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胡适与林语堂的友情初始于北京,持续数十年,两人向世人诉说着“君子之交淡淡如水”的真谛。
初识胡适
林语堂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出生于基督教会家庭,从小对英文非常熟悉,加上后来在北京期间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使他成为当时难得的双语作家,不仅发表了众多中文散文,还写就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等众多英文作品。
林语堂曾两度来到北京,前后在北京共生活6年。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在北京,他却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胡适。1917年,胡适留学归来,9月开始任教北京大学。胡适到京时,林语堂以清华大学教员的身份到场迎接,给林语堂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胡适的一句话:“我们回来了,一切都会不同了。”
后来,林语堂在北京的英文报纸上发表文章支持用白话写作,文章引起胡适注意,两人由此成为朋友。自此,两人的友情持续几十年,一直不衰。
雪中送炭
1919年秋,林语堂获得去美国留学的机会,但是只得到半官费奖学金,即每月只有40美元。但到美国不久后,林语堂的半官费奖学金突然不发了,原因不得而知。因之前林语堂已与胡适约定,学成回国会到北大任教。百般无奈之下,林语堂打电报求助胡适,希望胡适能为他预支以后到北大任教的工资。林语堂打了两次电话,每次都提出预支1000美元。胡适每次收到电报后,都想方设法凑足1000美元寄给林语堂。正是胡适的2000美元,解了林语堂燃眉之急。
1923年秋,林语堂归国后,见到时任北大代理校长的蒋梦麟,为2000美元的事向他道谢。蒋梦麟感到意外,告诉林语堂:“那是胡适私人的钱。”林语堂对胡适感激不已,在他写《八十自叙》时,特意将他与胡适的这段往事公之于众。
一生挚友
胡适与林语堂虽是好友,但不同的经历以及当时动荡的政局,不可避免地促使两人在文学观念以及思想上出現偏差,但两人都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友谊与“立场”的关系。当年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笔战的时候,林语堂并没有因为胡适帮过自己就成为“现代派”的一员,林语堂甚至站在以鲁迅为首的语丝派这边,而胡适也从未因此责怪林语堂。
1932年12月17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宋庆龄是主席,蔡元培是副主席,林语堂为宣传主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之初,身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主席的胡适却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不同意见的文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委会召开会议,决定开除胡适的会籍,对于这个决定,林语堂坚定地投了赞成票。即便如此,林语堂和胡适并没有因此而成为“敌人”。
20世纪50年代,胡适搬到纽约公寓,林语堂时常带着一家人去看望胡适。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突发离世。3月3日,林语堂在纽约写了一篇悼念胡适的文章《我最难忘的人物——胡适博士》,给予胡适极高的评价:“适之先生的肉身已经脱离尘凡,他留给我们及留给后世的影响是不朽的。他是一代硕儒,尤其是我们当代人的师表。”
4年后,林语堂定居台湾,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0年。在台湾,他每年都会到胡适墓前献花,寄托他对胡适的思念,直到1976年3月26日去世。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