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721职业发展模型认为,成人的学习70%来自实践,20%来自和榜样一起工作并观摩学习,10%来自理论。上期我们分析了实践以及经验部分的师带徒、复盘,本期继续分析经验部分的标杆交流,以及占10%的理论学习。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让优秀人才持续保持更强的奋斗心和求知欲,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更好的风景。到标杆企业参访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但是,很多企业的标杆交流往往流于形式——员工确实看到了更好的风景,也 “游”得很开心,至于学到了什么,很遗憾,除了一些表面文章外,对自己企业有帮助的实质性内容却没考察到多少。这是为什么?先讲两个小故事。
我在一家大型金融企业工作的时候,曾接待过一家广东国企二十多人的参访团。作为公司高管之一,我认真地接待了他们,上午参观总公司办公楼,和总裁办、战略管理、财务等核心板块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下午带他们交流组织建设与干部培养问题。傍晚参访结束前,在公司食堂安排了招待餐,然后把他们送上回程的大巴。
当晚8点,我收到对方带队人发来的一篇文章,他希望我审核一下他们记录的一些数据是否准确。这是一篇游学参访纪要,文章最后写道:“夕阳西下,我们一群人愉快地踏上了归途。”我突然感觉有点别扭,仔细阅读全文,我找到了这种不适感的来源:文章通篇写的是他们参访了一家多么优秀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基本情况、他们的所见所闻……但我想,参访标杆企业真正的意义,不应该是证明标杆公司有多牛,而是对标之后思考自家公司可以进行哪些管理优化、有哪些提升思路。这个参访团只“游”不“学”,何来收获?
巧的是,不久后我又接待了一家上海民营企业派出的参访团。当天上午9点,他们早早就到达公司办公区等待。在我赶到公司,跟带队的副总裁握手寒暄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纸条,我打开后发现,每张纸条上都写了一个关于我们公司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赛道?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哪里,如何解决的?”“为什么有些业务同行没做起来而你们做起来了?”他在我看纸条的时候解释道:“我们公司规定‘无问题,不参访,必须带着问题参访才能学到东西,所以希望您在介绍情况的时候能多回应这些问题。” 参访全程,他們的态度都非常认真。下午5点晚餐前,这位副总裁突然提出,希望能安排一个小会议室供他们内部做个复盘,讨论一下对公司的整改建议。我安排好会议室后让餐厅做好出餐准备,但没想到等了一个小时他们还没结束。我忍不住过去看了一眼,透过玻璃我看到,他们大部分人都站着,在大白板前写着、画着、讨论着。这个场景让我非常感动。
晚餐结束后,带队的副总裁特意加了我的微信。在他们回去后不久,他发来了学习收获以及他们公司的答谢礼品,并通过微信附带了一个问题:上次您说的那家银行的成功项目经验很好,您能否介绍我认识一下项目负责人?方便的话我下周过来请你们吃个饭认识一下,很多操盘的细节、资源需要当面交流一下。我建了群帮他牵了线,他又私下专门向我了解了该项目的细节、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这位项目负责人过去的工作经历等等。我有一个感觉,这是一位特别擅长“挖宝”的管理者。一周后的饭局上,他带着一个副手专程从上海赶来,在饭局上很认真地向我俩请教,也交流了他的做法、困惑。教学相长,我的收益也不小。
这家上海民企的对标交流方式才是极认真、负责的,其中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对标交流原则——公开交流学对方成功的结果,私下交流学对方成功的原因。
在公开交流过程中,标杆企业往往只向参访团介绍企业取得的一些成果、光鲜的东西,而发展过程中踩过的坑,怎么在竞争中制胜,促成成功的关键资源或背后的人脉等商业现象背后的关键信息,往往很难在公开交流中讲透,也有泄露商业机密的风险。这类信息必须以“交朋友、进圈子”的方式私下交流。
以这个原则来分拆一下对标交流的策略,可以分为三步:
★出发前(准备):带着问题来参访。提前了解一下待参访企业的信息,每个参访成员提1—2个针对该企业的问题。无问题,不参访,以解决问题为参访的第一原则。
★参访时(公开):寻找答案,快速复盘。通过对方介绍、现场向对方请教,重点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抓紧时间当场进行复盘,反思本企业的改善思路。
★参访后(私下):获取联系方式,确保私下交流。必须在参访结束前及时留下对方关键人物的联系方式,确保后面有请教、交流的机会。当然,也要付出必要的“学费”——包括你的态度、诚意。这样才算完成一次完整的标杆对标交流,才能使标杆学习的动作落地。
