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工程玄武岩风化地质滑坡及处治措施分析

2024-04-19 08:59任军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年5期

任军

摘要 高速公路建设线路较长,地质状况复杂,极易产生边坡滑坡、坍塌等病害,尤其对于玄武岩风化地层,滑坡灾害更加频繁,严重影响道路施工及运营安全。鉴于此,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工程实践,针对玄武岩风化地质滑坡及处治措施展开综合探究,分析了滑坡形成原因,并对其稳定性实施计算评价。根据滑坡具体状况及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处治方案,通过经济性、安全性等各方面比较,确定了最佳处治方案,即边坡修整+抗滑桩加固+排水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速公路项目;玄武岩风化土质;滑坡成因;滑坡治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 U418.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5-0111-03

0 引言

玄武岩呈节理裂隙发育,在干湿环境条件下,其風化程度较高,降雨条件下玄武岩表层土体吸水膨胀,迅速达到饱和状态,稳定性较差,极易产生坍塌、滑坡现象。为有效提升玄武岩风化地质边坡稳定性,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及使用安全,该文依托某高速公路玄武岩滑坡处治案例,系统分析了滑坡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处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项目,K50+240~K50+550段左侧路堑边坡,采用三级边坡,单级高为10 m,坡度1∶1。其中K50+420处距红线边缘65 m、80 m位置分别建有民房和220 kV高压输电塔。2019年10月二级边坡防护即将完工时,开始进行一级边坡施工,开挖过程中一级坡面产生沿道路纵向平行剪切裂缝,缝宽5 cm,且存在渗水现象。边坡顶部红线外侧30 m位置处存在2 m错台,地表产生大量裂缝,蔓延至民房区域,导致房屋外墙出现大面积开裂;坡面防护部分混凝土格栅及排水沟垮塌;K50+450~K50+500段距离道路中心线10 m位置出现挤出破坏。滑坡滑动方向大体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滑体长、宽、厚分别为160 m、120 m和20 m,总体积为380 000 m3,潜在滑动体体积为540 000 m3,为大型滑坡。此滑坡平面如图1所示。

此滑坡地带属构造剥蚀中山地貌。海拔介于2 050~

2 200 m之间,构造深度为200~700 m。地层以P1-2玄武岩为主。地勘报告显示,滑坡区域地层分布包括第四系坡残积(Q4dl+el)层、二迭系上—下统(P1-2)地层。其地质结构图如图2所示。

2 滑坡成因分析

工程实践中,影响边坡滑坡的因素较多,通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形因素。滑坡地段边坡地形陡峻,倾角为20 °~30 °。受边坡土体自身重力影响,边坡形成较大的重力势能[1-3]。

(2)地质条件。滑坡地段主要地质条件为玄武岩风化地层,质地疏松、孔隙较大,遇水易软化,强度显著下降。实地勘查显示,玄武岩风化层之间出现光滑构造面,摩阻力相对较小,是导致该滑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3)施工干扰。路堑开挖使边坡产生大面积临空,导致坡脚位置应力增大,滑坡体沿光滑构造面滑出,从而形成滑坡。

(4)降雨影响。场区内遭遇连续性降雨,在雨水渗透作用下,玄武岩残积土发生软化,强度显著下降,重量增加,进一步加剧滑坡产生[4]。

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1 计算参数选取

滑坡体以第四系玄武岩残积土、全—强风化玄武岩为主,属典型的岩土类滑坡。目前,该滑坡仍呈现滑动趋势,结合滑坡具体情况,稳定性系数取0.98。选择最薄弱部位2-2?断面实施稳定性分析,通过具体实验及数值计算,得到滑坡岩土技术指标参数[5]。

3.2 稳定性计算

滑坡地带地震最大烈度为Ⅷ度,地震加速度为0.20 g,应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利用传递系数法对最薄弱部位2-2?断面稳定性实施计算,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下滑坡体均未达到稳定状态,仍旧处于滑动阶段,滑动体逐步带动上部结构滑移,使滑坡范围显著增大。所以,应先对滑坡实施应急处理,待其达到基本稳定状态时,再进行永久性加固处理。

4 滑坡处治方案优选

4.1 应急处治措施

因滑坡体附近分布民房与高压输电塔,并且房屋外墙出现裂缝,如果不及时对边坡实施加固处理,将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为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对一级边坡剪切裂缝位置实施回填反压处理,处理完成后,通过位移观测滑坡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在输电塔和民房中间部位布设3排规格为φ108 cm注浆管进行注浆加固,注浆管长度为9 m,布设间距为1.5 m,呈梅花形设置。

4.2 处治方案比选

参照滑坡体稳定性计算数据,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初步拟定四种处治方案:

(1)方案一:对滑坡段线路进行改线,绕避滑坡区域,仅针对滑坡实施加固处理。线路改线后,对局部路堑实施回填。在边坡坡脚位置布设宽度为8 m、高度为10 m的柔性防护。在高压输电塔滑坡侧基础外围布设一排抗滑桩,共8根,单根长度25 m,同时对坡面进行生态防护,并完善排水系统。此方案会形成大量废弃工程,且需新建桥梁,综合成本约5 928万元[6]。

