清,波光粼粼,但远处的沙洲露了出来。你看这苏轼,两句话把秋天很突出的景象就写在你的眼前了。毕竟是初秋,所以风力还不大,有一点凉飕飕的感觉而已,戴着一顶破帽,姑且挡一挡秋风。如果要感谢重阳节,还不如用杯中的酒把秋天彻底送走,因为纵有万般秋思,“万事到头都是梦”,既然人生是大梦一场,也就只有梦里梦外两种状态,何必要春来秋往这么复杂呢?这也不是我苏轼一个人胡乱生愁,秋风起,愁的不只是人,也有蝴蝶,也有菊花呢?是不是差不多天地万物都被笼罩在秋思秋愁之中?

有没有注意到,苏轼的黄州作品有一个基本方向,就是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节日,或者一朵小小的海棠,他引发的往往都是生命的情怀。

苏轼在黄州先后住过三个地方,定惠院、临皋亭和雪堂。其实在雪堂建成之后,苏轼也经常到临皋亭中去吃饭。这个临皋亭的地理位置真是没得说,就在江边,而且从那里下船,游览江景堪称一绝。江景里最让苏轼念念不忘的当然是不远处的黄州赤壁了,其实贬谪黄州第一年的六月,苏辙护送苏轼家人来黄州的时候,苏轼就陪着苏辙转过黄州赤壁,苏辙还写了一首词作为纪念。只是那个时候的苏轼还没有写赤壁的冲动。苏轼什么时候有了写赤壁的冲动呢?主要是杨世昌道士从庐山来到黄州之后,这个杨道士与苏轼共处了一年时间。这可是一个有学问有技艺的道士,山水画画得很出色,会弹琴,会吹箫,懂天文历法,也会算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这天傍晚,苏轼在临皋亭中用完晚餐,突然就有了去赤壁转转的念头。杨道士知道了,马上就赶了过来,两个人匆匆忙忙准备了一点酒菜,带了一支箫就下亭坐船逆流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赤壁。小船在赤壁下慢悠悠地晃着,秋风吹来,十分舒爽,秋天的江水也变得平静可亲。两人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波澜不惊的江面,这一刹那竟让苏轼有了遗世独立、世外仙人的感觉,这个时候无拘无束、自由尽兴,苏轼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快。苏轼情不自禁地一边拍打着船舷,一边用他五音不全的嗓子唱着,他大概是想到了屈原,想到了屈原的一系列作品,但也不想完整地背诵某一篇,所以就东一句西一句从《楚辞》里混搭,像《湘君》《湘夫人》《少司命》《思美人》等篇中,都被摘了句子出来,有的还是化用别人的句子,很难找出一模一样的原句。这就是苏轼的随性了,随性的苏轼才是真实的苏轼。

可能被苏轼的歌声感染了,杨道士也跟着吹起了洞箫,箫声轻柔婉转,夜幕中更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苏轼也被这种带有悲怨的箫声感染了。他问杨道士:你怎么吹出这么凄凉的箫声?杨道士幽幽地说:人生一世,不仅渺小,而且短暂,想与明月同老,想与长江无穷,想让仙人带着我遨游,哪里可能呢?

苏轼一听,这杨道士真是个高人,说:您也知道江水、明月永恒的道理啊!您看从古到今,流走的光阴该有多少,但江水还是江水,明月还是明月。我总结了天地之间的规律是: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就是苏轼的人生哲学了。这世界上你要说变化,则天地时时刻刻在变化,从来也没有停过;你要说不变,则万物与我其实都差不多是永恒的。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其主,你也不用瞎操心,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别想着占有。这个世界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里的明月,你听了就是声音,看了就是颜色,这个是全人类全世界共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俩尽情享受这个就可以了。苏轼这段话的哲学内容,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了。但其实这段话还有政治内涵,就是把自然与社会区别开来,在社会中你必须谨小慎微,而在自然中,一切都是慷慨的、亲近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因为乌台诗案的阴影还在,所以追慕自然的情怀也就特别强烈。

杨道士听了苏轼一番话,也十分认同,好像他们是同道中人。两人聊着聊着十分兴奋,也不想马上回去,干脆把盘子酒杯清一清,重新开喝。但船上的酒和菜能有多少呢?两人很快就风卷残云,消灭一空,干脆就在这赤壁之下,小船之上,在晃晃悠悠的江水中互相靠着,竟然一觉睡到了天亮。

