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云 张国栋
2023年12月8日至10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联合西南大学在重庆成功主办了“第三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年会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评价改革”为主题,设立了主旨报告、平行论坛、学术论文观点分享、海报展示、期刊主编面对面学术沙龙、专题研讨会、院士闭门会、课题及科研成果发布等环节,170余位专家和一线的实践者作了学术报告与经验分享。来自教育各界及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的700余位代表参加了学术年会。与会代表就当前中国教育评价的形势、存在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交流。为使社会各界同仁更高效全面地了解会议主要内容,专委会秘书处按照会议主题从7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教育评价改革已带来深刻变化
与会代表对当今中国的教育评价改革形势进行了分析。一致认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破“五唯”形成广泛共识,国家层面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探索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部分领域教育功利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认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事关教育发展的重大改革,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学到中小学,到职业学校,到科研院所,到社会各界等方方面面,都十分关注教育评价改革的进展。目前在全国范围之内,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许多改革措施正在走深走实。
重庆市教委陈渝认为,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市的教育评价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经验先后8次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简报、教育部的官网单刊发布;九龙坡区森林小学的豆豆成长学生评价体系,也被选入教育部的典型案例。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教授在报告中讲到,西南大学是全国10所教育评价和综合改革的试点高校之一。在学生评价方面,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全面修订了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重构了课程体系,丰富了评价内容;在教师评价方面,聚焦教师的职业特点、育人导向和成果的多样性、评价的科学性,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高校教育评价重在激发内生活力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其教育评价改革效能如何十分关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林建华教授认为,要首先认清高等教育评价的底层逻辑。评价有两种内在的驱动力,一方面从公共监督的角度,通过评价教育的成效,追求教育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从提高学校竞争力的角度,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制定战略目标,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他提出,评价工作者、政府和第三方在评价的设计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内涵,避免功利,并且要留有余地。高校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克服惰性来推动大学的发展,重在激发内生的活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更全面的隐性知识与能力。
西南大学李旭峰教授认为,在当前,要以多元分类、质量贡献为评价导向,构建“引育用留”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明确“为何评”;构建分类多维评价标准,理清“评什么”;创新质量导向评价机制,聚焦“怎样评”。通过优化岗位设置,构建教师分类保障体系;通过创新多元综合评议方式,促进科学公平;通过内育外引联动,引导服务人才创新发展;通过激励约束,激发科教创新动力。
同济大学樊秀娣研究员认为,教育评价是为了改进而不是证明。眼下过度重视评估结果,就会导致因果倒置,产生过度竞争,进一步导致非理性化。学科评估的目标应是促进和维护多样化的学科生态。国家层面要关注学科大类内方向多样化的生态问题,学校层面要关注学校内各类学科多样化的生态问题。学科建设不能跟着指标走,多样化才是学科发展的根基。
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表示:大規模调查表明,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相比,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感知的学业挑战度更低。建议“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把培养一流人才放在重要位置,高校教师要坚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要着重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双一流”高校建设,要将提高学生投入水平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科学、适度地增加课程负担,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同时,要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西南大学葛信勇研究员结合本单位几年来在体育、美育、劳动方面的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指出学生评价不应只是结果性的,而是要基于德智体美劳等过程行为生成“学生画像”,开展“立体人”的评价。
清华大学乔伟峰副研究员提出,当前卓越工程师的评价,需要进一步明确标准,完善体系。像工程博士类的评价,涉及许多跨学科的内容,不能用原来的单学科的人去评价,应该有一个更高级别的统筹机制。比如说成立一个交叉学科的评审委员会,等等。
中国科学院杨国梁研究员通过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欧洲精英大学的绩效比较研究,认为欧洲精英大学在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投资(包括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中国的高校。中国高等教育近些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就各自的前沿来说,仍然落后于欧洲精英大学当前的领先技术水平,这表明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仍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华东理工大学周玲教授强调,教师评价应该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是否反哺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是否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知识探究能力,是否促进了专业发展,是否让评价更真实、更有善意、更科学、更快乐。
