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 戎马一生

2024-04-19 03:30齐继民
大江南北 2024年4期
关键词:乌兰巴金志愿军

齐继民

我的父亲齐金炳、姑姑齐心、姑父习仲勋都是很早就参加革命的。父亲1923年12月25日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一户平民家庭。我爷爷奶奶见我父亲聪明伶俐,便勒紧裤腰带,让他上了六年学。七七事变后,日寇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父亲被迫辍学了。

1937年8月,红军团长孟庆山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从延安到冀中开辟抗日根据地。孟庆山在河北省安新县、高阳县、任丘县、蠡县、肃宁县、河间县等地发动群众,开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不久后组建了抗日人民武装河北游击军,孟任司令员。10月份,该部与吕正操率领的人民自卫军,一道攻克了被悍匪占领的高阳县城。其后,两支队伍的司令部均驻扎在高阳县城,成立了抗日政府。

那一年,我的父亲不到14周岁,但个头俨然一个大小伙子了。他每天在高阳大街上都能看到抗日队伍穿着整齐的军装,精神抖擞地操练巡视,高唱着抗日歌曲,做着抗日宣传,于是就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加了河北游击军。

报名时,招兵的军官看我父亲面嫩,就问他多大了。父亲说15岁了。军官说15岁年龄小了点,但个头还可以;又问家里是否同意。父亲隐瞒了真实情况,说家里人都同意。就这样,不到 14岁的父亲成为河北游击军的一名小兵。当时,河北游击军的战士绝大部分是没有上过学的农民。父亲念过六年书,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加上眉清目秀、聪明伶俐,部队首长让他在一个连队当了文书。

1938年1月至4月,父亲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抗击日寇的大庄、三台、藏家湾、八里桥阻击战和河涧大战等战斗。血与火的硝烟,考验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由于作战机智勇敢、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父亲受到战友和领导的一致称赞。几个月后,他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又被提拔为29大队9连副指导员,时年不满16周岁。

为了加强对冀中抗日武装的领导,八路军总部将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和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纵队和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任副司令员兼四分区司令员。

1939年至1943年12月,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最为艰苦的岁月,父亲和战友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舍生忘死,同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较量。1941年初,父亲迎来他人生的第一场硬仗。在那次战斗中,他带队冲在最前面。突然间,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父亲尽管浑身是血,仍不顾伤痛继续指挥作战。将近4个小时的激战后,父亲和战友们不仅攻占了据点,还抓获了几个日本鬼子。这次战斗的胜利使他十分高兴,但看到身边牺牲的战友,父亲又垂下了头,那些前一秒还并肩作战的兄弟,此时静静地躺在地上。父亲攥紧了拳头:一定要为死去战友们报仇雪恨!这次战役后,父亲被提拔为连指导员,当时他还不满18周岁。

1941年4月,吕正操带领一部分队伍来到河北省蠡县的桑园村休整,父亲也在这支队伍中。入夜,连日奔波的八路军将士们刚刚和衣而睡,突然枪声大作,尾随而来的日伪军包围了村子。父亲和战友们赶紧拿起武器投入战斗。激战中,敌人的一颗子弹射进了父亲的胳膊,鲜血顿时浸染了军衣。他顾不上包扎,仍然和战友们一道抵抗日伪军的进攻。他们在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冲锋后,成功突围。这就是冀中抗战史上著名的“桑园突围战”。在这次战斗中,父亲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敌人的疯狂进攻,负伤不下火线,立了大功,受到部队首长的赞扬和奖励。

1943年8月,已是八路军营职干部的父亲,被组织选派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学习。在抗大,父亲抓紧一切时间充实自己,他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2月,抗大二分校师生从冀西到达陕北的瓦窑堡和延安,父亲转入抗大总校三大队五中队学习。在延安抗大总校,父亲多次聆听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讲课,系统地学习了抗大的全部课程,提高了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下旬,抗大毕业的父亲跟随干部团日夜兼程,赶到热河和东北,与准备打内战的蒋军争夺战略要地。11月,父亲被分配到熱辽军区新惠县支队任副政委。1946年10月,父亲又被组织调到热辽军区蒙古骑兵支队任副政委,而政委就是享誉内蒙古草原的“双枪女英雄”乌兰。

乌兰,原名宝力格,出生在一个蒙古族家庭。我父亲参军一直在陆军,不会骑马,在骑兵部队不会骑马,就等于不会走路。乌兰对待汉族干部的父亲,就像姐姐对待弟弟一样。在乌兰和蒙古族兄弟的帮助下,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和使用马刀。当时,蒙古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剿匪,在乌兰、李海涛和我父亲的指挥下,这支彪悍勇敢的队伍在剿匪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1947年,蒙古骑兵支队改名为骑兵团,乌兰被组织调到别处任职,父亲接任政委。

