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区“1+3”公共文化政策探究

2024-04-17 12:12古柳洪
艺术科技 2024年7期
关键词:石景山区居民政策

摘要:目的:基于当前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性社会转型背景,基层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施与社区治理紧密关联,这是文化政策功能得以实现的制度末梢,是基层民众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渠道,是研究北京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政策可行性的实践机理。方法: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法,以北京石景山区的公共文化政策为典型案例,基于公共文化政策的政治学途径、经济学途径以及社会心理学途径等基本研究途径,探究北京石景山区“1+3”公共文化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从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公共文化活动指标评估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评估三个指标,阐释其政策实践及实施的科学性。结果:一是北京石景山区以多元文化服务产品与活动,实现文化产品高质量供给;以现代科技为保障,提升文化服务效益;关注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链条。二是倡导高度活跃、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培育优惠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文化建设持续优化发展;形成持续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构建智慧化平台,政民社企学多方联合共建;壮大文艺团队,促进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形成融合化、智慧化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结论:北京石景山区创新实施“1+3”公共文化政策,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创造性成果转化,让更多的基层民众受益。

关键词:北京石景山区;  “1+3”公共文化政策;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7-0-03

1 从社区文化治理出发,创新实施“1+3”公共文化政策

“社会文化治理的过程中,社区是最小的治理单位,其覆盖范围更为广泛。从社区角度出发是社会治理实现政策效果的逻辑开端。”[1]北京石景山区从社区治理出发,实施“1+3”公共文化政策,其意指不仅在于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有效的文化治理和政策落地,还在于进一步满足不同社会阶级的文化需求。

北京石景山区创造性实施“1+3”公共文化政策,从社区单位出发,紧密联系各街道,引入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突出民众主体性地位。通过创新“文化+”的服务新模式,将文化与街道重点工作、地区社会资源结合,打造了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的典型案例。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为课题,立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引入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实施社会化运营管理。“1+3”公共文化政策优势在北京石景山区得到了印证,其发展足以说明“1+3”公共文化政策的可实施性和科学性,是一次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2 北京石景山区“文化+”政策实施效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现象在社区化的社会生存结构变迁过程中,大量存在于社区文化生活场景。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2]

北京石景山区的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通过打造“1个中心+1个系统”,以“文化+智慧”治理为路径模式,推动“文化+”社区管理的智慧化与精细化,形成社区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熟模式。

2.1 以打造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为中心

在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重视文化人才,积极进行文化创造的同时,也要引导更多主体参与其中。“大量主体参与将倒逼社区文化治理的发展,助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最终激发民众的文化参与热情、创造信心、文化获得感受以及发展预期。”[3]

北京石景山区按照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统一部署,以政府统一指导,社会团体辅助管理,以及社会群众主动参与,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心发展模式,深度整合党建、群团、社会组织等资源,实现党的建设、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等“一张网”,有效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弘扬优秀文化、凝聚精神力量、筑牢思想基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积极作用。

以金顶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核心,以17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以文化志愿服务为延伸,聚焦群众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打通居民“最后一公里”服务圈,不断加深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感知。

2.2 构建“文化+”社区管理智慧系统

文化能让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文化能基于特定身份特征帮人们找到社会认同感,使人们建立起与特定社区的关联感。“同时,文化具有幸福、健康、教育、社交、民主、繁荣的衍生价值。”[4]公共利益的维系需要文化的加持,文化也是促使政策产生或改变的关键因子,因此公共文化政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通过大数据量化平台打造“文化+”智慧社区一站式管理系统。居委会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中台发布相关的文化活动任务,并在活动完成后及时进行成果展示和效果反馈,加深街道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以多媒体矩阵协同运作,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文化+”智慧社区不同的服务场景。打造“文化+”智慧社区新场景,实现金顶街综合文化中心以文化活动为主体“搭平台、聚人心、共互助”的社区微公益链闭环。根植文化,以文化为手段,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政策治理的实际效能。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

“公民对公共文化事物积极主动参与,有助于整合民众离散化的利益表达与诉求;同时达到公民进行自我教育、参与能力提高的效果。”[5]因此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政策的治理能够激发文化治理的衍生价值,增强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北京石景山区多个社区加入X个社群联动: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在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睿翔社工依托微信群扎实开展文化服务和社区治理各项工作,收集居民需求,了解居民心声,帮助居民办好事、解难事。

金顶街街道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居民与北京市12345接诉即办、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金顶街街道各科室、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周边企业等互联互通。社区治理及居民参与模式大大提升了治理效能,搭建了更加便利的交流平台。

3 北京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政策效果评估

“公共文化政策是否科学合理,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进行成果反馈。公共文化政策的评估需要坚持一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公共利益原则、文化效益最大化原则。”[6]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估标准体现政策价值,包括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以及政策回应度。

参与评估的主体多元化,包括公共文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建立评估体系,开展评估工作,还有公共文化政策专家、社会公众等。在这个有机的系统中,社会公众依托政策评估机制反映文化诉求,公共文化政策专家负责建构评估基本政策理论,公共文化职能部门负责整合反馈,构建良性公共文化政策评估体系。本文主要依据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公共文化活动指标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政策的指标进行评估。