相对实践、经验传承而言,理论学习在员工能力提升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仅占10%(标准化、阅读、课堂培训)。但我们决不能认为这10%就不重要。以标准化为例,为什么有些企业人才流动频繁,但新人总能较快上手?就是因为有强大的标准化流程像齿轮一样将任务分解,确保人岗匹配、考核标准极致量化、明晰,甚至可以让员工在每个环节清楚对接部门、学习资源及验收标准。一家公司的标准化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样,是企业迈向成熟的标志,不仅有助于科学管理,更可以让人才尽快胜任岗位。
但是,标准化不是万能的,有很多“标准外”的工作时常困扰着我们。“标”与“非标”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让员工有效掌握标准化及其以外的内容?我们还是通过案例来分析。
深圳某车险公司,刚入职不久的理赔员小王参加了公司的车险理赔流程培训,又现场处理了几单理赔,很快掌握了理赔业务流程。一天早上,小王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客户的车在一个叫“八卦岭”的地方发生了擦碰,需要他去处理一下。小王迅速出险、查勘、定损、理赔,干脆利落地处理完。客户很满意。结果到了当晚,小伙子就被这个客户投诉了。
半天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小王还没想明白,客服中心的小李姑娘也被投诉了。
晚上8点,一个电话打到客服中心。打电话的就是小王早上接待的那位客户。小李接起电话:“您好,这里是……”话还没讲完,电话那头就出口成“脏”。小李脸面上虽然过不去,但依然平静地回了一句:“先生您好,请您不要激动。”没想到,对方音量更高了:“你们骗了我,为什么不让我骂?”一通狂轰滥炸之下,小李一时没忍住,把电话挂了。结果这位客户直接把投诉电话打到公司总部,小李当月的奖金不保。
为什么理赔员小王会被投诉呢?原来,这位车险客户刚换了一辆好车,之前开的车在年内报过一次保险,来年额度不变。今天他换了新车,生怕磕了碰了,没想到还是发生了擦碰。当天理赔员现场处理完后,他跟同事聊起早上的遭遇,同事立即指出:“这单保额才近千元,如此麻利地处理就是让你反应不过来,无非是想提升明年的保险额度……”这位客户感觉被愚弄,下班后立即打电话投诉了理赔员。
而理赔员小王也很委屈:“客户自己报了保险,我按流程出险、查勘、定损、理赔,为什么要投诉我?”
当我到这家公司交流并得知这件事之后,现场问了一位做理赔比较久的老师傅:“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他说:“我会先请客户把擦碰的地方拍张照片发给我。如果不严重的话,我通常会建议一个赔偿数额,让双方尝试私了,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影响客户明年的保险额度。很多客户当时意识不到,但到明年续保时就麻烦了。这一点我必须提醒他。如果遇到不愿意跟对方谈的客户,我会说‘请把电话递给对方,我帮你谈。我经常帮人谈,这个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我说:“客户自己报的保险,你不按标准化出动,还免费帮他谈,这对你而言没有什么收益啊。”这位老师傅说:“虽然这一单我没接到,但我帮客户省了钱,这也是公司要求的‘客户导向。我赚的是长期的钱,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客户信任我,会长期找我投保。我觉得,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帮客户考虑问题,才是真正的标准化。”
得到这个答案后,我转过头找了一位做客服比较久的老师傅,请教她会如何处理接线员小李遇到的难题。她说:“接到电话,如果是这种开口就骂人的,我建议打完招呼后就不要说话,打开电话的免提,继续处理工作,让他宣泄情绪,同时留下录音存证。等他停下来,我会跟他说‘我很理解您的想法。一个有意见的客户,我们不能说‘请不要激动这样的话去堵他的情绪,让他宣泄完再跟他谈条件、走流程,会更容易接受。客户有很多种,有的开口就骂人,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方言你听不懂,有的自己都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这就要靠经验判断。标准话术只是个框架,大多数情况下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这起“连环案”中隐含了一个重要的规律:标准化只能让人避免犯错,但不能让人变得更优秀。处理“人”的问题,非标准化的经验与应变能力很重要。比如,某公司客服部有一个“客户投诉处理五步法”。这当中,“投诉处理五步法”是标准化的, “客户”是非标准化的。因为人有形形色色,公司很难写出囊括所有客户类型的应对流程。同时,有些极端情况如果写进流程里,不仅烦琐,还会让好事者认为这家公司不正规、不专业。因此,“非標准化”场景主要看经验,不能只靠标准化培训。
工作可以分为事务类、人际类两种,在操作时,我们可以用“标”与“非标”来判断不同类型工作的学习侧重点。
●事务类工作:以“标”为主,以“非标”为辅