(2)方案二:保持线路平面布局不变,适当调整道路纵向坡度,尽可能降低对滑坡体的干扰,减小滑坡治理难度。道路纵坡调整后,在道路左侧边缘布设一排2.5 m×3 m抗滑桩,输电塔下方布设一排2 m×2.5 m抗滑桩,共7根,单根长度为25 m,同时对坡面进行生态防护,并完善排水系统。此方案会形成大量废弃工程,且需新建桥梁,综合成本约4 509万元。

(3)方案三:对边坡实施削坡并重新分级,在一级平台位置布设2.8 m×4 m抗滑桩,一级、三级坡面利用锚杆框格梁实施防护,二级坡面利用锚索框格梁实施防护,锚索共6根,长度30 m。输电塔下方布设一排2 m×2.5 m抗滑桩,共8根,单根长度为25 m,同时对坡面进行生态防护,并完善排水系统。总成本约3 145万元[7]。

(4)方案四:不改变道路线形,对边坡实施削坡并重新分级,分别在一级、二级边坡8 m和15 m宽平台上布设一排1.5 m×2 m和2 m×3 m抗滑桩;一级坡面利用锚杆框格梁进行防护;二级、三级坡面利用锚索框格梁进行防护,同时对坡面进行生态防护,并完善排水系统。总成本约2 173万元。

综合比较:方案一、二会形成大量废弃工程,资源浪费严重,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方案三抗滑桩截面较大,挖方量较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且成本较高;方案四设置双排抗滑桩,受力合理,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经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方案四[8]。

4.3 滑坡處治措施

滑坡治理按照削坡后最薄弱部位滑坡推力进行设计,安全系数天然、暴雨、地震状态下分别取1.25、1.15和1.15。通过计算求得一级、二级平台抗滑桩最大滑坡推力分别为1 342 kN/m和1 929 kN/m[9]。

处理方案:

(1)在宽度为15 m的二级边坡平台上布设一排2 m×3 m锚索抗滑桩,共25根,单根长度25 m,桩顶部位布置一孔锚索,长度为35 m,锚固区长度10 m,锚索采用6根规格为φS15.2 mm高强低松弛1860级钢绞线编制而成,桩体布设间距中—中为6 m与7 m。

(2)在宽度为8 m的一级边坡平台上布设一排1.5 m×2 m抗滑桩,共39根,长度16~20 m,桩体布设间距中—中为6 m与7 m。

(3)一级坡面设置锚杆框格梁,锚杆长度12 m;二级、三级坡面设置锚索框格梁,锚索长度30 m、35 m,锚固区长度10 m,并进行生态防护[10]。

(4)完善排水系统,降低水损破坏。在距离强变形区域5 m处设置尺寸为0.6 m×0.6 m截水沟,各级平台处布设尺寸为0.6 m×0.6 m排水沟。

(5)各级边坡渗水部位布设仰斜式泄水孔,深度15×20 m,角度为8 °。滑坡处治设计平、剖面示意图如图3~4所示。

5 结论

综上所述,该文依托某高速公路工程实践,系统分析了滑坡形成原因,并对其稳定性实施计算评价,通过综合比选提出了最佳治理方案,具体结论如下:

(1)玄武岩风化路堑边坡滑坡影响因素较多,受地形及地质因素影响,玄武岩风化层之间容易形成光滑构造面,在雨水渗透作用下,玄武岩残积土发生软化,沿光滑构造面产生滑动。

(2)玄武岩风化地质滑坡治理时,应根据滑坡具体情况,综合经济、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处治方案。

(3)玄武岩风化地质滑坡治理时,应先对边坡进行削坡处理,并进行重新分级,在边坡平台处设置抗滑桩进行加固,同时对坡面进行生态防护,完善排水系统,降低水损破坏,全面提升边坡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国庆, 刘汉林, 席卓恒. 某滑坡地质灾害点的特征、成因机制及防治处理措施浅析——据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排羊乡排扎景区公路景区停车场旁滑坡[J]. 地下水, 2022(1): 191-194+250.

[2]王建伟. 某高速公路填方路基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山西交通科技, 2023(3): 56-60.

[3]杨群, 谢立广, 沈习文. 某复建公路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山西建筑, 2022(24): 148-150+154.

[4]何维山, 唐俊, 宋正辉. 某山区公路碎石土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1(4): 100-103.

[5]何宇. 复杂条件下公路滑坡稳定性及综合治理加固技术探析[C]//2022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施工技术编辑部, 2022: 213-216.

[7]殷平, 李江涛. 高速公路玄武岩风化土滑坡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J]. 路基工程, 2020(5): 208-211.

[8]王瑞兴. 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出口滑坡变形成因机制与稳定性分析[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0(6): 33-37.

[9]石天文, 刘朝跃. 贵州某高速公路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3): 31-32.

[10]石磊, 陈伟祥.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成因分析和处治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8):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