所以这次游赤壁不仅诞生了《赤壁赋》这篇中国文学史上的名作,更重要的是苏轼想通了很多人生问题。又因为想通了,苏轼的人生逐渐走入进退自如的境界了。你看他在另外一首写赤壁的词《念奴娇》中,基本上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开头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古以来那么有成就有影响的人物,不都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是人类的悲哀,一个人生前再怎么努力,而归宿都是一样,都要消失在历史的尽头。但苏轼从里面也解脱出来了,那些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人的结局既然是这样,那我苏轼现在没有什么功勋,甚至很倒霉,也就很坦然了。你看苏轼就从人类的悲哀中超脱了出来。当年的周瑜,年少英姿,功勋盖世,现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是一丁点儿也不羡慕周瑜,词里面虽然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谁笑谁还不知道呢。所以苏轼最后得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结论,黄州这个地方靠着长江,苏轼又经常喜欢夜游,所以月亮与江水就成为这一时期苏轼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那是因为他从江月的永恒中悟出了人生短暂的现实。那么有限的人生,我们能做什么呢?那就是善待自己,过好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现在我们是不是已经明白,苏轼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夜游赤壁?因为夜色、江月、赤壁,这三个关键词给了苏轼新的人生启迪,说醍醐灌顶好像重了一点,但自然、功业与当下之间的关系,他是真的重新认识了一番,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也就更明确了。

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五日,距上次与杨道士大醉赤壁正好隔了三个月。这次游赤壁倒不是事先安排,而是临时起兴。苏轼带着两个客人从雪堂出发,这两个客人一个就是三个月前陪着自己游过赤壁的杨世昌道士,另外一个就是黄州本地的诗人潘大临,他们仨经过黄泥坂,准备回临皋亭,秋天到了,地上下霜了,树上的落叶也所剩无几,人与天空感觉很近,一路上三人行走在月光下,看着自己的影子在月光中影影绰绰,竟然激动起来,他们边聊边唱,好像就想把生命和生活定格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中,舍不得时光流走。

苏轼感叹说:这么月白风清的时刻,有客人却没酒,有酒却没菜,真是对不起这么美好的夜晚。

客人一听,马上接着说:下酒菜倒是有的,我今天黄昏时候在江中撒网,就网到了一条大鱼,嘴巴大大的,身上的鱼鳞细细的,有点像松江鲈鱼,我可以把鱼拿来,但有鱼没酒啊。

回到临皋亭,见到妻子王闰之就问,家里还有没有酒呢?王闰之回答说:我就知道你会突然要酒喝,怕没有你着急,此前我藏了一斗酒,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苏轼一听大喜过望,于是把做好的鱼与酒带上,下了临皋亭,上船不一会儿就到了赤壁下面。这个赤壁是在长江岸边直立向上,是个峭壁,在悬崖下听着江水流过的声音,在高山之上的月亮显得特别小,水浅了,以前被水淹掉的乱石也露了出来。这跟以前自己看到的月亮包括刚才经过黄泥坂时感受的月亮都不一样,“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才多久,不过三个月啊,眼前的江山居然发生了那么多感觉中的变化。

苏轼是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这世界也未免变得太快了,尤其是月亮,竟然变得好像不认识似的,我得爬上去看看这悬崖上面的月亮到底是大是小。两个客人可能酒喝多了,也可能累了,显然无意攀爬到赤壁上面去了,于是苏轼一个人整了整衣服,沿着陡峭的山石路,走过杂乱的草丛,一路披荆斩棘,从山的最高处往水的最深处看去,突然有了一种深夜大喊的冲动,于是苏轼放声喊叫起来,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身边的草木都在震动,江面也顿时风起浪涌,大自然这么激烈的反响弄得苏轼十分惊恐,觉得此地不可久留,赶紧回到船上去,由着船在江中随意飘动。但是午夜时分,江中、两岸一片寂静的时候,突然有一只鹤从东边江面直飞过来,两个翅膀像车轮一样,带着一声长长的鸣叫,从苏轼坐的船上面向西飞过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去,苏轼也就睡觉了。苏轼以一个梦结束了这篇《后赤壁赋》: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居然梦到一个羽衣翩翩的道士来到临皋,然后问苏轼:今晚游赤壁是不是很兴奋?苏轼在梦中问这道士的名字,对方默然不答。苏轼就说:我知道了,当晚一边鸣叫一边飞过我的小船的那只仙鹤就是道士了吧?道士笑而不答,苏轼这时候从梦中醒来,打开门一看,外面还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道士以仙鹤的姿态飞临苏轼,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如道士一般闲云野鹤的生活,也许是自己未来的方向了。

苏轼一再写赤壁,不仅因其地理位置比较独特,承载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也与其峭壁凌空带有遗世独立的形貌有关。赤壁不仅给了苏轼思考人生哲学的机会,也让他不断调整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总想,要是当地没有这个赤壁,他思考人生的方向会不会有所转变?他融通历史、地理和当下的人生思考,因为这个赤壁,而有了一个相当圆满的答案。

在黄州的苏轼,进路一时被朝廷堵住了,但人生总要有个缺口,才能让气息顺畅。美食就是苏轼的重要缺口之一。他刚到黄州,就想到了这三面环江的黄州,少不了美味的江鱼,这连绵的群山,竹笋的香味也是可以提前就知道的。苏轼还只是看看环境,就知道可能有什么美食了。