天津大学高耀副教授指出,当下对学科建设的重视不利于学科交叉,有明显的边界和利益固化现象。应弱化学科边界,由学科化思维转向项目制思维。学位授权机制改革要尊重学术研究工作的自发秩序,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宽松容错和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尊重不同学科差异性和不同学术研究工作特性,搭建学科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积极培育和扶持交叉性学科、跨学科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岳英副教授提出,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心,要由制度设计向政策执行下沉,关注保障政策场域内各制度要素的互动,实施基于实证数据的政策动态调整,明晰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利关系,构建并畅通其参与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彭湃副教授基于学生体验,建构了“机会质量、结构质量、指导质量、反思质量、管理质量、效果质量”等六维度工科研究生专业实践质量评价体系,以助力反思专业实践,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测量工具。
三、中小学教育评价应聚焦师生成长
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实践探索。许多与会代表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分享了许多有深度的看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殿军教授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主题,分享了相关的理论思考、国际经验和实践案例。他首先介绍了海外知名高校在招生选拔时的多元要求,以及针对学生综合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采取的一系列尝试,包括涵盖8种能力维度的学生评价新模型和用于记录学生过程性发展数据的CAAS系统。其次,从评价的视角出发,提出应聚焦师生的成长,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以美国高中生学情调查(HSSSE)和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CCSS)为例介绍相关成功经验。最后,王殿军教授倡议要开展中国自己的高中生学情调查,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补充。同时提出,在评价和实践落地中,应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相关数据平台,通过为学生提供服务,获取评价所需的相关数据,从而形成真正的综合评价。
深圳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靳玉乐结合近年来一直备受公众和媒体关注的话题——中小学教科书插图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评价理念。认为在教科书插图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准确传递科学知识,从价值建构、审美表达和育人功能的三个评价维度开展,以实现其启智、载道、育德、尚美等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卢咏莉结合本校的实践,对评价本身的价值作了深度的思考。认为每一个评价要素都应有存在的意义,都有其评价的价值;在过程中要把握平衡与适度原则,注重评价的质量;评价应坚持大道至简的原则,要便于操作和使用;学生评价要聚焦学业品质和思维品质,教师评价要关注理性思维和实践效果。
《教师教育研究》编辑张海燕结合自身的办刊实践,倡导教育评价要回归教育的人文性、关注教师情感维度,通过对话方式,寻找教师的情感表现,尊重教师的情感表达,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訾艳阳教授结合本校创建的“钱学森班”实践认为,教育评价改革应将学生是否获得“智慧”作为目的,以激励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到我会学。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月初介绍了本校靠评价推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认为在专业研修过程性的评价中,要把所有的研修活动转换成学分制;在培养周期综合性评价中,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年度激励性评价中,要建立完整的教师荣誉制度。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蒋信伟副校长向与会者分享了本校教育评价模型的构建。他们以教师多样化自主发展为核心理念,从课堂教学能力、信息化运用能力、试题命制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发展学生特长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维度,开展了阶段评价、循证评价、积分评价、增值评价。认为这种建构不是孤立封闭的评价体系,而是一种与学校的治理体系、综合的育人体系、协同的教育体系等相关的共享评价体系。
四、用科学的评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评价方面的话题也备受关注。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曾天山研究员认为,职普融通意义重大,但目前仍处在实践摸索阶段,破除职普壁垒、改进评价方式、推进职普融通迫在眉睫。建议:一是要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出台综合高中设置标准、学籍互转、学分互认的指導意见等;二是要发挥职普资源互补优势,实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三是要合理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是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切实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五是要开展职普学分互认,推动国家学分银行建设。
西南大学朱德全教授认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评价要发挥诊断、治理和导向功能,树立指向学生终身幸福的高质量共生式发展评价理念,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体系,兼顾底线与顶线“双线”评价和职普融通“双规”评价体系;建立“基建数据-功能模块-智能数治-智慧自助”数字化智慧式自助评价服务系统。
浙江工业大学刘晓教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优化结构布局;紧扣关键环节,加强基础建设;促进开放共享,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示范效应,强化以点带面,深入整合共同体各类资源,用科学的评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产教融合。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杜庆波教授通过介绍江苏省高职专业认证的探索与实践,认为成果导向、数据赋能是保障他们近年来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经验。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友力介绍了他们在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方面的探索,其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人才分类管理、明确人才分类遴选标准、打造人才分类发展平台、发挥各类人才引领作用、强化人才分类考核。
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通过对职业行动能力评价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对于职教高考的四个建议:一要建立科学的考试理念:二应高度关注对“职业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评价;三应统一全国职教高考类型;四要提高技能考试的科学性。
陕西师范大学祁占勇教授提出,在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数字技术的伦理争议会引发学生隐私泄露与评价干预性过强的风险,导致学生、教师、职业院校、政府和企业等主体边界的迷失与游离。因此,应从四方面进行风险规制,即提升数字化评价的科学性、强调主体意识与责任、提升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的情境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人文价值。
