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沉迷于物理

2024-04-17 13:51李欣雨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天赋竞赛物理

李欣雨

年以后,当我回忆起童年,闪现在脑海里的,不是天真无邪的友谊,不是故乡灿烂的阳光和风景,也不是无休无止的嬉戏玩乐——我过早地踏上了一条窄路,沉迷于一朝闻道的喜悦而失去了其他。于是,当我追忆往昔时,怎么也想不起与其他人共有的丰富鲜活的记忆,只剩下单调而深刻的求知历程。

一切要追溯到我四岁时。那时我刚刚会认字,很快就读完了周围能找到的所有儿童书。于是在新年来临时,父亲从怀里掏出一本崭新的百科全书递给我。我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很快,这本书就难以解答我对周围的一切疑问了。好在父亲乐于充当我的老师。我问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他便向我解释光的反射原理;我好奇铁做的大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就把阿基米德定律完整地讲了一遍;我疑惑被扎破的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他说是因为反冲力……

求知的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现实生活都变得次要。我渐渐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小孩,宁可在角落里读书,也不愿和同龄人嬉戏;宁可在赛场外研究球的运动轨迹,也不愿参与游戏。生活中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霜雪不只是漂亮的景物,更是凝华的冰晶。

好玩的跷跷板,可以体现杠杆原理。

陀螺能旋转不停,那是角动量所维持的。

…………

于是,我常常陷入沉思,沉浸在探究万物原理的世界里,不问旁事,仿佛一切的目的都是认知。

父亲常常出题,试图难倒我,我便整日整日地思索这些问题。当我大喊“我知道了”并解释给他听时,我能看见他赞许的微笑。那些年,我总认为他像一个传奇的世外高人,不管我有什么疑问,他总能简洁清晰地加以解释,似乎没有什么物理和数学的问题是他不能解答的。更神奇的是,这一切全靠自学。作为农民的儿子,他靠自学考上了大学。他本想学物理,奈何英语太差,分数只够去一所一般的农业大学学园艺。听到他说这些,我便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读大学时一定要学物理专业。

就这样,时光飞逝,我读完了一本又一本科普书,从百科全书到专论。在六年级的冬天,父亲给了我一本讲相对论的书。年末的那兩个月,我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卧床休息,却也有了时间思索书上的问题。全新的概念冲击着我的心灵,当我终于从光速不变原理推导出尺缩钟慢的结论时,我几乎要狂热地对天呼喊:“这是我一生的志愿!”

是的,小孩子就是那样固执且自恋,总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更别提我那时读了爱因斯坦、费曼、图灵等人的传记。献身真理仿佛成了我的信仰,我看到其中崇高的姿态,一朝沉迷,难以自拔。

中学时,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我更加沉迷于物理了。在升学考前的那个学期,我差不多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彼时,我从杠杆原理推导出了力矩的概念,并从运动学中领悟到了微分思想。月考一次次过去,我偏科严重,除了物理,其他学科的成绩越来越差,但我仍然难以阻止自己狂热地研究物理。甚至有时半夜时分在床上想到了什么推论,我会立即起身把它记到本子上。

虽然我已经料到自己考不上杭州外国语学校,但是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还是像被人打了一拳般的无力。我沉默了很久,被迫直面现实,面对自己长久以来落下的功课和高考一步一步临近的沉重压力,头一次,我搁置了物理。生活中有那么多事情要忙,要忙着准备考试,要忙着补其他薄弱的课程,还研究(或者根本算不上研究)那些无意义的东西干吗呢?

我仍然喜欢物理,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如果说先前是纯粹的求知热情,此时已变成对物理学科成绩的自豪,或者说,我想把这份自豪变成令人艳羡的荣耀。我不再固执地想要探求一切真理,而是享受于物理一次次考第一的喜悦。当学期结束时,我已经变得非常自负,甚至认为凭自己的水平去参加物理竞赛也能得心应手。

父亲知道后,罕见地表示反对。“你要知道,竞赛是很难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天赋,大部分竞赛题是做不出来的。”

“是你做不出来吧?”我不服气地大喊,“不要以己度人,你不会不代表我不会。”我把竞赛的辅导书塞给他,上面是我做出来的题。“你看看你会不会做,如果连这个都不会,你就没有资格评判我。”

他看着题目,沉默了半晌,灰白的胡子抖动着,声音有些尴尬:“这个真的有点难。”他干笑一声,把书递还给我:“你要学就学吧,我不拦你。”

那一瞬间,我意识到父亲真的老了。

后来的事就像一场雪崩。我在学竞赛的道路上见到了各路“大佬”,我和他们的差距显而易见,本来爆棚的自信心被打击得一度跌进泥坑里。我发疯似的学习,却发现自己永远赶不上他们的脚步,看来现实果真如父亲所说,是天赋的差距。终于在那年深秋,我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我一看见物理就恶心,更别提去学它了。

俄语、文学、哲学……我尝试学了许多与物理毫不相干的学科,却始终无法缓解内心的空虚。多年以来,物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如同河水日复一日重塑着河道。它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只是炽烈的热爱,更是一种本能。一切复杂的现象都可以压缩到几个公式里,大道至简……这种奇异的真理之美在我内心占据了一个纯洁的角落,虽然后来被功利心弄脏了,但我仍然渴望最初的纯净。

我也开始思考:天赋对于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看见学俄语的同学在北京大学轻松拿到满分,看见立志于哲学的少年初中时就可以读懂康德的德语著作,看见和我岁数一样的朋友已经能写出文笔老练的小说。而我,出于缺少天赋的恐惧逃离了物理,此刻却发现逃无可逃。一切领域里想要做到出类拔萃,都需要天分。那么,假如我天赋不高,学习又是为了什么?

在这样的精神危机中,我又一次走进书城。带着满身疲惫,我在书架之间坐下。抬起头,我看见左前方有一本费曼的物理讲义。我笑笑,翻看起来。这是两年来第一次不带目的地看物理。时间过得很快,当我读完一节内容时,一下午已经过去了。

我走进温暖的初夏傍晚,宁静而喜悦,一种新的生活展现在我面前,我为此感到平静和充实。这样多好啊——不在乎结果,不计名利,就这样安安静静地思索万事万物的本源,就此度过漫长的岁月。就算我不聪明,无法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就算我永远学得没有他人好——随它吧。我愿意就这样在窄路上走下去,像个孩子,永远天真,永远惊奇。一朝闻道,快乐无比。

指导老师:汪啸波

猜你喜欢
天赋竞赛物理
只因是物理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处处留心皆物理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用努力换天赋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