苏轼在黄州反思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以前的言行举止总也不符合规范,所以想通过研读一些思想性的著作来提升自己,但研读的结果,他觉得那些高深的著作好像是“龙肉”,而自己喜欢的还是“猪肉”,他还是觉得猪肉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让他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换句话说,猪肉给了他一个超越自我和自我救赎、自我升华的方式。美食让他的人生变得明媚起来,这应该是苏轼最深刻的体会。

黄州食材好当然是美味的基础,但其实一道美味的形成,一定离不开精致的做法。苏轼很快发现黄州这个地方,猪肉有点受冷落,而受冷落的猪肉恰恰是苏轼的最爱。以前在官场上忙忙碌碌,虽然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的胃,但毕竟现在更清闲了,可以好好打理一下、研究一下猪肉的制作方式,好好提升一下红烧肉的美感和口感境界了。

我们看看苏轼写的《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铛,就是一种平底浅锅。锅平时炒菜,如果洗不干净,就会串味,所以在猪肉下锅之前,第一步是把锅彻底清洗干净,以保证猪肉的原味。

第二步就是放水了,这红烧肉不是急火猛烧能入味的,如果大火烧制,水容易烧干了。而红烧肉的秘诀就在于少放水,如何水少但又不烧干呢?苏轼自有办法,他说要用柴禾烧,但一定要控制住火势,不要让明火碰到锅底,只能让火苗上面的虚火慢慢地熏着锅底。这意味着什么呢?做一顿美味的红烧肉,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急,要急肯定就影响到味道的纯正了。等火候到了,锅里飘出的美味会提醒你的。估计又鲜又香,味道醇厚,加上小火慢炖,这肉也就油而不腻,入口即化了。

简单来说,苏轼在这里并没有说要放什么配料、佐料,而是提出了三个外部的要求:净洗锅,少放水,慢火炖。

然后就说,他为什么要那么费心费力去做这个猪肉呢?

第一,黄州猪肉的品质良好。黄州当时相当贫困落后,猪在蓝天白云下只能吃点有机食物,所以这品质肯定好。

第二,黄州猪肉的价格便宜。苏轼之前到过很多地方,像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他都到过,而且因为担任知州,一待就是几年——湖州是例外。有比较才有分别,所以黄州猪肉的好与价格便宜,他有充分的发言权。

第三,黄州猪肉比较受冷落。富贵人间不肯吃肉,这个原因可能比较复杂,譬如他们更喜欢羊肉,据说后来苏轼的书信,一封就可以换十多斤羊肉,黄庭坚也因此戏称苏轼的书信是“换羊书”,这也说明当时人对羊肉确实要更推崇。而贫困人家又不会做,所以这么好的猪肉一直没有受到充分关注。

以上三个因素,都是苏轼需要的,第一猪肉好,他喜欢;第二价格便宜,他喜欢;第三在当地不受欢迎,他更喜欢。因为这个因素,苏轼在黄州就尽情享受这道猪肉美味了。早上起来,先享用两碗猪肉再说。偶尔这样吃,当然没问题,问题是苏轼几乎总是这样把两碗肉当作早餐,所以关心他的人就提醒,这样吃肉对身体不好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可能三高啊。但苏轼显然听不进去。

苏轼关注美味,但美味与健康的关系,他可能就不管不顧了。在黄州的苏轼,实在是太需要用快乐来冲淡乌台诗案的阴影了。

黄州的苏轼,一方面小心翼翼,生怕再捅出什么篓子,所以一开始尽量少见人,少说话,少写信。但这样的苏轼能坚持多久呢?生活总要继续,本色的苏轼能压抑一时,终究不能压抑太久。所以苏轼在黄州探寻海棠,感受着节气变化,数度夜游赤壁,想方设法满足着口腹之欲。在自然江山、历史人文和生活细节中寻找着安顿自己灵魂的空间和乐趣,而在这种寻找和创造之中,一批文学经典也在这种不经意中被创作了出来。苏辙说,此前他的文学水平与哥哥苏轼大体相仿,但在黄州之后,自己已经赶不上了。其实赶不上的不只是文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苏轼在黄州对人生的思考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学总是“穷而后工”,苦难造就经典,但不是每个人面对苦难都能从中升华出高妙的文学经典,苏轼做到了,但这样的苏轼出乎你的意外吗?至少在我的认知世界里,这样的苏轼不过是如约而至而已。

作者: 彭玉平,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兼任中山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著有《诗文评的体性》《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人间词话疏证》《唐宋词举要》《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等多部。

编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道士赤壁黄州
多情最是黄州月
A New Way of Dao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道士下山》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一顶神奇的道士帽
《道士下山》:红尘乱世走一遭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