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建立联系

2024-04-17 08:44孙丽丽张思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命儿童孩子

孙丽丽 张思源

教育中的“学”与“教”最初是指模仿,即“跟着自然做”。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汉语中“学”意为效仿,“习”从“从羽从白”,意思是“数飞也”,指小鸟反复试飞。很多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倡效法自然,认为自然教育不仅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认识,还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建立,意味着物与人的亲密关系。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孩子在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学生,不过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是大自然的学生罢了。”自然本身的含义是丰富的,自然教育不仅仅是带孩子去认识自然界的事物,更应关注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中走马观花,个体不能获得真实、连续的经验,无法获得有机生长。只有让孩子以有机生态视角去看待事物之间的关系,关心周围环境的改变及其影响,对生命形成共生的意识,才是自然教育的应有之义。

那么,自然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践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归纳起来,这里的自然教育主要包含三层含义:走进自然、探索自然和关爱自然。倘若从生命生态角度看,还包含成人与儿童共享自然。

走进自然

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结构化和科技化,我们的生活与教育亦逐渐脱离了真实天然的自然环境。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自然缺失症”这个概念,用来描述现代社会儿童与大自然关系断裂的现象及其产生的消极后果。他列举了多项研究成果告诫我们,儿童中越来越常见的肥胖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症、暴躁易怒情绪等,都与“自然缺失症”有很大关系。书中指出,2009年曾有组织对16个国家的2400位儿童的母亲进行家庭亲自然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只有5%的母亲表示经常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探索。另外,《中國青年报》刊登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也表明,在我国,48.5%的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51.4%的孩子从不或极少在节假日进行户外活动。

与其他环境相比,自然场域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自然环境中奔跑或攀爬有助于儿童的体能锻炼和情绪纾解。蔚蓝的大海、青绿的草地、淅沥的小雨、沁香的花儿和酸甜的果实,能带给儿童多种感官体验。孩子眼中的自然,或许只是杂草丛生的后院、附近公园中的一处空地、乡下院落的树下一角,但这些“秘密基地”给予孩子放松的状态和充足的安全感。2019年6月发表在《科学报告》的一篇文章表明:每周在自然环境中待至少120分钟与良好的身心健康相关。孩子接触自然的时间应该比这个标准更高。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接触自然如睡眠和营养般不可或缺。

需要注意的是:走进自然需要让孩子走进和感受身边的自然、日常的自然。身处城市空间中,父母往往抱怨自然空间太少,离我们太远。其实,我们身边的自然元素非常丰富,最能引发孩子兴趣的莫过于身边(阳台上、小区里、公园里等)的一草一木。每个自然点都是一个无限大的信息宝库,等待着父母与孩子去感知和发现。

探索自然

自然教育不仅意味着带孩子走进自然,更需要带孩子去发现、探索和体验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内心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他们在自然中体验、分析、思考和创造。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叶子书签、树枝相框等自然手工,一起玩斗狗尾巴草、下石头棋、投掷苍耳、跳水坑等自然游戏,一起记录自然观察笔记。这些探索和创造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去感受、倾听、表达,唤醒孩子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在自然中通过游戏去探索和发现。《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深度自然游戏》等书中,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探索游戏案例,可供家长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探索自然意味着儿童自身天性的释放与自由表达。父母不要以弄脏衣服、太危险、浪费时间等原因阻碍孩子探索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员,我们要相信孩子具有自我认知和保护的能力,探索自然的过程也是孩子更好地探寻和建构自我的过程。

关爱自然

一切生命都有其自然生长规律,自然万物造就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走进自然的过程是孩子了解不同生命的生存习性和特点,感悟自然万物的生命变化,从而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过程,是孩子建立与自然万物共同体的过程。国际上根据EAN量表(国际通用量表)界定“亲自然情感”,指的是人在自然中的一种情感,包括人在自然中感觉安全舒适,对自然热爱与依恋,产生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感受和体验等。如,当看到美丽的花朵,孩子们会惊叹花儿的色彩美,会闻一闻花香、谈论花朵间的不同,会想要给花儿捉虫、施肥,会想到捡拾掉落的花瓣。再如,与孩子一起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在与动植物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由自然回馈给自己的社会性情感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皮亚杰指出儿童认识事物具有“泛灵”的特点,即充满游戏性、审美性和诗性。如看到河里的鱼,孩子也想要像鱼儿一样自在地戏水,想知道鱼儿的家在哪里,鱼儿游来游去在做什么,我可以跟鱼儿成为好朋友吗?这种泛灵的认识有利于孩子与自然建立“通感”,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价值观。父母与孩子进行自然对话时,可多使用泛灵的关系性语言,如“我们的鸟类朋友”“树木的眼睛”“风的悄悄话”等,强化所有生物共生的意识,引导孩子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父母可以成为孩子与自然联结的纽带和伙伴,如,一起寻找雨后的春笋,观察蝉蜕去的壳,追逐花丛中飞舞的蝴蝶,透过树叶的缝隙仰望天空等。春天,一家人一起爬山;夏天,和孩子体验溯溪;秋天,玩落叶游戏;冬天,沐浴暖阳。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为花草施肥,一起清除草地上的垃圾,一起倡导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等。共享自然绝不仅只是去远方旅游,到游乐园玩耍,它应贯穿和渗透于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

另外,自然类的影片和书籍可以适当弥补客观自然的某些时空局限性。如,观看自然教育纪录片《蓝色星球》《美丽中国》《我们的动物邻居》等;亲子共读自然绘本《蒲公英》《一粒种子的旅行》《小莲的自然课》《风到哪里去了》《这是谁的家》《绿》等;翻阅亲子旅游照片集和共同制作美食等。这些活动虽然不在客观的自然环境中,但同样使孩子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如共读绘本《风到哪里去了》时,父母可以跟孩子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思考,去建构万物循环变化的奇妙世界观。

需要注意的是:同孩子一样,父母也是自然的一分子,是自然的共享者和建构者。在共同的体验、娱乐中,成人得以找回童年的快乐和创造性,进而巩固和升华亲子关系。因此,家长要放下自己的固有思维,不只是伴陪孩子参与到自然中,也在自然中丰盈自我的生命体验,用“一个生命摇动另一个生命”。

让我们与孩子漫游花园、田野、草地和森林,去听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猜你喜欢
生命儿童孩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