3.1 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高质量、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和文化部门为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7]其政策特征包括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要合理设计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半径,并且社区公共服务应当是距离近的、频繁的、易获得的服务,以更便捷地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北京石景山区基于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以现代化技术为保障,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打造文化空间表征。

第一,多元文化服务产品与活动,实现文化产品高质量供给。街道文化中心大厅有电子屏幕导航、电子阅读区、AR紧急事件模拟馆、冰雪概念体验馆等,将文化服务、精神服务、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高度融合,通过科技手段创造人机互动的界面,优化用户的参与体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第二,以现代科技为保障,提升文化服务效益。依托大数据、预约平台和人脸识别系统,精准把握居民的实际需求,并进行分类整理,将内容供给与需求有效契合,对文化活动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高质量产品与高质量服务的并驾齐驱,从而提升服务效率。

第三,关注文化品牌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质量。秉承陪伴式成长的理念,落实全年龄段专属定制的运营机制,将受众划分为少儿、青年、老年等,针对不同群体设计相应服务项目,日常策划开展美食品鉴、品茶、跳蚤集市、课外辅导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多媒体平台矩阵让网络直播、视频拍摄、线上预约等手段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大众,应持续推出特色活动,深化居民文化活动自主参与感,不断丰富居民生活。

3.2 公共文化活动指标评估:形成常态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民意是公共文化政策的关键因素,在社区内建立一系列文化活动平台首先要保证民众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的必要空间、项目和参与机会,当然也包括资源享有权。

第一,倡导高度活跃、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多方社会力量参与。依托召集人制度,通过居民带动居民、居民主导活动等方式,让每一个有文艺才华、兴趣热情的居民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舞台,通过挖掘“能人”激活基层文化自组织。通过“社工+文化志愿者”模式,建立自有团队10个,发展文化志愿者约500名。发挥老街坊文艺志愿服务队作用,针对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等文艺爱好者、文艺骨干,开展声乐、舞蹈、朗诵、乐器、戏剧、养生等方面的培训,并以直播平台为媒介,创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顶街文艺培训模式。

第二,培育优惠志愿服务项目,促进文化建设持续性优化发展。引入知名相声表演团体嘻哈包袱铺、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小乐团,每周三、五开展“喜聚石景山”系列惠民文化演出。探索直播打赏公益模式,组织居民直播表演茶艺,用打赏的钱反哺社区开展公益活动。探索文创公益小店运营模式,居民参加公共文化活动完成的作品,通过淘宝公益小店在线销售,所得收益用于反哺社区开展公益活动。

3.3 公共文化服務基础设施指标评估:融合化、智慧化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

社区化的文化政策治理,需要社区文化活动的平台工具助推和支撑。“民众直观可见的平台工具,是指社区居民开展不同形式文化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硬件,并且这些硬件伴随着外部社会技术的迭代升级与内部文化活动需求水平的持续提高,逐渐呈现为动态均衡博弈的配置变化。”[8]

第一,构建智慧化平台,政民社企学多方联合共建。“文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已将17个社区全部纳入,并广泛吸纳辖区企业、商户、学校等单位,形成多元联动、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文化+”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深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及时了解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居民可以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时上传至“人人拍”平台,居委会、物业、综合执法队、辖区片警等多部门联动,第一时间处理和解决居民反馈的问题,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第二,壮大文艺团队,促进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基于居民兴趣爱好组织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并为团队提供日常排练空间及培训指导。目前,中心活动的舞蹈类团队有27个,声乐类团队有15个,模特类团队有14个,健康体育类团队有15个,书画类团队有13个,培训类团队有11个,类型丰富。预约平台设定了召集人功能,居民作为活动发起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由传统的参与者转变为发起者、组织者、宣传者,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其获得感和成就感。

4 结语

“共同治理”是现代公共文化政策管理的普遍模式。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依靠社会力量,引入市场机制,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结合。北京石景山区创新诠释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公共文化管理制度,这是北京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政策取得有效成就的原因。

从北京石景山区的实践来看,“1+3”公共文化政策是切实可行的,立足于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公共文化政策的实施需要因地制宜,仍需不断探索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与供给模式,对其社会化运营进一步加强科学监管。

参考文献:

[1] 王列生.论社区文化治理与公共政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177-218.

[2] 曾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J].图书馆杂志,2023,42(4):24-33.

[3] 黄蕾,徐盼.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理与实证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2(1):64-74.

[4] 李少惠,王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价值识别及演进逻辑[J].图书馆,2019(9):18-26.

[5] 陈庚,邱晶钰.公共文化政策的执行困境及其优化策略:以送戏下乡为中心的思考[J].文化产业研究,2021(1):64-78.

[6] 王琳琳.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185-215.

[7] 唐志远.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8.

[8] 赵军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评估:政策工具与政策注意力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20(9):148-153.

作者简介:古柳洪(1999—),女,四川宜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石景山区居民政策
石景山区总工会组织召开劳模事迹宣讲活动
政策
政策
来自姥姥的爱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助企政策
政策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