1948年末,父亲和他的团队随东北野战军大部队入关,参加了著名的平津战役。此前,该部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5军195师583团,父亲继续担任团政委。随后,父亲又先后参加了解放太原、扶郿、兰州、宁夏等战役。在大战中,年轻的父亲虽已是团级指挥员,但战斗中依然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和素养。1950年,父亲所在的部队驻扎在陕西西安附近,才有机会见到十几年未见的姐姐齐心和姐夫习仲勋,并和他们一起游览了名胜古迹。

父亲14岁参加八路军,16岁提干,23岁就当了团职干部。他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受到部队一些青年女兵的爱慕。但他早已立下誓言:革命不成功,决不考虑个人问题。1950年,经人介绍,父亲认识了我的母亲周祥。我母亲1949年毕业于西北财经学院,是陕西省西安市财政局一名干部。经过几个月交往和了解,双方彼此心仪。这年11月,在65军195师师长和政委的共同主持下,父亲和母亲在陕西省咸阳市举行了婚礼。

1950年,新婚不到两个月的父亲便赴朝参战。父亲所在部队在朝鲜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展开殊死拼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50年10月,志愿军发动了开城战役。战斗打响前,身为志愿军团长的父亲,带领侦察排十几名战士侦查地形,摸清了敌人的情况,然后用两个连的兵力拔掉了敌人的一个据点,为开城战役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在这次战斗中,父亲再次负伤,仍然不下火线,继续指挥战斗。志愿军司令部和65军首长表扬了父亲并给他记功,点名让他参加志愿军总部召开的作战经验交流座谈会并发言。

父亲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团长,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催生著名电影《英雄儿女》的“助产师”呢。当年,著名作家巴金率中国作家、艺术家代表团赴朝深入志愿军一线部队采访,第一个到的部队就是65军195师583团。

一天,正在前线的父亲接到师长的电话,说巴金要到他们团进行战地采访,让父亲全程负责陪同并绝对保证他的安全。在583团指挥所,巴金和父亲见过面后,立刻要求到前线去采访。父亲劝他不要去,因为战争太残酷了,并举了个例子。一次,团里在前线指挥所召集作战会议,父亲因有事临时离开,结果就在他离开10分钟后,指挥所遭遇美机突袭,指挥所的人员全部牺牲。父亲对巴金说:“美军的炮弹、飞机经常来突袭,指挥所都不安全,你要到前沿阵地去,太危险了!”但巴金坚持说:“我既然来了,不到一线看看,就太遗憾了!”

父亲见巴金态度坚决,只好趁战斗间隙陪他到一线部队。在前沿阵地,巴金看了交通壕、反坦克陷阱、避弹室、绑扎所,以及战士们的生活设施,还手持望远镜察看敌方的情况。巴金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想到战争的残酷、有牺牲的危险,但没想到这么苦。前沿的坑道低矮、潮湿,战士们穿着湿透的鞋子,几天几夜待在这里,我们的战士太不容易了!”父亲说,巴金话不多,找连队的干部战士和英雄人物开座谈会主要听大家讲,他作记录,记录完了再整理。

巴金在583团住了一周后,又去了兄弟部队继续采访。经过七八年的沉淀,1961年,巴金终于写出了小说《团圆》。再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英雄儿女》。电影中王成这个英雄的原型,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战斗在朝鲜前线的英雄形象的集中体现。但是,电影里王芳的主要原型确实是一个叫解秀梅的志愿军女战士。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也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志愿军女战士,解秀梅恰好也是河北省高阳县人。而电影里志愿军团长张振华的原型之一,就是敢打善打硬仗的583团英雄团长齐金炳。

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10月,父亲佩戴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与志愿军一同班师回国。1955年9月,父亲被国防部授予上校军衔,同时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此后,父亲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5军195师副师长、武威炮校校長、炮兵第9师师长、新疆军区(大军区级)北疆军区参谋长、南京军区炮兵顾问。

1982年,戎马大半生的父亲经中央军委批准离职休养。然而,父亲并没有停下他革命的脚步,而是走进机关、部队、高校进行公益讲座,为无数热血青年讲述革命故事,进行传统教育,让人们更加了解抗日战争、抗美援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编辑 韦 潇)

猜你喜欢
乌兰巴金志愿军
海上日出
DK SPACES AND CARLESON MEASURES*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乌兰托娅推出新歌《带一片草原去北京》
乌兰河
草原上的乌兰娜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