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东方
传承家族的藤编技艺,唐芳不仅创下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给附近农家留守妇女带去谋生甚至致富的技术。她说,她的人生被藤编改变,而她也在改变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走向。她希望更多年轻人留在乡村,加入良顺公司的团队,让汉中藤编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癸卯年腊月十一,是大寒节气过后的第二天,汉中市南郑区迎来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
从汉中市高铁站开往南郑区黄官镇的路上,28岁的唐芳驾着车,偶尔扫一眼窗外飘落的雪花。她语速平缓,向记者聊着她的藤编,以及藤编给她的人生带来的变化。从自己为了传承这项技艺辞去深爱的教师工作时的那种不舍,到接手管理公同之后被各种事务缠身无瑕顾及两岁小儿的愧疚,从20岁初识藤编技艺到26岁投身藤编事业再到如今将藤编技艺推向世界……
车子开进黄官镇非遗文化产业园,唐芳带记者走进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良顺公司”)的厂房。“我的人生就是被藤编改变了!”语气中偶尔带着一丝娃娃音的唐芳说完这句话,扭头看向厂房一角几位正在编织椅子的老年妇女。
20岁:是他让她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藤编
最近几天,唐芳大部分时间是在黄官镇与汉中市区之间来回奔波,工作是按照汉中市文旅局要求,指导公司的设计人员、技术工人布置一个主题为“藤造新生活”的大展厅。良顺公司参与的是展厅最前端的装修部分,即用藤编作品作为基础装饰。展厅建成后,文旅局将集中全市的文旅产品在这里进行展示和推介。
唐芳和丈夫陈凌凯一起管理良顺公司,分工明确。她主要负责产品设计、生产、品牌宣传,以及与政府各部门的对接。像布置“藤造新生活”展厅这样的工作,正是属于她的管理范围。同时,她对藤编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品种、质地以及所有产品种类、市场认可度也都了然于胸。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20岁之前,唐芳对藤编还是一无所知。
2015年,正在渭南师范学院就读的唐芳被男朋友陈凌凯拉着帮他在淘宝开网店,尝试通过网络销售家传的藤编产品。在此过程中,唐芳断断续续得知,陈凌凯家经营藤编生意,在南郑的何家沟村、龙池村等地拥有2800多亩青藤及木竹种植基地,已经形成“原料生产-成品加工-产品销售”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正是在唐芳帮陈凌凯开网店的2015年,汉中藤编技艺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一走进良顺公司的大门,就会看到有一面墙挂满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其中居C位的是一张年代感极强的“劳动致富光荣证”,这是1982年11月8日,当时的中共汉中地委、行署颁发给陈凌凯爷爷陈太坤的奖状。
其实,唐芳的娘家离黄官镇只有40多公里,可在她小时候的记忆里,却没有丝毫关于藤编的印象。原来,当地只有黃官镇的村民们掌握藤编技艺。而在1990年代之前,陈凌凯出生的水井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藤编为副业。
汉中山区野青藤资源丰富。据古籍所载,汉中藤编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甚至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中有“藤甲军”的记载,“藤甲”就是用青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古代汉中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
在唐芳第一次通过陈凌凯知晓藤编的时候,陈家的这项家传技艺已经传到了陈凌凯的父亲陈良顺手中。
陈良顺15岁跟随父亲陈太坤学习藤编技术的时候,正是汉中藤编家具在城乡间最流行的年代。其时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竞争的是成品款式与编织图案的出新程度,这样的市场氛围最能让心灵手巧之人脱颖而出。陈良顺18岁时,已经熟练掌握藤编产品骨架制作和编织技术,他做出的家具和家用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
1980年代,陈良顺大部分时间上山采青藤,回家后水煮、剥皮、漂白,然后根据自己观察市场的需求,编成座椅、躺椅、六棱八仙桌、屏风、书架、盘、筐、篮、提箱、果盒等制品。那些年,人们对编织图案也有所要求,譬如木瓜心、米字格、菱形格、菊花、寿桃、日月同辉、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良顺公司的二楼展厅里,收藏着几把最能代表1980年代流行编织图案的藤编座椅和沙发。这些藏品工艺精湛,陈良顺只舍得给汉中市博物馆赠送了一把座椅。这些藏品,显然记录着陈良顺职业生涯最美好的时光。
