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2024-04-18 04:55赵静静
世纪风采 2024年4期
关键词:常州全域片区

赵静静

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的常州,地处江南腹地,北枕长江,南揽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有着“苏常熟,天下足”的美誉。20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无锡、苏州共创“苏南模式”,奠定了以集体经济引领乡村发展的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市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聚焦美丽乡村、和美乡村建设,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以生态为底色、产业为支撑、特色为品牌,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的“变现”之路,完成了一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精彩蝶变。

当前,一大批生态优、村庄美、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美丽乡村正在常州大地上开花结果,为全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治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2006年起,常州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村庄环境整治。2007年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10个、省级生态村30个,农村面貌有所改变。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三清一绿(清垃圾、清粪污、清河塘和村庄绿化)”“五化三有(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环境美化和有公共服务中心、有长效管理机制、有乡村文化)”整治工作。2010年底,所有行政村完成整治,有30个村被评为小康家园示范村,获得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政策创新成果奖,相关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2011年,江苏省统一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六整治六提升”。当时省里给常州下达的任务是到2013年底完成9094个自然村的整治任务。对照苏州、无锡、南京等已进行过一轮村庄环境整治的地区,常州的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还有差距,村镇配套资金也较少。经过调研,发现9000多个村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整治工作任重道远。

整治工作开展初期,因各村庄情况不同,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溧阳八字桥村被列入江苏省村庄建设与环境首批整治项目,但在整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道路建设涉及村民土地以及门前屋后区域,村民怕有损失,心存顾虑。村里就成立由老党员、老领导等组成的协调小组,配合村委做村民思想工作,最终完成整治。在深溪岕村,贯通全村的溪流时常断流,汛期又常常淹到溪边的住户,给村民用水也带来不便。在修复河岸时,村委会想到用筑坝的方法建造沉砂池,但方案遭到村民质疑。住在溪边的村民提出,每次发大水,雨水从山上冲下来都会携带大量沙石,拦水坝很快就会积满泥沙,水便会溢到家里去。村委会听取了村民的意见,经过调研论证,最终采取了降低河床的办法,将拦水坝向下挖深1米左右,并定期清理,保证了溪水长流不息,汛期也不会影响溪边住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治行动,各辖市区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在各地各部门通力配合以及广大镇村干部和村民的辛勤努力下,全市累计完成整治自然村9094个,其中环境整洁村7912个、二星级康居乡村105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27个。2013年9月全市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全域验收抽查,提前半年完成省定目标,考核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苏州。

彰显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奋斗目标。从2014年起,常州启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与之前新农村建设相比,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融人绿色、特色、人文等元素,从注重村容环境改善到聚焦物质富、环境美。

2017年,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开始部署,常州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要素,开启了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2017年市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成立,结合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开展全市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示范点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常州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域美丽乡术寸建设。

常州首批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项目被称为“两区十点”。“两区”是指溧阳市南山片区、金坛区上阮片区,“十点”是指深溪岕村、牛马塘村、杨家村、塘马村、礼诗圩村、仙姑村、陡門塘村、梅林村一东南村、查家湾村、殷村村。2017年7月,天宁区查家湾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在查家湾美丽乡村建设初具形态的基础上,天宁区政府加强查家湾精细化管理、重点IP打造,以及文化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商旅整体开发。在市、区、镇三级指导和支持下,查家湾聚力强村富民,全力推进12大类68个具体工程项目,积极布局“一山一环两网四片十大景点”,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含金量,启动了“焦溪翠冠梨”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创建,拓展特种水产、有机稻米等产业,研发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收到良好效果,得到了常州市政府的肯定。2019年,首批“两区十点”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全面完成主体核心区建设,溧阳市溧城镇八字桥村、礼诗圩等4个试点村被命名为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数量居全省第一。