学大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金鑫认为,探索职普融通新生态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注重全面打通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升学就业的通道;必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必须注重职普融通实践。
五、区域教育评价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近年来,地方党委和政府积极履行教育评价职责。他们结合所在单位工作情况和本地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任春荣研究员认为,区域教育工作评价是问责制度的需要,但在当前面临诸多问题,如评价单位多、指标内容多、重量轻质等。指出区域教育评价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社会生病不能只让教育吃药,党委政府要“立”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破”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质量、公平和效率兼顾,真正聚焦人的全面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柳夕浪强调,区域教育层面推进学生发展综合评价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向:一是从全时空、碎片化的考评,转向围绕核心素养的贯通设计、综合实施;二是从课程外另搞一套评价体系,转向课程内关注纸笔测验不足,补充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评价;三是从名词+形容词的贴标签,转向基于动词思维的关键表现整体刻画和进阶引导,让学生从考试评价的负面体验中走出来。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井光进指出,党委政府应减少对教育、对学校的不合理评价,警惕“左手放权,右手又通过评价收回”的倾向;基于尊重教育规律和尊重教师调适教育内外环境,重构区域教育良好生态,用好用活教育评价结果,而非一评了之、评而不用、大评小用、急评缓用。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李颖介绍了他们通过多维度数字化评价打造太原教育新样态的探索。其基本经验是:多层级联动,建立数字化评价工作新机制;多视角谋划,开展数字化质量监测新探索;多方位运用,提升数字化评价改革新效能;多维度实践,形成数字化評价运用新样态。浙江省台州市教育局陈海晓汇报了他们创新县委书记“述教”机制的做法,即明确把县(市、区)党委书记述教机制作为改革党委政府教育评价的载体,每年由市委主要领导、市委常委等参加,把县(市、区)的党委一把手集中起来,召开一个教育述职大会进行述教。通过高站位谋划、高效率组织、高质量述评、高标准推进等方式,改革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评价。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谭仕荣介绍了本市推动党委政府科学履职,改革评价体系的经验,即完善评价办法、优化评价内容、用好评价结果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县级党委政府打造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六、要为创新人才提供各种资源和个性化培养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抓。所以在这次年会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评价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认为,拔尖创新学生不等同于早慧儿童,也不一定要有超群的智力。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品质是要有内生动力。其次,要有开放性、坚毅、智慧和领导力。而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造一个生态,通过提供各种资源和个性化的培养,让人才“痛快”地成长。推动创新教育不能只关注大学阶段,还要做好大中小学的衔接。创新教育的本质是自驱的,是满足人的好奇心,激发人的成就感,适合每一个人。要成长为一棵“大树”,种子是内因,生态是外因。推广创新教育,可以从“特区”开始,通过小规模的试点成功来激发万众。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刘益东指出,评价一流人才的关键标志是原始创新成果,就是开辟新领域、引领新方向的重大创新,是从0到1的工作。原创成果的综合特征可以用“一把剑”来概括:“剑尖”是标志性贡献,可用一句话、一段话来高度概括;“剑身”是发表同题系列论文论著专利清单;“剑柄”是获奖、转载、受邀报告等学界反馈与好评;“剑鞘”是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盘点比较及优势。公开透明、宁缺毋滥,甄选一流人才作为带头人,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借助AI等最新技术的力量,可以进一步扫除“五唯”顽瘴痼疾,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教授指出,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主要有两个标志,即拥有一流的科研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两点都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而建设一流的学者队伍又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即充足而灵活的经费和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必须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
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宏斌研究员分享了2023年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调查结果:4~6年级学生的科学态度、好奇心、想象力整体水平快速增长并达到峰值;东中部地区各年级青少年科学素质得分基本相当,且高于西部;东中部青少年科学素质增速小学比初中快;西部青少年科学素养增速初中比小学快,总体呈现“小学阶段增长快,初中到高中增速逐渐收窄”的特点。
东南大学脑与学习科学系主任柏毅教授提出,创新思维是一种基于特定认知、潜意识和激情的直觉而非严谨的逻辑推理,因此要贯通不同学段,聚焦创新思维,强化基于科学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重庆师范大学林长春教授认为,中小学教育中有三大困境阻碍着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仍然是题海战术;注重静态知识传授和解题训练,忽视科学方法掌握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王晶莹教授提出,在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中,应关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建立动态的个性化发展路径,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中国科学院董纪昌教授分享了本校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近年来,他们提出了科教融合3.0概念,在教师评价方面,推行分类评价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意对成果形式多元化的评价;实行周期性评价与同行评价,设置长聘体系预聘岗位的离校缓冲期,通过国际第三方评估进行长聘体系的人才引进。在科研评价方面,创新性设置科研活跃度的指标。在学生评价方面,强调分类评价,完善长周期培养模式;同时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德育、美育、劳育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重庆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钟敏介绍了本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核统领”,坚持将“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作为培养的价值理念;“双驱助力”,坚持将课程与教学作为培养的重要抓手;“三级联动”,坚持将共性、个性、拔尖作为培养的进阶路径;“四维协同”,坚持将建机制、搭平台、拓资源、优环境作为培养学生的坚强保障。
