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宏,孔令霞,李 丹,孔 洁,罗宝萍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总数超过30万,死亡病例总数超过7万[1]。在这些患者中,有近40%在确诊时即为晚期或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发展为晚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为2~3年,总生存期(OS)超过5年者低于20%[2]。尽管晚期乳腺癌无法根治,但随着筛查方法的更新、外科术式的改良、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推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OS已经得到了延长,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3-4]。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临床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5]。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精神和心理等,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在近些年出现的多种护理模式中,舒适护理备受关注。舒适护理由美国学者Kol caba于1995年提出,旨在让患者在身心、社会、精神上都能保持最好的舒适度,从而能更快地适应社会[6]。本研究对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根据《中国晚期乳腺癌诊治专家共识》[7]和《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8]明确诊断为晚期乳腺癌;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0岁;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
1.2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或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者;②有严重精神障碍且无法正常沟通者;③因其他原因中断治疗并退出者。
1.3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17日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和乳腺外科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专科医生依据《中国晚期乳腺癌诊治专家共识》[7]和《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8],结合这些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了外科手术、全身化疗、局部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2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冠心病史、2型糖尿病史、乳腺癌分期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护理干预
1.4.1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常规入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用亲切的语气向患者介绍乳腺癌的疾病特点、注意事项;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谈心,安抚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指导患者合理服药,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等。
1.4.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①生理舒适护理: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环境干净卫生,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减少细菌滋生,预防院内感染。调整病房光线,以柔和光线为主,精简病房陪护人员,增加患者安全感,减少其因噪声引起的情绪波动,也可以播放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对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维持正确的卧姿和体位,床头保持30°左右的仰角,定时变换患者的体位(翻身),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局部持续压力,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巡视查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定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静脉输液做到稳、准、快,减少患者疼痛感。②围手术期及放化疗期间的舒适护理:术前1 d,巡回护理人员到病区探望患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麻醉、手术及术后的护理,使患者明白手术的目的、意义、过程及预后;嘱患者术前6 h不能够食用固体食物,向患者解释禁饮禁食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度过禁饮禁食期,以便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术中的舒适度护理应保证手术室温度适宜,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处理;注意患者的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避免术中输液过快而造成低体温;术后患者的皮肤要保持干净、保暖,搬运时要保护好手术切口;护士掌握经典的三阶梯镇痛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体位,配合医生指导和辅助镇痛治疗,避免因创伤性用药而加重疼痛;告诉患者家属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做好术后的指导,以消除患者的顾虑等。对接受放化疗患者,告之相关治疗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勤观察询问,及时发现并及时干预,同时嘱患者高蛋白、清淡饮食。③心理舒适护理:护士除了给予乳腺癌患者一般心理护理之外,更要深入了解患者,结合患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及相关医疗经验,个体化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消除患者不良的心态给疾病的康复带来的不利因素;关心和重视患者的各种治疗和检查,定期组织适当运动、书籍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活动,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时常与患者谈心,用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让患者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建立起与患者密切的联系。④社会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家人、朋友、同事及社会的支持,要给予正面的引导,鼓励帮助患者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其真正体验到社会及亲人的关爱与温暖;尊重患者的地位和人格,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请同病室治疗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治疗经过及配合方法,以增强信心,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5观察指标 ①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前后,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测试。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取一条10 cm长的游尺,上面有10个等距刻度,从左至右分别标为0~10这10个数字,0代表完全没有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让受试者自由选择。睡眠质量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包括19个自测问题和其他5个问题,总分0~21分,总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焦虑和抑郁情绪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这两种量表分别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最后每个项目汇总换算得标准总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②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受试者自由评价。
2.12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VAS、PSQI、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VAS、PSQI、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干预前后VAS、PSQI、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2.22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不满意”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干预后满意度比较 例(%)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致命性疾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更新,面对乳腺癌这种疾病,研究者已经从单纯追求治愈疾病开始向更加全面、实际和人性化的治疗目标转变,简而言之,就是让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得到帮助,在尽可能缓解病痛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健康程度[9]。舒适护理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符合目前医学模式发展的潮流。舒适护理技术是贯穿整个护理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因此,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和舒适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0-11]。现代护理要求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故需要对舒适护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为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提供新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晚期最常见的症状,也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不缓解的癌性疼痛对患者体力和精神方面的巨大消耗是难以想象的[12]。目前,针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在三阶梯止痛原则指导下应用各种不同等级的口服和静脉镇痛药物[13]。但是,这些药物均具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会出现疗效下降的问题,部分药物还会出现成瘾的问题[14-15]。在这种情况下,舒适护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患者主观感受不降低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等级较低的镇痛药物,尽量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次数,为患者长期与癌性疼痛做斗争保留余地。
睡眠是人类机体各系统获得休息的主要形式。良好的睡眠可以改善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机体的很多修复和储备机制也是在睡眠中才活跃起来[16]。焦虑和抑郁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精神和心理表现,伴严重焦虑和抑郁的恶性肿瘤患者均会不同程度出现消极治疗、对抗医生、厌世等情况,使得治疗难以有效开展,进一步恶化病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互为因果,相互恶化,同时,它们又都与癌性疼痛有关[17]。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均有特定的药物可供选择,但是在癌症晚期患者大剂量使用这些药物存在呼吸抑制等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舒适护理可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加柔和和人性化的方式改善他们在睡眠与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如王红等[18]对120例老年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护理、音乐疗法、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睡眠护理等,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化疗后呕吐情况、睡眠情况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癌症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提示舒适护理干预策略与传统护理策略相比,具有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和更加人性化等特点,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