大量事务性工作都属于“人机料法环”中的“机料法环”部分,这类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执行、考核。否则,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带来生产风险,一个疏忽就可能机毁人亡。此类工作,确保安全、杜绝犯错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创造性的提升。当然,有些操作经验极其丰富的老手,也可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冒险创新。比如在《哥,你好》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场景:父亲的手卡在一枚戒指里,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救护车,手指充血快要废掉了。母亲直接打开机床,要用液压机,父亲说肯定做不到那么精细,没有一个标准化流程是用液压机冲击戒指的。母亲喊了一句:“可我是三八红旗手!”这里面体现的经验判断,就是一个典型的“非标场景”。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意思。
●人际类工作:以“非标”为主,以“标”为辅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问题的类型千奇百怪,这决定了人际类工作的弹性极大,死抠标准化一定做不好与人相关的工作。所以,像团队管理、客户关系、营销管理、政府关系、投标任务这类将人作为重点参与的工作,绝对不能只靠标准化流程,必须靠师傅带教,靠经验交流,在场景中学习,定期进行复盘,把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一定要随机应变,才能艺术地处理与人相关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阅读”对职场人而言是一种奢侈的行为。最懒惰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是直接给下属发一本书,希望他们“自学成才”。实际情况是,很有可能过去了大半年,这本书还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
这并不是说阅读没用,但想纯粹通过阅读来提升技能,确实见效较慢。实践上的“轮岗、挑战性任务”,经验上的“师带徒、复盘、标杆交流”,都比“阅读”能让人更快学习技能。那么,阅读超越其他培养手段的优势是什么?
成都一家民企发给每个管理干部一本《弟子规》,公司总裁办要求大家阅读,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做拆书会,一个月后每个部门派一个代表谈管理心得。有干部问我:《弟子规》说的是啥,老板为什么让我们读?我答:你好好理解《弟子规》的白话注解,老板让你读《弟子规》,就是让你“少提问题、多干活儿”,你现在又来提问题,是不是该罚?
这场学习的背景很有意思:这家公司强调执行力,除了建构奖罚分明的激励考核体系之外,老板也带头天天站在台上跟大家谈执行、谈使命。有些员工听进去了,有些人左耳进、右耳出。公司中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员工总喜欢问,不善于做;一场会议,很多人抛出问题但却没有自己的解决思路,结果会议完全变成发牢骚或抱怨。老板热爱国学,读了《弟子规》后发现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正好代表了他的管理意志,遂发给大家读。认可了这本书,就是认可了老板的管理意志。
在这家企业对阅读学习的操作手法中,范围、动机、影响、结果四者构成了一个有效的行为闭环。我们据此来建构一下操作框架:
●范围:软性思维植入
阅读行为偏理论,是给阅读者带来启发的过程,但不能取代实操。职场节奏快,员工无法像在校园里那样将阅读作为长期的技能培养方式,“百年树人”太慢。但阅读无可替代的优势是,用于软性思维的植入还是不错的。成都这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属于执行文化的问题,这正是职场阅读的适用范围。
●动机:管理意志物化
老板的“管理意志”这种个性化的软性要求,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必然有人接受,有人不理解——“老板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钱有机会吗?如果我有,我也能做到”。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本书、一篇文章正好代表了管理者的意志,那么员工在阅读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相当于在接受老板的管理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价值观植入,可谓“润物细无声”。比如,老板觉得防火意识很重要,但又不可能让大家亲临火场去感受,于是他精心挑选一本相关图书发给大家,最起码书里的图片、案例在阅读之后,可以达到“触目惊心”的效果。
●影响:借用公知效应
写书或文章的人应该是在某个领域里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那么阅读就能带来这样的效果:你可以质疑老板,但你不能全盤否定写书或写文章的这个“公知”,人家是相对客观的。换句话来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读者相信作者的概率更高,而试图驳倒对方的概率极低。《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想要反驳他,没有资格,也没有机会。这就叫“盖棺定论”。
●结果:绩效检查动作
