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兮兮
我从小就是一个表达欲旺盛的人,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写日记,每天都能密密麻麻写上一页纸,一直写到高考前一天。在智能手机还不这么发达,社交媒体也没这么丰富的时候,抽屉里的日记本装满了青春年少时的喜怒哀乐。
上大学之后,朋友圈和微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表达途径。于是,藏在日记本里的滔滔不绝变成了社交软件上的字斟句酌。我开始期待回应,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引起别人的共鸣。那些无人问津的碎碎念,被我怒其不争般地按下删除键,明明是情绪的表达,却在某一时刻开始牵动了情绪。
随着时代发展,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更新迭代,五花八门的呈现方式不断出现。此时此刻,“回应”被冠以了“流量”的新名字。随之而来的巨大收益,模糊了人们输出自己的初衷。于是,表达变成吸引目光的工具。大家在争先恐后、标新立异中,遗落了最初想要倾诉的真实内核。而评论区里那些队列整齐的回应,又变成了另一种得不到回应的表达。玩笑打趣也好,附和共鸣也罢,隐匿在数字的海洋中,不知道又有几词几句能真正地飘进创作者的眼里。
最初明明只是想要记录生活或是透过屏幕围观世界的人们,最终被困进信息造就的茧房里,抬起头只能看见无数同质化的内容将自己包围。海量的信息和表达变成囚禁时间与思想的牢笼,如果你想要找到自己,似乎你只能沉默不语。
可原本不该是这样的。
我是在很多年以后才意识到,表达其实并不需要回应。想法本就是很私人的东西,自身情绪的出口,却也可能变成他人情绪的负累。更何况,共情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人有义务为别人的情绪买单。在这个时代,各自奔忙才是常态。
渴望回应,希望被理解,想要被认同,其实是来源于内心的不安与不自信。越是得不到回应,越开始自我怀疑。原本只是对生活的记录,最终却变成对自己的消磨。
于是很多人都说,克制表达欲是成长的標志。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里也谈道:“人和人的交往还是少说话,克制表达欲。”“别为了获得共鸣,讲起过往没完没了。”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成长的步伐不应该迈向克制自己倾诉的本能,而是应该坚定内心;不必等待外界的回应,而应守护好自己的本心。
表达其实很珍贵,那些放纵表达欲喷薄而出的时刻,那些琐碎的、细微的被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全都是我认真生活过的证据。而我在与人交往时谈及的自我,同样会变成旁人关于我的概念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凡此种种,与我自身的记忆相互佐证,让我无论过去多少年,都能在回首时一眼看见曾经鲜衣怒马的自己。
而在我回头的那一刻,多年前匆匆撂下的表达,也终于等来了有关于它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