西南大学教授、《教师教育学报》副主编邓磊指出,要推动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一是人才评价指标改革,要从一元的指标体系,转变为对人才进行多维的评价;二是人才评价目的改革,要从以人分层次选拔、培养、任用的评价目标观念,转变为按照人的差异性进行的类型区别、任人唯才的评价目标体系;三是人才评价手段改革,要从以往的注重考核成绩为主要评价手段,转变为多方向的人才引领手段。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伍宸教授提出,在新形势下,需要逐步摆脱对西方学术评价体系的依附,构建基于价值驱动的学术评价体系,创新中国特色学术评价理论。这种创新一是能支撑起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二是能够反映世界范围内时代学术科研的前沿方向,为中国学术研究赶超世界科技前沿奠定评价的理论基石;三是要有鲜明的文明内涵,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学术评价体系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教育评价方式更新迭代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智能技术赋能效应日趋明显的趋势下,当前教育评价体系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武汉理工大学杨宗凯教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育测量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教育评价方式在不断地更新迭代。如何建立基于新技术的评价标准?如何评价学生的隐性知识?如何在评价中为评价对象减轻负担?如何规避伦理安全风险?杨宗凯教授提出了七点建议:一是要围绕评什么、怎么評、怎么用,开展研究;二是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体系;三是要构建教育评价数据大脑,如数据库等;四是要深度挖掘常态化监测数据,建立系统性、通用性、客观性、可采集的数据指标体系;五是要构建多级联动、上下贯通的教育大数据中心体系;六是要探索技术支撑的无感式、无扰式教育评价;七是要探索新场景下的教育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重点介绍了本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方法:构建综合素质理论模型,使之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口径标准一致;采用表现性评价,以真实情境为导向,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具;研发汇聚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综合素质评价能力。同时指出,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评价技术,可以破解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卡脖子问题,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
安徽师范大学辛涛教授指出,评价的信息化和教育数字化是双向奔赴,在目前“互联网+监测”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从“宏观群体”评价走向“微观个体”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综合评价”等,但目前的教育评价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未来有必要构建学评融合教育评价新理论;深入应用智能评价技术、实现实时评估与过程性评估;深入应用智能评价技术,实现评价方法更新升级以及持续攻克智能化测评核心技术难题,向个性化、情感化、自适应化测评过程等方向持续努力。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余亮教授探讨了“互联网+”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多维评价,即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等状况。认为其流程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环节依次交替进行。线上可自主预习,线下可集中讲解重难点,然后通过线上的成果展示和线下的反思总结,最后通过平台完成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
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刘邦奇教授指出,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循证决策数智化、数据采集过程化、数据分析多模化和评价反馈即时化等方面。因此,要重构教育评价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在内容、主体、方法、工具等方面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砥认为,只有基于数字素养框架标准和师生发展需求,提供菜单化培训和跨学科融合培育路径,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才能精准地促进师生数字化素养的提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宋宇认为,课堂教学智能评价在教学内容、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当前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和教育大数据技术,创新教学检测评价手段,优化智能教学课例,推动教学方式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式,向“素养本位”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型,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覃菲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评价理念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在评价目的方面,应以学生能力和素养为评价对象,避免评价结果的滥用;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强调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在评价领域方面,应避免技术主导模式,对于评价标准客观的领域可以以技术赋能,但对于难以量化的素质应慎重考虑。
八、小结
综观此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专家学者们在讨论中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有的从问题出发,对中国教育评价当前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解剖,通过梳理、概括、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立足本单位实践,介绍了他们在探索中的方法、经验和体会;有的站在理论的高度,对于顶层设计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性建议。内容上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不仅涵盖了高校、中小学、职业院校、区域教育、用人单位等方方面面,还对当今中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对教育评价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本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既是对近年来形势的全面回顾与反思,也是对所获成果的一次大梳理、大总结,更是对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进行的一次总动员。
(本文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供稿。在整理此文稿的过程中,下列人员做出贡献: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郭芳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阳彬、韩晶、何乐、邵红垒、陈佳、白虹雨、罗越丹、娄海欣、李雪、刘璐璐、杨永利、张浩乾、任俪莎、谈卓林、杨梦婉。)
(责任编辑:陈畅)
作者简介 刘扬云,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张国栋,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