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的世界
提到韩国特色,大家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泡菜。撇开文化、传统的因素不谈,韩国人酷爱泡菜主要还是因为新鲜蔬菜供应相对匮乏。你可能不知道,韩国泡菜90%源于我国山东省平度市,所以别看韩国人将泡菜文化吹上了天,其实掌握韩国泡菜命脉的是我们国家。韩国是东亚发达国家,人均GDP远超我们,但人均蔬菜消费量却远逊于我们。这背后,有一个了不起的“菜篮子”在起作用。
其实,不仅韩国缺少新鲜蔬菜,直到20世纪80年代,蔬菜供应在我国也依然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居民,一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囤白菜与萝卜,并将它们做成腌制品。那时的蔬菜非常匮乏,所以人们想出各种方法来延长其保质期。比较典型的包括将番茄熬成酱装进玻璃瓶中密封保存,这种方法扩散之后,连医院里输液后的吊瓶也被无数人争抢。那时候有句俗语:“万物皆可腌制。”不仅北方如此,哪怕是江浙一带,也非常流行腌萝卜、腌咸菜。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长者,他们应该还有那样的记忆。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菜篮子”工程。所谓“菜篮子”工程,就是由中央统一部署,在地方上由市长直接负责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工程。
要让我们的菜篮子丰富起来,首先要在生产环节下功夫。为了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种植的问题,“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到大棚种植,就不得不提一位山东农民——王乐义,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中国冬暖式大棚蔬菜创始人。
在20世纪80年代,山东地区就有零星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但这种大棚是需要燒煤加温的。棚子低矮、窄小,只能种些叶菜,效率很低,最关键的是浪费能源,一个大棚每个冬天要烧5吨多煤。为了提高大棚种植的效率,王乐义从1988年开始,带着三元朱村的村干部到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学习求教,同时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反复试验,终于发明出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建大棚投资大,王乐义和16位村民冒着风险带头建起17个示范棚。几个月后,黄瓜大棚获得成功,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各地菜商赶来抢购,三元朱村出了首批万元户。第二年,不用动员,全村一下子上了180多个大棚。王乐义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由此横空出世,带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菜篮子革命”。
大棚种植只是解决了蔬菜生产的问题,要将新鲜蔬菜从农田快速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还需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从1988年到1993年底,由中央统筹、地方打造的“菜篮子”供应链体系初见规模。那时提出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短短五六年时间,全国建成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地方农产品自给自足的供应体系。
虽然“菜篮子”供应链初步建成,但还主要局限于农产品当地流通,接下来就是将“菜篮子”工程范围扩大,打造全国一盘棋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1995年,农业部组建的“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建成开通。至同年9月,该信息网已与28个大、中城市和主产区的33个批发市场联网。1997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4000家。到1999年底,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连接全国各地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菜篮子”市场体系。
我们可能很关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东数西算”这样的大工程,却忽视了我国还存在大规模的“南菜北调”“西菜东输”工程。比如华东、华南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是蔬菜净流入地区,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就是蔬菜净流出地区。
中国“菜篮子”工程能构建全国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得益于最近几十年我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有了发达便捷的交通路网,我们才能建设出全球领先的农产品物流网,中国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才能冠绝全球。中国“菜篮子”工程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它不是针对蔬菜这一个品种,而是涵盖了肉、蛋、鱼、菜、果等系列农产品供应的一个巨大工程。限于篇幅,我只讲了蔬菜供应这一小块拼图,其余肉、蛋、鱼等农产品就不展开了——比如,中国淡水鱼养殖也是一个逆天的奇迹,每年我国养殖水产产能超过5000万吨,全球占比超过60%。
中国耕地面积占全球7%左右,人口却高达14亿,占全球人口约20%,2022年中国人均GDP为85698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63位,但是中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水平却非常高,蔬菜和水果消费水平常年保持全球第一。结合我们的基本资源条件与人口规模,是不是有点“一副烂牌却打出王炸”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展的民生工程还有很多——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防沙育林工程、希望工程、新农合、脱贫攻坚工程……每一项工程都惠及千家万户。
我们生活里看起来很寻常的事物——也许是一盘青椒肉丝,也许是一份拍黄瓜,在其他国家可能是一种奢侈品。在中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都有肉,有菜,有新鲜,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