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成为我自己

2024-04-18 01:02吴梦莉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4年3期
关键词:光点碎屑彼岸

因为身体不适,我在医院小住了半个月。

做手术那晚,正是中秋。我躺在病床上,因为麻药失效而发出痛苦的呻吟,而月色如水,流淌到床边,裹得我满身银白。

说来也怪,从小到大,不知读过多少首咏月的诗,看过多少轮明月,但是,只有在这一刻,在我的病躯之上,我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何为“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这几年,我写作的频率明显下降,心底有过想表达的故事,可是每每提笔,总觉得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因此想要再等等——等状态好一些,等文笔更精练老到一些,我会写得更好。

可事实是,我一直不够好,因为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才算得上好。

如果说,读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数、排名来判断自己的好坏,那么进入社会后,好坏就是一座没有指针的时钟,我仅能通过他人偶尔落在我身上的神色,将自我分成受人喜爱的和令人讨厌的两部分,以及数不胜数的碎屑。

而大部分时间里,我都以碎屑的形式存在。

身为碎屑的我,难以与人展开真正的对话。我会通过一个人的神态来判断他想要听什么,然后确定自己应该说什么,絮絮叨叨,迂回反复,却始终不去触碰事件的核心,不去谈论“房间里的大象”。我怕那会令人不悦。

青春期,我活得十分拧巴、自我,不会察言观色,因此吃了很多苦头。课堂上,我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時候,椅子上被人放了嚼过的口香糖,黏在黑色的校裤上,难以搓洗干净。母亲责备我不够小心,而我将脸埋在枕头里,泪水落成祈祷。

“白日将尽,夜晚降临,渡我去彼岸吧。”

而彼岸在哪里呢?彼岸在人群之中。

成年后,我终于学会了察言观色,知道在适当的场合说合适的话,但是内心的冲突依然存在,而且越是想要压抑,越是濒临爆发。最后,身体比精神更先崩溃,我进了医院。

在医院里,人剥去了身份、财富与学问,变成蓝白色布料包裹的生物体,好坏与否,都由自身的感受来决定……而这一切,竟然让我感到了久违的自由。

因为病痛的折磨,大家情绪都不高昂,病房因此格外安静。因为刀口在腹部,我只能平躺在病床上,无法阅读,无法刷手机,只能看着太阳的光点在天花板上一点点平移,最后落至墙角的斑点处。

疼痛难忍,精神却因此产生了洁净和空盈之感。我觉得自己变成了光点,明亮且自由,忽然就有了动笔的冲动。

记录身体的残败,记录精神的空淡,记录思想的迷惘,记录情绪的惆怅……这些记录不必精妙,它们只是我的日记,帮我理清当下发生了什么,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也不需要有任何的意义。

中学时,课文里讲过庄子的“无用之用”,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无用之用,让那棵大树逃过了木匠的斧头,完成了它自己。

我依然想变得更好,但是,在那之前,我得成为我自己。

吴梦莉

非典型巨蟹女,喜欢动漫和电影,中度绒毛控,重度颜控和声控,小写手一枚。曾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大学组特等奖和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大学组一等奖,著有长篇小说《外星人同盟会》。

猜你喜欢
光点碎屑彼岸
Sweet Carrots甜甜的胡萝卜
一种具有塑料碎屑收集机构的水磨床
彼岸
清洁搅拌机的小妙招
幸福不在彼岸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渤中X油田沙一段生物碎屑白云岩井场识别方法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
画“眼”的诀窍
知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