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统物理学理论,宇宙由正常物质、暗物质以及暗能量组成。宇宙学模型普遍认为,宇宙中约27%为暗物质,普通物质不足5%,其余则为暗能量。
暗物质是不发光、不发射、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物质,无法被人们看见,但其存在对于解释星系旋转速度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分布等现象至关重要。
但是在今年3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一份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动摇了暗物质存在的根本。研究人员通过新的模型测试发现,即便暗物质不存在,宇宙中的这些现象也能解释。
主持这项研究的渥太华大学物理学教授拉金德拉·古普塔结合共变耦合常数理论和疲光理论后提出,宇宙中可能没有暗物质。共变耦合常数理论描述了自然力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疲光理论则阐释了光经过“长途旅行”会损失能量。
“在标准宇宙学中,宇宙的加速膨胀被认为是由暗能量引起的,但实际上是由于自然力在膨胀时减弱,而不是受暗能量的影響。”古普塔说,新理论已经接受了测试,并被证明与一些观测结果相匹配。
除了对暗物质的存在提出颠覆性想法,这项研究还提出了另一个新观点:宇宙可能比想象中更古老。在他们的模型下,宇宙的年龄可能是267亿年,远高于之前普遍认为的138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