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优秀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涉及多个维度的系统工程,设计团队将这个系统工程划分为城市尺度、邻里组团尺度、套型建筑尺度三个尺度层级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依据问题的尺度分层综合进行居住空间的营造,最终实现全尺度完整的优秀居住空间设计方案。
城市尺度中,设计团队力求实现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在这个前提下,对城市原有的绿地系统、交通系统、慢行系统、文化遗存进行了充分的分析。采用了“复合城市肌理融合”的规划模式,从城市场地和城市周边肌理出发,实现用地内空间系统组成的肌理与外部的肌理融汇延伸,最终推导出了用地内部与城市肌理呼应的复合空间肌理,实现了居住区与城市的融合、贯通、延续。设计团队认为建筑的布置应在公共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生成,看到邻里组团依附在公共空间系统上排布,形成具有归属感和领域感的生活单元。建筑设计应表达不同方向的城市表情,设计团队希望这样的表情是自然的而非机械的,应表现出自然生长带来的生命活力,而非来自精明的计算。在方案设计中,设计团队实现了城市界面中秩序和自由的均衡,以及前后关系带来的完整层次感。设计师意识到设计视野应兼顾红线内外,于是在设计中同时考虑内部公共空间和外部公共建筑的联动设计,让空间景观成为复合空间的载体。在用地南部通过内部景观体系、下沉空间体系以及外部文化公园、城市会客厅的组合设计,形成了文化生活环,这是一个连接红线内外的故事。
依据不同城市界面的特质,设计团队打造用地朝向不同城市界面的形态,整体实现高低错落丰富、前后层次明显,通透、疏朗的城市形象,实现建筑形象美观且与城市风貌和谐。
用地南侧城市界面:建筑形象回归现代居住功能属性。营造高低错落、前后层次的视觉状态,营造活跃现代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界面。沿东侧生态廊道应呈现高低起伏、通透活跃的城市空间状态,顺应城市高低起伏的变化要求。
用地东北侧城市界面:用地东北侧临近南沙河与十一排干生态廊道,重点打造有序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用地中部界面:打造灵动活跃的生活氛围,强化形体组合的动感,打造活力生活区。
设计团队将住宅东南角用地与公园用地一体化设计,打造文化系统和慢行系统融合闭环,实现城市文化与空间的融合。在东南角城市公园绿地中,现代建筑语汇与古典建筑直线形成具有可识别的对比,古典语汇成为现代气息中的可识别的标志物。绿地和廊道成为二者的过渡和连接的介质。
邻里组团设计层级,设计团队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归属感、环境宜居、全龄友好且适应当代生活特征的邻里组团空间。建筑方案中住宅部分由6个邻里组团组成,这个空间被定性为半公共空间,每个邻里人口小于800人,较少的人口数量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形成更紧密的社交联系,更有助于形成具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
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未来会彻底颠覆规划模式,在当前环境下设计团队重点考虑了共享交通和外卖的商业模式对公共空间设计的需要。即使人与人的交流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设计师依然需要借助设计手段为交流创造更好的环境,邻里空间应该是宜居的、便利的、有凝聚力的。服务系统的重心不仅在社区也应在组团,为此,设计团队打造了组团微服务系统,包括对老人、儿童以及对生活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模块,让组团更有生命力。
邻里空间是老人和儿童重要的临近居住地的活动场所,对于儿童而言便于安全看护;对于高龄老人而言,生活半径较小,在家边楼下的活动时间更长。对此,设计团队在邻里空间内部设置了老人和儿童活动场所。提升全龄友好品质,增加生活的便利度和关怀感。
邻里生活应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邻里组团入口区域设置半开放入口,兼顾分隔与联系功能,兼顾电商服务的便利和邻里内部宜居安静。便利入口区包含主要功能组件:身份识别装置、包裹存放区、等待停车区、外卖小哥休息区会客等待区等,兼顾使用的便利性和人文关怀。
邻里组团内部的归家动线围绕绿地展开,依托连续的景观风雨廊有效联系组团空间。
在套型设计中,旨在创造适合当前生活的宜居空间,同时创造适应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可变空间。拥抱当代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户型设计包含“舒适宜居 灵活可变 对话科技”三个维度的设计主题。
户型设计实现功能合理、格局合理、尺度合理,适合当代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居住舒适度。结合结构创新,户型设计不仅面向当下需求,同时面向未来使用需求的不确定性,设计中结合户内大跨度自由空间和可更换的建筑构件,实现户型功能的灵活可变,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功能适用。
户型设计进一步与当代科技成果结合,将数字化、智能化引入居住使用空间,提升居住者的幸福度,同时智能技术与绿色技术联动可增加建筑对于环境友好的程度,降低环境使用能耗。