在第一批示范项目取得较好成果的基础上,常州加快步伐,继续推进第二批示范项目建设,其中包括金坛区谢桥村片区,武进区太湖湾片区,天宁区黄天荡片区,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上黄镇南山后村,钟楼区邹区镇安基村等多个示范点。比如,2019年作为黄天荡片区一部分的丰北村,被纳入全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丰北村以前是个贫困村,但该村借力发力,借助示范区创建的机会,积极治水清淤,疏浚河道,铺设栈道,并通过黄家浜河道综合整治、黄家浜沿线连片改造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将原先易淹易涝的低洼农田改造成荷塘,建设“荷塘月色”景观工程;成立了三个专业合作社,打造“丰北三宝”——莲藕、鸡头米和鱼,形成“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2019年,村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0.5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15倍。

常州各地发扬“勇争一流”的精神,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打造适合本地本村的发展模式。如焦溪利用古镇文化,积极开展申遗工作,打造“焦溪古镇”景区;查家湾依托周边的舜过山、老舜河、新沟河,以文旅类美丽乡村为建设目标,积极开发精品旅游项目;丰北村根据其河流众多的特点,以休闲类美丽乡村为建设目标,开展最美水乡建设。为真正“留得住乡愁”,多地立足挖掘乡土文化,如塘马村的红色文化、牛马塘的中华薯文化、礼诗圩的荷文化、陡门塘村的回汉交融文化、查家湾村的舜山文化和安基的运河文化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如何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富,成为常州美丽乡村建设新的方向和目标。为此,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将其打造成全市旅游业重要增长极。比如溧阳市围绕“1号公路”布局建设一批精品酒店、民居民宿、“溧阳茶舍”、房车营地、驿站、驿亭和观景平台,串联起主要景区、景点和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连接220多个民宿和乡村旅游景点、62个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同时,积极争创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和乡村。金坛区薛埠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溧阳市牛马塘村、塘马村、杨家村和金坛区柚山村、金牛村等人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成为得益主体。2022年,全市美丽乡村的村均总收入606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4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农民生活幸福感明显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查家湾遇到了舜过山乱坟迁移的难事儿。舜过山是查家湾美丽乡村建设及查家湾特色农村游的核心景区,山坡上大小780余座散坟严重影响环境。这些散坟并非都属于查家灣,也涉及临近城市,村民祖祖辈辈沿袭了这一丧葬习惯,迁坟工作推进难度大。村两委班子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多次调查摸底,经常深入村庄田间地头做村民工作,最终形成了折中方案。因为前期工作扎实,待正式迁坟时,全村老干部、老党员带头行动,整个行动中没有出现任何阻力,最终散坟迁移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全部完成。

2017年以来,常州市高标准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创成43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村庄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0个村庄被认定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统筹推进,建设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设“和美乡村”。常州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着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设定的目标任务是建设10个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100个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00个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庄。

在具体实践中,常州注重基础建设,通过垃圾整治、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实施乡村片区整治更新行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行动,推进“十百千”工程建设;统筹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发展,不断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质效。

如果说,此前美丽乡村建设是以村、镇为单元,那么和美乡村建设突出的是“片区”的概念。这一阶段的整治工作打破了村域壁垒、镇域界限,以乡村片区为单元、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打造了11个乡村整治更新片区,总面积167.32平方公里,涉及12个镇、2个街道,50个行政村、3个社区。同时,在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常州发挥已建成的美丽乡村示范效应,引领带动周边村提升,以片区化打造、组团式推进、带状型发展为导向,指导每个示范村打造1-2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微型农文旅商综合体,培育1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1条乡村特色旅游线路,建设1个以上新能源应用示范点,打造2-3个美丽场景,提高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00万元以上。2023年,常州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4.48万亩,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1.48万户,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

在龙城大地上,常州正用“绿水青山”绘就美丽乡村画卷,“三山三湖四田园,三环六线百美村”的美丽乡村特色体系加快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风貌展现在世人眼前。当前,常州已高质量迈人GDP万亿之城行列。面对新起点新机遇,常州将积极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常州全域片区
常州的早晨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