陈凌凯从小到大,亲眼目睹了父亲从骑着自行车拉着藤编制品到市区,到开着三轮车拉到邻县,再到开着小型农用车一早一晚避开交警拉到邻省去售卖的过程。但到了1990年代后期,新式家具占据市场,汉中传统藤编制品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藤编市场日渐式微,年轻人顺应时代外出打工,藤编技艺逐渐无人问津。
但是,陈良顺却坚持下来,独守着这门技艺。这一坚守,便守住了市场。2003年,国家非遗保护工作启动,国家政策有了倾向性。市场也开始分级,一些客户群体开始将理念回归到对环保、自然与传统技艺的需求中来,扛过艰难时光的陈良顺迎来转机。
随着市场对藤编家具和日用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陈良顺联合十多位村民一起创业。2007年,陈良顺成立了黄官藤编专业合作社,随后又注册成立了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将附近掌握藤编技艺的老人与愿意学技术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独守技艺的那些年间,陈良顺发现南方藤编技艺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于是到云南、浙江学习新技术,眼界大开。良顺公司的一部分产品开始采用东南亚的进口藤条,部分工序采用机器加工。技术创新也带动了汉中当地青藤手工技艺的发展和产品种类的丰富,良顺公司的产品也从最初的几件单一产品发展到家具、装饰、旅游工艺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种。
2014年,陈凌凯考上大学,开始接触电脑网络,就考虑通过电商帮助父亲拓宽藤编制品的销售渠道。 2015年,他和唐芳一起在淘宝注册了网店。
唐芳说:“最初几个月压根没有人来问我们网店的藤编。”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认真学习如何运营网店。终于,一位顾客进了网店,与他们沟通交流后,卖走了网店的第一把藤椅。这个小小的订单,拉开网店销售额不断走高的序幕。这年年底,网店的销售额让他俩都没有想到,居然高达100万元。
26岁:我得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希望
说起2021年8月辞掉洋县黄金峡镇中心小学老师的工作时,唐芳的语气里依然透着不舍。山村里的留守孩子对这位长相温柔、笑容甜美的年轻老师,更多的是感情上的依恋,这种依恋最容易形成双向的情感联结。两年多过去了,唐芳想到学校,想到学生,同样是满眼的牵挂:“每次奖励他们一颗糖,孩子们都会特别开心,我以为我会一直在那里教书育人。”
唐芳告诉记者,多年前,她的婆婆也是为了藤编技艺的传承,辞掉了小学教师的工作。
唐芳的辞职,与良顺公司遇到发展瓶颈有关。当时,公司整体搬迁到区政府规划的黄官镇非遗文化产业园,有了占地4000多平米的厂房,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就在这时,厂里培养多年的职业经理提出辞职,整个工厂面临无人管理的状态。
2021年5月,汉中藤编技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良顺也被认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此时,陈凌凯第一次向唐芳说出自己的提议,想让她从学校辞职,回来管理公司。陈凌凯给唐芳列举了几个辞职的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最终打动了唐芳:“藤编这项非遗技艺想要长期传承下去,这个产业想要走得长远,就得引导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我们经常说要给年轻人树立信心,让更多年轻人看到非遗技艺未来发展的希望,可如果我们自己还不身体力行,如何说服别人?”
唐芳决定辞职回家管理公司,当时她刚刚过了26岁。
真正接手公司以后,唐芳才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我不仅要将汉中藤编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更大的责任,是要保障那些依靠这项技艺生活的乡亲有饭可吃。”
唐芳将加入良顺公司视为自己创业的开始。她说:“我的创业其实就是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
两年多之后,陈凌凯对妻子的表现做了一个很中肯地评价。“她回到厂子里做了很多工作,最主要功劳是对工厂管理进行了升级。”大学毕业后,陈凌凯一直负责的是开拓电商销售渠道,他觉得之前的公司一直是一种家庭作坊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我们只知道在家门口就干活,这样要想壮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她回来之后,将现代企业管理思维和手段引入这个传统作坊。如果没有这样的管理品质的升级,就算我在前面去接单或者去扩展销售,生产管理跟不上来,会很快掉链子的!”
