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磊
电影《周处除三害》已上映,它借用人们熟知的典故,讲述了一个现代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周处是什么人?他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周处留下的踪迹
“周处除三害”这段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并被《晋书》采纳,写入正史。
故事里,少年周處横行乡里,乡民将其同虎、蛟一起,视为“三害”。周处在乡人诱导下,杀虎除蛟,并因此而觉醒,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受其点拨,奋发图强,终成一代名将。
周处是义兴阳羡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宜兴人,所以在江苏他留下不少踪迹。宜兴城南龙背山有“老虎墩”。据说,那原是周处所杀老虎的巢穴。后人还在此地修建一座射虎亭以感念周处。斩杀蛟龙是从一座长桥边开始的,这座桥后来改名为“蛟桥”。
周处到南京做官,任职东观左丞,家住老门东附近。年代久远,宅院荒废,北宋人依稀认出某高台是其堂宅。因周处字子隐,所以称那里为“子隐堂”。但到明代,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指认此地为周处读书台,即其刻苦读书的地方。
周处墓的发现
在东吴,周处担任过“无难督”,也就是吴国宫城守卫部队“无难营”的指挥官。吴亡后,周处入晋为官。周处刚正不阿,得罪过梁王司马肜。多年后,在和齐万年作战时,周处遭到梁王司马肜的背刺,以五千兵马与七万敌军对垒,最终弦绝矢尽,自刎而亡。
周处死后,临时葬于陕西乾县,而后再归葬宜兴。
据考古学家许宏《发现与推理》一书记载:1952年12月,江苏宜兴精一中学师生在挑土平整操场时,掘破一处小土丘,露出一座砖室墓的墓顶。公安人员进入墓室取出若干遗物后,将墓室封好。1953年春,华东文物工作队派员对发现的两座墓葬(编为1号墓)中发现刻有文字的青砖,上书“元康七年九月廿日前周将军”等字样。清代《宜兴县志》记载周处葬于此,而周处正是西晋元康七年(297年)战死的。
墓中,考古人员也发现了四十岁以上男性的人骨,和史书记载的周处卒年相符:“头盖骨特厚,最厚处达10毫米,也反映其体质上的一个特点,是否因为他自小体质健壮后为将军有关,就不得而知了”。周处墓虽早年被盗掘,还是出土了不少遗物,出土文物藏于南京博物院。
除三害是真的吗
清人劳格在《读书杂识》中有过精辟分析,并得出结论,“周处除三害”纯粹是“小说妄传,非实事也”。
他给出的理由是:周处死于惠帝元康七年,年62岁。往上推其生年,当年235年,而陆云生于262年,周处30岁时,陆云才3岁。说周处入吴寻二陆,受其点拨,年岁对不上。
周处改过自新后为吴官,而《陆机传》说:陆机“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吴未亡之前,陆机还没有还乡,时间也对不上。有人认为周处寻二陆或在吴亡之后。但吴亡时,周处年已43岁,入仕已久,那时也用不着听取二陆之言而自新了。
周处自新,或有其事,那为何将其附会到二陆身上?有学者认为,周陆两家原就有交情,石亭之战的胜利,便有周处的父亲周鲂和陆云的爷爷陆逊的功劳。陆逊在明,周鲂在暗,他诈降曹休,诱其率军接应,使之在石亭之战中一败涂地。另外,陆家是江左名门,二陆都有才学,德行甚高,为世所重,所以在世人的心目中,他们有资格对周处加以“点拨”。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历朝历代都受推崇。人们爱周处,到底爱什么?
《世说新语》中,周处求教陆云:“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陆云答:“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周处改过自新、奋发图强的案例,为儿童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摘自《扬子晚报》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