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联合头颈部CTA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4-04-19 09:02王志强张嘉莹刘长正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1012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误诊率镜像缺血性

王志强,张嘉莹,刘长正(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2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临床治疗具有黄金窗口期,因此,尽早进行疾病的诊断是及时治疗的关键[1-2]。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检查中的常用手段,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研究对2018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旨在明确CTP、CTA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联合检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检查的价值,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数据支持,现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所有患者入院时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症状明显,有行CTP、CTA检查指征且所有患者均接受CTP、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发病至就诊时间<12h,年龄>18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对本研究所选对比剂过敏者,既往有脑卒中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全身性出血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瘤等颅内占位性疾病者,合并颅内血管畸形者,合并颅内其他血管病变者,既往有脑卒中疾病史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既往有颅脑手术史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合并心律不齐、心力衰竭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既往有溶栓治疗史者,癫痫患者,老年痴呆患者,术前合并认知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障碍者,合并CTP、CTA检查禁忌证者,无法接受影像学检查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资料不全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2方法 CTP检查:选择128排256层螺旋CT扫描机(生产厂家:飞利浦,型号:iCT256)进行检查,先进行CT平扫,之后采用针头高压注射器将320g/ml或370g/ml的碘对比剂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注射速度5.0ml/s,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病人速率略下降,不低于4.5ml/s,药量:0.6-0.8ml/kg,平均50ml左右,注射完成后将10ml的生理盐水注入,操作完成后进行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为80kV,管电流为125mAs,转速为0.5s,层厚5mm,重建间隔5mm,矩阵为512×512,连续扫描40s,覆盖范围为16cm,扫描范围视情况而定,大体上为基底节上矢状窦水平,根据平扫可疑区域稍有偏差,获取数据。

CTA检查:选择128排256层螺旋CT扫描机(生产厂家:飞利浦,型号:iCT256)进行检查,在上述CTP检查完成后继续追加注射320g/ml或370g/ml碘对比剂,对比剂注射速度5.0ml/s,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病人速率略下降,不低于4.5ml/s,药量:0.5-0.75ml/kg,平均40ml左右,注射完成后将30ml的生理盐水注入;参数设置为: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24mAs,层厚0.9mm,重建间隔0.45mm,矩阵为512×512,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颅顶,扫描完成后获取数据。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整理、分析,如两位医师有分歧,可参考第三位医师意见共同讨论决定最终结果。

1.3观察指标 以DSA作为参考标准,将CT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予以统计;对CTP、CTA两种检查手段单独或联合检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及误诊率进行分析。对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缺血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镜像对照区CTP参数(CBF、CBV、MTT、TTP)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 9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0.48±13.7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1h,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7.95±2.03)h;入院临床表现:语言不清11例,肢体无力21例,意识不清1例,头晕68例。

2.2CTP、CTA联合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比较 9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最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68例。CTP+CTA联合诊断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为73.47%(72/98),与金标准结果相符94例(95.92%,94/98),不符4例(4.08%,4/98);详见表1。CTP、CTA联合检查用于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性为95.92%[(68+26)/(68+0+4+26)],敏感性为100.00%[68/(68+0)],特异性为86.67%[26/(4+26)],漏诊率为0.00%[0/(68+0)],误诊率为13.33%[4/(4+26)]。

表1 CTP、CTA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比较(n)

2.3CT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测结果 CT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测与DSA结果的符合率为86.76%[(20+22+13+4)/(21+26+16+5)];详见表2。

表2 CT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测结果

2.4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参数比较 缺血核心区CBF、CBV显著低于缺血半暗带区和镜像对照区(P<0.05),MTT、TTP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和镜像对照区(P<0.05);缺血半暗带区CBF、CBV显著低于镜像对照区(P<0.05),MTT、TTP显著长于镜像对照区(P<0.05);详见表3。

表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参数比较(±s)

?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人群的7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4-5]。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颈动脉和(或)颅内动脉狭窄或阻塞达到一定程度时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等,最终引发神经损伤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及残疾,还可能因脑部严重缺血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尽早诊断对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技术在医学领域,特别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最开始的单独检查发展到结合各类技术的联合检查。

CTP、CTA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检查中常用手段,与DSA相比更安全,且费用较低。CTA作为一种以CT为基础的血管成像技术,可通过数据收集和处理清晰地对颅内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基本情况和病变情况进行呈现[6-7],但假阴性的情况较多。全脑CTP可对颅内组织的低灌注程度、范围等进行呈现,对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准确性甚至可超过MRI[6-7],且假阳性很少出现,但假阴性时有发生。

鉴于两种检查手段存在的优势和弊端,本研究将CTP、CTA联合检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结果显示:CTP+CTA联合诊断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为73.47%,准确性为95.92%,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86.67%,漏诊率为0.00%,误诊率为13.33%。CT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测与DSA结果的符合率为86.76%。缺血核心区CBF、CBV显著低于缺血半暗带区和镜像对照区(P<0.05),MTT、TTP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和镜像对照区(P<0.05);缺血半暗带区CBF、CBV显著低于镜像对照区(P<0.05),MTT、TTP显著长于镜像对照区(P<0.05)。

综上所述,CTP、CTA联合检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

猜你喜欢
误诊率镜像缺血性
镜像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镜像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