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缘 朱一鸣
水稻,不仅仅是中国人历史餐桌上的主粮,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演变过程的鲜活体现。而关于水稻的栽培,也与华夏民族有着不解之缘。从原始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栽培方式到近代以来栽培机械化的日益演进,我国第一台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广西-65型水稻插秧机的发明功不可没。
广西-65型水稻插秧机的诞生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从原始农业时期就已出现人力手工进行栽插的方式。后期为减轻劳动强度,北宋时南方出现了名为秧马的插秧工具,极大改善了农民的劳作环境。苏轼在《秧马歌》中写道:“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描述了苏轼在巡游武昌时,看到农夫骑在秧马之上插秧,这种方式与从前弯腰插秧相比,不仅效率提高了,农民的劳作难度也减少了不少。除秧马外,古代的插秧工具还有莳扶,其以硬木为柄,削竹管成叉状,左手执秧,右手执莳扶分取秧苗插入土中。时至今日,江苏省南通地区尚有使用。伴随水田耕种,我国逐渐形成了稻文化,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筛选、改良,至今在许多地方赓续和弘扬。
近代以来,随着农村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壮劳动力离土离乡、务工经商,秧马、莳扶等传统农具逐渐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劳动力不足和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情况。广大农村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下心来搞农业、赚工分。由于没有机械化的替代方式,那时工分比较高的还是水稻插秧。在这样一片空白的农机具研究领域,出生太湖边、长于红旗下的蒋耀先生带领他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团队开始了艰苦探索。从小就跟着父亲插秧、种水稻的蒋耀先生对水稻插秧机的研制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期待。他曾说过:“农民插秧最辛苦,指甲都插烂了,国家让我们搞插秧机研究,确实很有必要。”但在此之前,国外只有意大利、日本等国研究过插秧机,且因质量较差、成本较高等原因未能推广使用。经过3年多的努力,1956年,蒋耀带领他的团队破解了让插秧机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抓苗均匀、深度统一的奥义,发明了我国第一台畜力插秧机。
1959年,经过不断改进,第一台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广西-65型水稻插秧机研制成功,主要用于水稻裸根秧苗的栽插,其外形尺寸1 020毫米×1 170毫米×680毫米,行数5,行距165毫米,插深40毫米、55毫米、70毫米。一次能够插秧5行,效率较之前的畜力插秧机大大提高。
与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相比,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的先进之处十分明显。在操作方式上,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通过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动作是靠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简化了插秧的劳动强度。从具体实操环节来看,使用插秧机前,首先是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起拔秧苗,秧苗根须需保证带泥少、不打结;其次是要将禾秆、绿肥压入田中沤烂,耙后用长木耥平本田,并根据土质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最后才是调整插秧机适配特定秧苗高度进行插秧。如果是苗高200~300毫米、茎宽3~5毫米、根长10~40毫米的中等健壮秧苗,取秧调节范围是:秧夹张开度6~10毫米,有效取秧长度5~8毫米,秧夹弹性变形(加紧度)3~4毫米;如果是苗高超过350毫米、茎宽超过6毫米、根长超过40毫米的特大硬杆秧苗,取秧调节范围是:秧夹张开度12~14毫米,有效取秧长度12~15毫米,秧夹弹性变形4~5毫米;如果是苗高不超过200毫米、茎宽不超过2.5毫米、根长不超过10毫米的细软秧苗,取秧调节范围是:秧夹张开度6~8毫米,有效取秧长度4~5毫米,秧夹弹性变形1~2毫米。
一般人工手插秧水稻每亩需15个工作日,换成这种手扶插秧机后,每亩仅需15~20分钟,优势十分明显。同时,机械化插秧还可以节省秧田、省肥省药。因为水稻插秧机大多采用的是毯状秧苗,育秧凸显高密度,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节约耕地,便于灌溉施肥,且产量稳定,对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用显著。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其中,水田4.71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果全部换成手扶插秧机的育秧方式,将节约秧田3 600万亩,极大降低水稻生产成本,由此带来的间接效益也极为可观。特别是在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对于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满足人民的粮食需求等,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产现代化水稻插秧机的演化进程
中国作为最早生产插秧机的国家之一,自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研制成功后,距今已有60余年的插秧机研制历史,具体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为代表的人力插秧机诞生,用实践和实物证明了插秧机械化的可能性;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农业部推广带土苗移栽的要求,出现既可插带土苗,又可插洗根苗的两用插秧机,如东风-74型;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和研制工厂化水稻育秧设备,与带土苗水稻插秧机相配套,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市和四平市参照日本插秧机结构,研制出中头日尾式2ZLr系列机型;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始推广工厂化育秧,育秧面积达470万亩,其中北方单季稻地区特别是东北三省占较大比重,如吉林省1987年推广面积达252万亩。
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与国情,我国不断完善插秧机的研发和生产。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内还展示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常用的机动高速水稻插秧机,作业效率是手扶式插秧机的3倍、人工插秧的20~30倍,拥有极高的自动化程度,且兼具可靠高效、舒适性好的特点,至今仍在沿用。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劳动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普及率逐年提升。目前,我国农机装备总保有量接近2亿台(套),保证了水稻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已达97%,与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相比也毫不逊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一代一代自动化、智能化的农机见证了我国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水平,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农机生产大国。
政策资金扶持下的农机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党中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糧于技”战略,确保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重大农业机械成果,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主导新阶段,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政策扶持方面,2004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利用多种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引领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而在资金补贴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保有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扶持,2012—2021年,中央累计安排补贴资金2 053.89亿元,利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超2 000万农户购置机具3 000余万台(套),较2012年增长27.35%,受益农户达2 000万,大大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
可以说,水稻插秧既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根,又是现代农机发展的根,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记忆。从远古时期泥沼中人力插秧的探索,到机械化大规模插秧作业,近代插秧机械化的代表性成果——广西-65型水稻插秧机功不可没。时至今日,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我国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由低端为主向中高端迈进,相继打破国外垄断,放眼未来,我们要更加充满信心,建设农业强国之路必将前程似锦。
[责任编辑: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