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分析

2024-04-19 09:02肖玉婵阮锐宏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8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

肖玉婵,阮锐宏(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脑梗塞(CI)是中老年群体的高发病,常伴恶心、大小便失禁、头晕、肢体偏瘫等症状,病死率较高,故需积极诊疗[1-3]。此外,抗血小板药物是救治CI患者的重要手段,并且氯吡格雷作为代表性药物得到广泛应用,不过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单用氯吡格雷具有局限性,例如难以改善血管粥样斑块、血脂水平。近年来,随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的上市,发现此类药物兼具抗氧化、稳定和逆转动脉粥样斑块、抗炎、保护血管等多重功效[4-5],所以能否对CI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引起热议。本文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的72例CI患者,就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应用在CI中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的72例CI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36例)、观察组(纳入36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55.56%)、16例(44.44%),年龄42-81岁,平均(61.3±5.6)岁,发病至就诊1-10h,平均(5.1±0.3)h;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52.78%)、17例(47.22%),年龄44-82岁,平均(61.7±6.0)岁,发病至就诊1-9h,平均(4.9±0.4)h。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至就诊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基于临床表现、头颅CT、颈部血管超声、MRI等确诊;②首次发病;③可以按时服药;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同意参加。

排除标准:①颅脑手术、颅内血管畸形、颅脑外伤者;②对所用药物过敏、过敏体质者;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免疫、血液系统异常者;⑤近3个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者;⑥恶性肿瘤者;⑦心源性脑栓塞者;⑧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⑨出血倾向者;⑩严重胃肠道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每日口服1次氯吡格雷,每次75mg。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服用剂量及方法同对照组,并且每日口服1次阿托伐他汀,每次20mg。两组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 (1)临床有效率:①无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改善或改善<65%;②有效:NIHSS评分改善≥65%;③显效:NIHSS评分改善≥85%。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6]。

(2)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方法:选择美国GE3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频率10MHz,患者取仰卧位,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实施纵向扫查,测量IMT,计算斑块面积。

(3)血脂参数:对比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方法:空腹>8h,清晨采集3mL肘静脉血,离心(半径10cm,时间15min,转速3000r/min)后取上层血清待检,应用美国雅培BN-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无序资料(临床有效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颈动脉超声参数、血脂参数)以(±s)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临床有效率 较之对照组(75.0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44%)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n(%)]

2.2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 治疗前,组间斑块面积、IMT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斑块面积、IMT更小,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s)

表2 两组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s)

?

2.3分析血脂参数 治疗前,组间HDL-C、LDL-C、TG、T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HDL-C更高,LDL-C、TG、TC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参数对比(±s)

表3 两组血脂参数对比(±s)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延长、饮食结构改变,使得CI发病率不断攀升,所以亟须完善CI治疗方案[7]。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分析原因:①阿托伐他汀:该药通过增强动员内皮祖细胞,能够促进缺血部位血管生长,增加脑部供氧量、血流量,减少梗死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②氯吡格雷:该药通过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体,能够抗血小板聚集[8]。因此,二者联用可以从不同途径发挥作用,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有效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斑块面积、IMT更小,P<0.05,分析原因:CI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9],而通过监测两组斑块面积、IMT,发现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更能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能是因为:①阿托伐他汀:该药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分泌,并且可以调节血脂,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抑制脂核扩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故能稳定斑块,避免斑块破裂;②氯吡格雷:该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能够对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还能减轻斑块局部炎症反应,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二者联用更有助于稳定、消减颈动脉斑块。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HDL-C更高,LDL-C、TG、TC更低,P<0.05,分析原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脂质源自游离TC、载脂蛋白B的浸润,并且随着TC、LDL-C等血脂参数水平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而从研究结果来看,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可以有效调节HDL-C、LDL-C、TG、TC水平,可能是因为:①阿托伐他汀:该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代谢极低密度脂蛋白,能够抑制内源性胆固醇限速酶还原酶活性,发挥良好的调脂作用;②氯吡格雷:该药可以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活性,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小板聚集[10]。因此,二者联用更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由于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能够改善CI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血脂水平,增强整体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托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