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卓?张银定?高韵哲?张培基
光阴荏苒。在河南省宁陵县黄河故道沙丘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几代果树科学家接力传承,弘扬“不忘初心、扎根沙地、攻坚克难、造福百姓”的“宁陵精神”,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不断推动黄河故道实现荒沙变果园,在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上贡献力量。
扎根沙丘,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时光回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1958年召开的黄河故道果树生产座谈会上,中央提出了“发展果树,改造沙荒”的要求。于是,刚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选派崔致学、黎彦、高德良、余旦华等一批果树专家,到土地贫瘠、风沙弥漫的黄河故道传授技术。他们满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在宁陵县石桥镇刘花桥村安营扎寨,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拉开了改造宁陵梨树生产的序幕。
60多年前的宁陵,一如电影《焦裕禄》里当年的兰考,风沙肆虐。据黎彦老师回忆,每次下乡他们都要步行到长途汽车站,下了汽车再徒步几十里地才到地方。吃的多是树皮树叶和窝窝头,补充蛋白质只能靠吃树上的虫子。女同志住在漏雨的房子里,而男同志只能住在牛棚里。他们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批走进黄河故道的果树专家,也是第一批把梨产业科学生产理念带给农户的果树专家。“毛主席派来的专家”,是宁陵老百姓对他们的亲切称呼。
风沙挡不住前进的脚步。专家们在沙丘上栽植果树、培育新苗,指导农民改造老梨树,现场传授先进的梨树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当时,病虫害严重,酥梨产量极低,他们说服刘花桥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示范,刮除病害树皮并予以焚烧。这不仅使近乎绝收的金顶谢花酥梨起死回生,还使刘花桥村的梨产量一年一个台阶,由年产量3万多公斤,跃升到第三年的15万公斤,实现了连年丰产丰收,成为宁陵全县的酥梨生产样板村。
薪火相传,攥紧前人的“接力棒”
同吃同住同劳动,专家们早已视宁陵为第二故乡。1993年,已经退休的崔致学、黎彦等第一代专家再次结伴来到刘花桥村,被热情的村民拉进梨园。那一次,他们还像以前那样现场指导、示范。那一次,他们和村民们依依惜别时,留下一句诺言:“有生之年,我们还会来!”忘不了的深情,忘不了的承诺。这一承诺,竟又是10多年的坚持。年迈的他们,真的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宁陵梨园里,还为当地争取到了黄淮海酥梨基地开发资金。
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老专家们大多已离去。他们的儿辈、孙辈成了第二代、第三代科技工作者。第二代科技工作者杨健看着满树的酥梨,动情地说:“我特别希望来传授新技术的是俊男靓女,来听课的也是俊男靓女,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就得有新样子。”他赞许果农杜华一年能在杂志上发表好几篇科技论文;赞许果农刘先照在自家建起了实验室,要让宁陵酥梨富含活性硒。年轻的第三代科技工作者薛华柏、苏艳丽也来到了宁陵。此外,于会丽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也将试验点选择在石桥镇。
当年的风沙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宁陵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当年的茅屋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青砖红瓦房。今天的宁陵可赏万顷梨花,观万顷果园,品香甜酥梨,喝甘甜之水,过“梨”想生活。宁陵百姓自发为郑果所专家竖立了3块功德碑,向前来瞻仰者无声地诉说着难忘的历史,表达着对果树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恩之心,真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踵事增华,擦亮宁陵精神“金招牌”
近年来,郑果所的专家在宁陵培育并推广了“中梨1号”“红香酥”“早酥蜜”等10多个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3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上百场,培训梨农1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多份。如今的宁陵酥梨,已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种植面积20多万亩,年产值突破10亿元,从業人员5万人,梨农人均年收入1.2万元。还带动了旅游、餐饮、物流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宁陵,这个地处黄河故道的国家级贫困县,也在梨产业发展的助力下实现脱贫摘帽,并朝着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阔步前进。
“宁陵模式”是以“突出重点、接力坚持、深度融合、多方共赢”为特点的科产长期合作模式,是“农科”初心的具体体现,是践行“农科”使命的有力证据。
突出重点。以种植梨为突破口,持之以恒不断攻关,让梨树成为宁陵的生态树、致富树,实现梨业强、梨乡美、梨农富。
接力坚持。几代科学家矢志不渝,坚守黄河故道梨园。宁陵依然是青年一代开展科技攻关的主战场。老专家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新一代为从有到强继续贡献智慧。
深度融合。科技支撑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融合拓展。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双方合作,不遗余力支持建设宁陵酥梨试验站。
多方共赢。万顷梨园春赏花、秋采果,吸引国内外40余万游客参加梨花节和采摘节,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宁陵模式”为推动科产合作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成效,以实际证明了科技为民的鱼水深情。2018年,郑果所宁陵酥梨试验站正式签约建设,开启了新时代科技支撑宁陵酥梨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研发与试验示范,将试验站打造成为品种培育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技术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以问题为导向优化科技供给。针对20余万亩宁陵酥梨提质增效难题,提出了“一稳定两提高”的品种结构调整方案、“三转四化”的栽培制度优化方案。
搭桥梁为产业振兴广招人才。邀请院士、国家梨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等17人把脉宁陵酥梨产业发展。组织召开全国性会议,汇聚科学家、企业家等共谋产业振兴大计。
建平台创机制提供长效支撑。共建宁陵酥梨试验站,派驻站长和专家团队,创立“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试验站+龙头企业+果农”五位一体的试验站运转机制。
育人才推动技术传播筑强基。积极开展集中培训、田间课堂、电话微信咨询等活动,培养乡土科技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持续培养技术带头人。
结对子精准帮扶助力增效增收。结对帮扶宁陵县石桥镇刘花桥村、周楼村、石桥集,赵村乡赵村集村。帮扶团先后被评为宁陵县、商丘市、河南省优秀团队。
梨花开遍黄河故道。无际的盐碱滩、风沙地如今变成了生活富裕的绿洲。春来花海漾波,秋到硕果满枝,果农自信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专家们科技惠农的丰碑,矗立在他们的心头……
[责任编辑:丁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