陈凌凯将这两年多唐芳对良顺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量化:“我觉得她的功劳至少要占60%以上。”
不过,唐芳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又是不一样的。这些年,父亲和公司为了留守妇女脱贫做了很多工作,2018年还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唐芳覺得自己加入公司后,公司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这样的变化,是唐芳乐意看到的,也是她努力达成的一个目标。以前也曾有年轻妇女学会编织技术后到公司工作,可在厂里待一段时间后,就感觉都是些老年人,没啥意思,又辞职外出打工了。唐芳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她尽可能地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努力创造适合年轻人成长的环境与条件,让年轻人在企业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和未来。
随着唐芳的加入,良顺公司的产品风格也变得更加细腻,特别与国际名牌合作后,产品具有了更多大气、时尚的元素。“老一辈藤编艺人比较注重产品的深度,编织图案更趋向复杂繁琐,但现在的年轻市场更趋向图案简洁,线条流畅,我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因为我了解90后、00后喜欢一些小巧精致的产品。”
唐芳很乐意接待到公司研学和实习的大学生,良顺公司现在是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实践基地。唐芳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经常能碰撞出非常新颖的思路。
汉中藤编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不但面临实现生产力创造性转化的课题,还要积极推进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唐芳与政府沟通后,接到的重要任务。她一边学习,一边结合公司产品推广、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出“非遗+直播”“非遗+产业”“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等多种发展模式。唐芳接手公司管理的2021年,公司全年销售额约5500余万元,线上销售额达到2000余万元。
28岁:将非遗技艺推向世界
唐芳很喜欢自己的一张照片:身着中式旗袍,手持自家的藤编扇子;身旁站的几位美女,也是或者手持扇子,或者手提精致小藤编包。
这是2023年9月3日,唐芳作为汉中市文旅代表,随陕西文旅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参加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的现场会上,她向中亚友人推荐汉中藤编产品时拍摄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的扇子,是良顺公司与世界名牌LOEWE合作的高端产品。
从2019年开始,就有著名国际品牌瞄上了良顺公司的产品和藤编技艺。“他们感兴趣的是我们的产品既保持了中国传统技艺,以及天然无污染的原材料,又能惠及产地农户的诸多品质。”唐芳说,与这些国际品牌都是订单式合作。“除了为LOEWE制作扇编,还为丹麦HAY公司提供藤编家具,还有出口到美国的藤编汽车组件等。目前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室内家具、室内外装饰、旅游产品三大类。”
这几年,良顺公司每年出口到欧美的产品约占到总产量的10%。
唐芳在乌兹别克斯坦也考察了当地生产的各种手工编制产品,她发现,从编织的精细化与作品设计的时尚程度来看,良顺公司的产品更高端,更有竞争优势。她从中看到了商机:“与欧洲人一样,中亚国家的人也喜欢在户外吃饭,他们对藤编家具和日用品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塑料藤编材质的家具在当地或许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唐芳认为,塑料藤的优势是轻便,便于远距离运输,产品的性价比相对有优势。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看,不能太多使用塑料藤,但也要看到,藤编的起源,就是满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所需。非遗保护的是编织技艺,原材料方面是可以有所突破的。在唐芳看来,这也有可能是公司未来发展外销的趋势之一。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陈良顺家几代人所做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事情。2015年,陈良顺得知两河镇5户编织棕扇的农户手中的几百把棕扇卖不出去,就全部收购过来,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推销出去。2017年,在儿子陈凌凯的帮助下,良顺公司棕扇网络销量突破10万把,还远销到国外。如今,在良顺公司带动下,两河镇附近约有260多户农民以编棕扇谋生。
与陈良顺等老一辈藤编艺人相比,外表柔和甜美的唐芳的“野心”似乎更大。
在良顺公司一楼大厅,摆着很多棕床垫。唐芳说,秦巴山区生长一种棕树,《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棕蓑衣、棕编草鞋,都是采制于此树,但如今已很难见到。“我们引进机器做棕床垫,20%手工编制,80%是机器压制,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手工包边,成品零甲醛无胶水。”唐芳的“野心”是,“要将山民长年守着却无人问津的棕树叶子转化成让他们致富的一种资源”。
2021年接手公司管理以来,唐芳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5个镇的1200多户3000多村民从事藤编及其他编织生产,平均每户每年增收在8000元以上。“其中,长期稳定合作的农户有700多户1200多村民,女性占到80%以上”。
这些数字,唐芳太熟悉了。最近几个月,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接待来自全国、省、市各级领导和媒体的考察、参观和采访。2023年10月,“高质量发展看陕西·汉中”全国主流媒体汉中生态调研采访团实地采访良顺公司,唐芳负责講解,父亲陈良顺现场演示编织技艺。让唐芳记忆最深的是:“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6批来自全国各地来参观、考察、交流的团体。”
28岁的唐芳和陈凌凯,在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公司的未来。“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公司的管理和产品销售,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到了40岁以后,就开始全心全意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他们还有一个共识,藤编这项技艺并不是独家传承,谁愿意来学习,陈家都愿意传授。“将来汉中藤编的国家级传承人谁都可以当,并不一定非要出自陈家,只要能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只要让更多的农民受益,谁都可以成为传承人。”
这些年与国际大品牌合作积累起来的经验,还有这次走出国门后视野的开阔,让唐芳也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调整良顺公司的发展思路,“目前,我们的产品在中低端市场已经很有优势,我们现在缺乏的是高端市场占比度。未来,我们要推出更多设计感的精品,向高端和奢侈品市场发力。”
(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特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