职场人很忙,如果公司只发书或文章给员工,大家大概率会原封不动丢在一边。民主的同时必须集中,那就必须安排绩效检查动作。成都这家公司组织的“拆书会”就是明确的绩效检查动作:员工要想通过拆书会的检验,各部门要想评选出优秀代表,那么员工就必须好好读这本书。有人曾问:“万一这本书很厚,实在没时间读怎么办?”很简单,假设一本书分六个章节,那么部门先办一场拆书会,部门里六个人每人读一章;或者办一个“一本书的漂流”,限定时间,书落到谁手上谁接力读一章。到公司读书会之前,每人分享自己阅读的那一章对工作的启发,然后再把大家的思路集合在一起。
“拔苗助长”过去是个贬义词,但当下随着不少行业越来越内卷、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企业不可能等着一个人完全准备好了才提拔。往往是在某个板块干得不错且有一定忠诚度的人,老板就突然将他提拔上位。有的人从单板块到全板块,有的人从单部门到分公司,有的人从副职突然到正职。突然提拔是机会,更是挑战——被提拔者往往准备不足,个人的能力短板很明显。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老刘是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过去在财务团队做得很好,恰逢有个分公司总离职,老板就找到他,要他过去接任。这是很多高潜管理者容易遇到的场景,我把现实中的两种情况加以整理:
选择A:准备好了再上。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盛水的上限由短板决定。一家分公司有很多部门,除了财务还有设计、成本、采购、生产、客服、人力资源等。老刘答复老板,希望先去其他几个部门轮岗,每个部门待1—2个月,大概一年左右,等他准备好了再接任分公司总。于是老板只能跟老刘说两个字:“再见。”稍后,老板忍不住吐槽:“公司发展太快,人才成长赶不上公司发展速度。”
选择B:先接手再说。老刘问老板,什么时候上任?老板说,一周内。于是老刘一周内打包好物品就去走马上任了。很快,有下属跟他汇报营销方案、采购计划,由于他听不懂,就完全放手下属操作。有的下属做成了,对他的授权很满意;但更多的下属则指责他不专业,“既然是一把手,怎么能外行指导内行?”,慢慢地,团队开始对他不满。
上述两个场景都很熟悉。但选择A,等待太久,老板不满意,平白失去一个机会;选择B,机会虽然有了,但团队不满意,位置坐不久。怎么办?好像横竖都是死路一条。不过,按照投资学的观点,如果一件事情完全无风险,怎么会轮到你?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概率冒险。这道选择题,大部分人倾向于选B。理由是“选A完全没机会,选B说不定还能干起来,概率略大”。
我也建议选B。从操作角度看,老刘不妨先接任,然后在短时间内补足能力。当然,这就需要采取“极端加速法”——用成长来代替培养。
“极端加速法”在操作上可分为三部分:
●导向(当下):获取目标与资源
用一周的时间去做能力提升,无论是通过实践、经验传承,还是通过理论学习,都来不及。传统思路是“把人培养好了再上”,而现在的做法是“先上任再说”。老刘在一周之内首要去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清楚公司对他的考核目标,也就是做什么产品、达成哪些任务,然后根据这些任务目标,厘清自己需要向领导要哪些资源(人财物)。这是老刘在上任前必须考虑清楚的,如果接手之后才发现缺东少西,那就只能怪自己思虑不周了。
●能力(短期):组织能力搭配法
很多人对木桶理论都有个错误的判断,认为自己一定要补齐所有短板才能从事相关工作。但从组织角度而言,“木桶”指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木桶理论的真实含义是:团队不能有短板,问题总会出现在短板之处。因此,老刘需要厘清自己和团队的长短板,在短板处配上强人,做好人员搭配;同时,向HR和老板借力,协调人才过来强化组织能力。
●成长(长期):借力成长法
老刘通过组织能力搭配法快速上位之后,对于不了解的专业,短期内可以通过团队来完成,但从长远来看,个人仍需要尽快了解、掌握一些新专业知识,不能仅靠管理。这时候,老刘除了自己亲自实践,还需要找到三个师傅:一是内部分公司总经理,二是同行业分公司总经理,三是自己的下属。这三类人具备的经验恰好是他急需但又缺乏的。老刘需要多找机会跟其他分总交流,把自己在专业或管理上不理解的问题抛给他们,从前辈那里获取建议;拓宽自己的朋友圈,通过参加论坛、行业交流等活动多结识同行业的分公司总,向他们请教管理和业务经验;在面对下属时,要善于用专业人士组成智囊团给自己提建议,也要善于发问,把自己不理解的专业名词、专业问题抛出来,由简入繁,从不懂到了解。这样,个人实践结合“三个师傅”的经验,就构成了老刘长期发展的策略。当然,如果老刘时间充沛,可以同时报个总裁班,读一读管理类书籍,这些属于打辅助。
需注意一点:“标准化”是“极端加速法”的使用基础。尚未建立起标准化流程、架构的新团队或全新的项目部是无法使用“极端加速法”的。因为在新建团队、新项目部当中,大家尚需磨合,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对火线提拔的管理者而言,意味着无法搭配组织能力,不能实现借力成长。
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培养大于培训,成长大于培养。要永远相信自己的成长力!
作者 碧桂园集团原营销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